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9月19日】安住神通轉不退輪

Community:
Branch:

『若能安住平等慈愛之心,則於一切有情悉與其樂,復為說法令得安住定慧。』

我們修行,聽法,我們一直所要學的就是一切善法。一切的善法,聽來清楚,但是,是不是法安住在我們的心呢?不只是法安住在我們的心,心中還能接受了平等,這種慈悲等觀?『若能安住平等慈愛之心』,這是在芸芸濁世中,我們聽法,啟發我們這念心。真如本性如一朵蓮花,在濁群中不受污染,人人本具的,這是慈愛,平等慈愛的心就是真如本性,我們要安住。

『則於一切有情悉與其樂』。五趣雜居,這種的人間苦難偏多,我們就是在這苦難偏多中,菩薩緣苦眾生。苦難眾生所需要的就是快樂,在苦中要如何能得到快樂呢?就是要菩薩去發揮『無緣大慈』,為人群造福。

我們常常看到,人間有很多苦難的地方,不論是獨居的老人,愈來愈是高齡化社會,老人年齡愈來愈大了。有的是孩子帶他去安養院,在安養院快樂嗎?每天和不同個性的老人在一起,日日這樣的過,不快樂。因為個性不合,生活起居,你老,我也老,你有你的個性,我有我的個性,所以,相信在這樣的生活中並不快樂。

更苦的就是獨居老人,又老又病。有的家庭雖然是住在都會區,家裡都是垃圾、骯髒的東西,個案接在我們的手上,菩薩動員,趕快去為他清掃,然後清潔他的身體。為老人清理好了,開始常常去關心,想辦法將這悲苦的人生變成快樂。雖然還不能像和兒子、媳婦、孫子住在一起的天倫之樂,最起碼還是有人間的溫暖。

就是這樣的方式,在人間發揮我們這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盡我們的力量去付出。所以要有平等慈愛之心,要有『於一切有情悉與其樂』,只要有感情的人,只要是人生,他有悲哀苦難,我們就要給他快樂。

雖然無法長時間,卻是能夠『苦既拔已,復為說法』。慈濟人會去和他聊天,引導他打開心門,過去有埋怨的,我們就用因緣果報觀,種種的方式,引述別人比他更苦的事實來告訴他,慢慢引導他,讓他能夠心中有佛、心中有法;再將老人慢慢引導出來,進到人群中,『做環保,有伴,要不然整天在家裡也很無聊,出門吧!』

我們看到在都會區的老人,有一位六七十歲了,有孩子,但是都在外面,自己的脾氣也沒有很好,自己獨居。有一天,她小中風,半邊不靈活,她在生活中,自己不知道如何是好,很無助。過去與左鄰右舍也不是很和善相處。

有一天,慈濟人發現到這位阿嬤怎麼都沒有出來?去看她,原來這位老人家已經中風了。帶她去看醫生,然後慢慢關懷,後來就把她帶出來,跟她說:『做環保也是一種復健,生活又有伴。』就這樣,她開始做環保了,她到處去撿紙盒或是大紙箱,撿來的大紙箱就把它壓平,一只一只這樣拖。

她知道地球要照顧,做環保,賣出去的錢還能夠救人,還能夠自己復健,又能出去與人互動,和這群的菩薩好人在一起,一舉數得,她歡喜了,她自己就這樣走出去。在天未亮就開始做,去收、去拖,大小紙箱都拖回來。就開始會拿剪刀剪、用手壓,這種是多麼好的復健方法。所以『復為說法,令得安住定慧』,讓苦難中的人也能安住他的定慧。讓他下決心,同樣來做有益人間的工作,這樣能與菩薩為伴,過得很有意義的人生,這也是方法。這就是我們學佛之後要用心造福人群。

前面的經文說,『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

佛道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剛剛所說的不就是法嗎?我們要當佛子,就是要體會佛心。佛心是愛護一切眾生,視眾生如一子,所以專心在眾生的身心,『專心佛道』,這就是我們的道路,也就是菩薩道。

『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我們肯定自己,行在菩薩道中關懷眾生,這是我們的使命,所以『決定無疑』。用方法去付出,看到眾生得救,我們歡喜,這豈有什麼好懷疑的呢?這就是我們的成果,付出的成果,無所懷疑。『是名小樹』,我們的菩提種子發芽,已經長成小樹了。這就是我們要努力的,種子在法雨滋潤中,也已經長成小樹了,我們不懷疑。

既然不懷疑,那就『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如是菩薩,名為大樹』。

這段經文就是讓我們更瞭解,既然安住我們的心了,我們就是在『安住神通,轉不退輪』。

⊙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安然住於菩薩神通,能轉諸佛不退轉法輪。神即心神,謂靜心照物,宿命記持,種種分明,皆隨定力,無有障礙,是名神通。

意思就是說,我們已經將法很『安然住於菩薩神通』,已經很穩定了,穩定法住在菩薩的神通。我們心有法,發大心、立大願,我們已經發願要行菩薩道,小樹都已經發大心,開始神通,『能轉諸佛不退法輪』。既然神通生起來,自然輪就轉了。

什麼叫做神通?不是飛天鑽地。真正的神通,『神』即心神。我們不是常常這樣說,那人的心神不定。我們現在就是心神要定,要安定我們的心,將心與精神合一,我們心不要分散了,自然能『靜心照物』。

我們的心若能很安定下來,心如一面鏡子,不只將東西看清楚,其中的道理我們都很瞭解。人在做事,這件事行得通嗎?能做嗎?是好事,或是壞事呢?我們能很清楚分明。道理都很清楚了,眼睛所看得到的,聲音聽得到的,我們都靜心,明辨是非,這叫做『靜心照物』。

『宿命記持』。我們常常聽慈濟人『漏氣求進步』,『我過去的人生就是……』。一些慈誠隊員都說:『我過去是﹃五專﹄。』到底『專』什麼呢?天天醉茫茫,所做的,不論是對妻兒的虐待,對父母的不孝,對朋友的不義,對自己無惡不做,很多事情都是不對的。這是過去的人生。因為法,轉動了我的心,法來轉心輪,我現在的人生,我精進,未來的人生,我決定。這樣就是『宿命記持』,對自己要負責,我自己過去是如何發心的,我過去是如何的錯誤,一定要對自己負責。

『宿命記持,種種分明,皆隨定力』。我們若能瞭解自己的過去,甚至自己為什麼會走入這菩薩群中,如何發心;『發心如初,成佛有餘』,勿忘初心,這也叫做『宿命記持』。若能這樣,我們的心就專了,心就定,這個力量永遠都能向前前進,『無有障礙』。只要有心,哪有障礙呢?無障礙。『是名神通』,這樣叫做神通。

接下來再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

⊙度無量億百千眾生: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度無量億百千眾生,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這是從我們的佛心,真如本性,乘如是法來人間。我們已經是帶業來,現在重新學佛,重新發心,啟動我們的佛心,愛護天地萬物眾生,這就是佛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願,我們不只發心,還要立願,『願作佛』的心,我們就是願意再回歸到成佛的境界,就是度眾生的心。我們若想成佛,就要先度眾生。

『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我們將迷茫的眾生,好好引導他,讓他受法,瞭解了法,將來他能生到有佛法的地方;有佛法的地方,我們才能再繼續有因緣受佛法。所以現在,佛陀教我們入人群去造福緣,在人群中去傳法,讓人能接受到法,有這個因緣,來生能生在有佛法的地方,這就是所以我們要傳法。

⊙此即頓教證不退諸大菩薩,故能廣度無量眾生,故云度無量億百千眾生。

這就是頓教的菩薩,大根機的菩薩,一聞即悟,聽了就能夠瞭解。不論是在家菩薩或是出家修行者,聽到佛的道理,就能夠體會佛心,發大心、立大願。因為佛陀說人人皆平等,人人皆有佛性,即使是在家菩薩,若能夠領悟,也能得到不退大菩薩的信心。這就是頓教,很快的他就能接受到這個法。

『故能廣度無量眾生』。在菲律賓慈濟園區裡,有一個眼科,專門眼科義診。七年的時間,開了五萬多人的眼睛,讓眼睛看不到的人重見光明。不論是白內障,不論是眼睛的瘤,或是視網膜剝離,或是需要移植的,全都能做得到。

看,光是一項眼科,義診施醫就能救這麼多人。這麼多人獲救了,感恩而投入環保,或是轉成真正是會員的人也不少,這就是用愛付出,『度無量億百千眾生』。只是在一個地方,只是一個動作,就度了這麼多人,你們想,何況是全球,到底有多少人在救人,有多少人得度?到達『苦既拔已,復為說法』的程度,轉他的心輪過來。看,這就是法。

⊙如是菩薩,名為大樹:力量即大,蔭覆益廣,故云大樹。

『如是菩薩,名為大樹』。像這樣的菩薩,願意投入人群去付出,合和互協鋪出來的愛。看,『力量即大,蔭覆益廣,故云大樹』。就是菩薩如一棵大樹,大樹開展出去,開枝展葉,可知道那棵大樹下能讓多少人乘涼呢!

⊙此頌明大樹受潤,此菩薩分證實相,具不思議德用,住於神通,轉不退輪,於一念頃,能於十方開導利益一切眾生,故喻大樹。

這段偈頌表達了『大樹受潤』。能有這麼大棵的樹在大地上,根、莖、枝都展開了,就是因為受到法雨的滋潤。大樹它能吸收很多雨水,就是說發大心的菩薩,他就能接受很多的大法,『大樹受潤』這就是『菩薩分證實相』。接受了佛法,身體力行,『具不思議德用』,有修行於內心,發出去的功德,若能受用,就能『住於神通,轉不退輪』。『於一念頃』,一念間,大法入心,『能於十方開導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譬喻大樹,就如大樹一樣。

學佛,我們就是要這樣,頓教的菩薩,大根機,我們有辦法這樣接受到大法,就能行大行,利益天下眾生。所以我們必定要『安住平等慈愛之心』,還要讓一切有情都能得快樂,看到我們給他的法,他的心很快樂,他能夠受用,安住在慧定中。總而言之,愛的力量就是在一念心,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