靜思晨語:【09月07日】一音演暢甘露淨法

Community:
Branch:

『甘露淨法唯實一相味,乃解脫涅槃妙音之味,一味之法以一音演暢,隨類得解斯義獲解脫。』

甘露淨法就是唯實一相味,一味、一相,雨降下來就是水,水的相,水是什麼味道,大家也都很清楚。所以,水相、水味,這是這麼的普遍又簡單。將它譬喻法,法在人的心是不能缺少,法也是很簡單。真理住在人心,這個真理住人心的名稱,叫什麼呢?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天地萬物的真理。

佛的法就是要讓我們瞭解天地萬物,人間與萬物,我們要如何去用功?人與人之間要如何處理事情?如何讓人人轉無明就善法?這也就是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所以,我們若要能解脫,就要去聽法,要瞭解,從聲入耳來聞法,法入心之後,又於行中去體會到法與心、與行合一,戒、定、慧平齊,這個體會會更深。

『一味之法以一音演暢』。雖然這麼簡單的法,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或是人與大地之間,或是……,很多種因緣,說不定很平淡的事情,被你悟到很深的道理。所以,大地無不都是說法音,大地無不都是在演暢法。

譬如佛在世時,鄉村有一位老人,從年輕到老一直是無酒不歡,就是一直喝酒,每天都是醉茫茫。阿難每天托缽都會遇到他,若是遇到他,阿難都會邀他:『走吧,去聽佛說話。』他都同樣的回答:『我還在醉,要我忍耐不喝酒,我沒辦法。』同樣這句話。

有一天,黃昏了,他同樣喝酒醉茫茫,就這樣腳踢到樹根,痛,人跌倒了,連骨頭也撞得很痛,翻身很久才爬得起來。自己坐在那個地方,忽然間這樣想:『唉呀!我懺悔啊!我這樣醉得自己踢到樹根,這個痛楚,不堪忍啊!要如何才能消除這種痛呢?我懺悔,我不應該不聽阿難的話;我懺悔,我更不應該不去見佛。』心念一轉,掙扎著爬起來,回到家裡。隔天早上醒來,真的來到佛陀的精舍。

到佛陀的面前,恭敬禮拜。佛陀就問他:『譬如有五百輛車載滿了木材,這木材堆要用幾車的火來燒,這五百輛車的木材才會燃起來呢?』老翁回答:『這很容易,一粒豆大的火種,這五百輛車的木材就燒起來了。』

佛陀又問他:『你現在穿的這件衣服,已經多久沒洗了?』他自己想一想,『我這件衣服有一年多沒洗了。』『若要洗你這件衣服的髒污,要用多少水才能洗乾淨?』老翁回答:『很簡單,我若用一斗的石灰粉泡水,這樣就能洗乾淨了。』

佛陀就說:『是啊!同樣的道理,過去累積多少的煩惱、習氣、無明,只要你願意聽法,只要你願意守五戒,自然你過去的壞習氣、飲酒的習慣,就完全能改掉了。』這位老翁聽了,法喜充滿。就是這麼簡單的法,能夠讓一位老翁累積幾十年的習氣完全去除了。

所以,佛陀一音圓演,一味之法,『隨類得解斯義獲解脫』。佛陀就是這樣,一相、一味的法水,能讓五乘的根機都能接受。這就是甘露淨法,一相一味,只要我們接受,我們的心就都能清淨,解脫,去除一切煩惱。那就是要用心聽。

前面的經文,『諸天人眾,一心善聽,皆應到此,覲無上尊。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隱眾生故現於世』。

『諸天人眾』。就是諸天及所有的人類,若有這個因緣能接受法,佛陀要讓大家知道,『我為世尊』,是世間人所應尊重的,『無能及者』。其實,佛陀所說的『我』是大我,天地真理這樣的大我,真理大我能夠安穩眾生。

接下來的經文,『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以一妙音演暢斯義,常為大乘而作因緣』。

佛陀出現世間無非是要為大眾說法,所說的是『甘露淨法』。五濁惡世這個時候,正是需要法水來滋潤,所以這是甘露淨水。『其法一味,解脫涅槃』。法,亙千古而不變。水,從有地球開始就有水,過去過去幾億萬年的水,與現在的水都一樣,一相、一味,道理與此相同,過去是這樣的法,現在也是這樣的法。所以『解脫涅槃』,我們若能得到這個法,才能真正覺悟,心無污染。

但是,能將真實法不斷在人間流傳,傳法的來源是從一妙音。佛陀的時代,開口說法,法法相傳,一直到現在輾轉『演暢斯義』,法才能留傳到現在。『常為大乘而作因緣』,佛陀就是這樣不斷來人間,法不斷這樣傳,希望我們人人受法。

⊙為大眾說:能說人尊,故所說法妙。

佛陀『為大眾說』,是能說法者,所以人人尊重,人所尊重,所說的法就是妙法。所以我們要修行,修到這個法入我們的心來,有辦法去度化眾生,自然人家就會接受我們的法。

⊙甘露淨法:喻法義能使人心清涼,息煩惱熱。

『甘露淨法』,譬喻法義能使人心清涼,息滅煩惱熱。唯有佛法才能讓人的心清涼,要不然心地燠熱、熱惱,苦不堪,唯有法才能來息滅我們心靈煩惱的熱氣。

⊙甘露乃不死之藥。妙法是真常之體,稱之為淨,以不染故。甘露淨法,止得一味,乃解脫涅槃之味。

甘露就是不死之藥。因為我們的真如永存,人人本具佛性,這是永恆的,我們能夠透徹法、道理之後,這個妙理是真常,就是亙千古而不變。『稱之為淨,以不染故』。這是清淨的法體,這個清淨法體就是真理,不受污染。

這叫做『甘露淨法』。佛陀的教法,『止得一味』,就是一味,沒有其他,三乘歸為一實乘法,『乃解脫涅槃之味』,就是一實乘。

⊙其法一味,解脫涅槃:機情雖異,佛意常融一味,令得無上解脫究竟涅槃。一味之法,以一妙音演暢,隨類得解

『其法一味,解脫涅槃』。意思就是說,有情眾生的根機實在參差不整齊,所以佛陀的意常融於一味,希望眾生能夠體悟到人人本具佛性,『令得無上解脫究竟涅槃』,這是佛陀的心懷。『一味之法,以一妙音演暢,隨類得解』,同樣的法,從他口中發出一妙音,隨眾生的根機去理解。我們眾生一直還在生死中,到底我們理解多少?

⊙以一妙音,演暢斯義:據相似異,約意名一,說權為實,名曰妙音。廣演通暢如斯妙義,即是以一妙音演暢斯義。

『以一妙音,演暢斯義』。『據相似異』,看起來好像是,又好像不是。『約意名一』,佛陀用真實法,但是有的人聽起來好像不很貼切,無法體解到佛陀真實的道理在他的心懷。所以佛陀『說權為實』,用權法、方便法,其實還是要引入我們人人能會見真實法,這是佛的用心,所以『名曰妙音』。

發出他的音聲,隨眾生的根機,『廣演通暢如斯妙義』。盡他的心力,廣演,開闊來說給大家聽,讓這個法能暢通到眾生的心裡;從佛口出,希望能通達到眾生的心中。所以這是『以一妙音,演暢斯義』,這就是佛陀的用心。

⊙常為大乘而作因緣:所以說小,意引入大,小智是因,小善是緣。

『常為大乘而作因緣』。佛所以說小法,是要從小法而入大法,所以『小智是因,小善是緣』。佛陀是為眾生而成佛,這是佛,他是大覺悟者。大覺悟者的心意要說給還在迷茫中的人聽,真的要從小法說起,所以要說『四諦』、『十二因緣』法,再慢慢引入『六度萬行』,從小而入大。所以『小智是因,小善是緣』。

⊙申明非但一時演暢斯義而已,乃於四十年中,雖說九部之法,常為大乘解脫涅槃而作因緣。

這也就是『申明非但一時演暢斯義而已』,不是一段時間來演暢佛所說的法而已。佛陀初轉法輪,在鹿野苑度五比丘,『乃於四十年中,雖說九部之法,常為大乘解脫涅槃而作因緣』。這九部法到底是什麼?

⊙九部法:ㄧ、修多羅:契經。二、祗夜:重頌。三、伽陀:諷頌。四、伊帝目多:本事。五、闍多伽:本生。六、阿浮達磨:未曾有。

九部法,第一,叫做『修多羅』,這是梵語,翻成中文應該叫做『契經』。『契經』就是佛所說的法,應眾生的根機而說的經,叫做『契經』。

⊙契經:合眾生的根機,而且契合真理的經文,即佛經。

第二,叫做『祇夜』,就是『重頌』。長行文中很重要的法,要再做偈文重複,這叫做『祇夜』。

第三,叫做『伽陀』,就是諷頌。沒有長行文,開頭就用偈文的方式,一句偈就能包含很多道理,七字一句或四字一句等等。

第四,是『伊帝目多』,就是『本事』。

⊙本事:謂佛說弟子菩薩聲聞等過去世行業事歷之經文也。

『本事』就是佛陀講經時,若看到人與人之間有什麼解不開的心結,佛陀就會回顧過去,過去生中的故事,告訴大家:『我過去和他的因緣是這樣。』這是佛過去生中所修行過程的行業,他的修行、有造過的業,過去生的『本事』。

第五、是『闍陀伽』,就是『本生』。

⊙本生:如來說昔為菩薩時所行行業之經文。

『本生』就是過去是怎麼樣,會遇到這種事情。過去我不只是人身,我也曾當過象,現動物相,也是在度化眾生。這叫做『本生』。

⊙未曾有: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

再來,『阿浮達磨』,叫做『未曾有』。佛陀說法,過去大家聽過的法,不曾那麼歡喜,現在接受到這個法,得未曾有的歡喜。

⊙九部法:七、優陀那:自說。八、毗佛略:方廣。九、和伽羅:授記。

再來叫做『優陀那』,就是『自說』。沒有什麼因緣,佛陀自己就開始說,無問而自說。第八『毗佛略磨』,叫做『方廣』,就是說很多的大乘法,如《華嚴經》等等。第九『和伽羅』,叫做『授記』。佛陀為一切眾生是有因緣的,佛陀為聲聞、緣覺、菩薩等等,授未來能夠成佛的記。這些叫做『九部法』。

佛陀一生弘法四十九年間,為眾生所說的是很多種類,所以佛法深如大海。不過,一直說『一相、一味』,我們一念心,這念心若能體解大道,發起無上心,自然智慧如海,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希望大家時時要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