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9月21日】說法平等一心無差

Community:
Branch:

『佛平等說能潤卉木藥草各異,如來功德智慧似大海廣無際,此喻種種演說如是說不能盡。』

佛陀平等說法,大家要聽進去。佛陀從開始覺悟,第一個念頭,希望能將他內心的境界、所體會的道理,希望能讓大家知道,知道我們人人本具佛性,知道我們人人經過了因緣,複製煩惱,流落六道,輪轉不休。有一個方法能讓我們回歸真如本性,希望人人體會入心。

但是用心來思考,發現不是那麼容易,才會看眾生的根機、因緣,隨著眾生能接受的範圍,佛陀發揮他的智慧,將含藏著平等的大法,他就設法說給大家聽。

所以,我們這段《藥草喻品》,他就用雨來譬喻,雨水能潤澤天下萬物,不論是大樹、小草,它們所吸收的同樣都是水分,只是所吸收的量是多或少,量的大小就是在各人、各種類別的根器。同樣的道理,有的人根機很利,一聽,樣樣都瞭解,一聽就知道我應該付出,轉自己的心,就能利益無量的眾生。若是根機很小,他所受的法就少。

佛陀度眾生,貧富貴賤都一樣是用平等心,因為人人平等,人人本具佛性,佛性是平等。平等的佛性,卻是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眾生與人生。

就如在莫三比克這個地方,當地的志工,有一位叫做寶拉。這位寶拉,她的生活本來就很貧困。她的先生,從前是一位印度裔的富翁,財產超過億萬,所住的是很大的豪宅,一直到老年來時,孩子都長大了,成家了,開始就要和他分家。所以妻兒就這樣將財產分了,都離開了,這位富商奧瑪,他自己住在這間豪宅裡。

有一天,油漆工來油漆他的房子,瞭解他家裡的環境,就去會合一群匪徒來搶他,連這間房子都佔據。奧瑪流落在外,不敢回去,也沒有力量抵抗,就去住在伊斯蘭教所提供的一處貧民窟裡。

又是什麼因緣?就和寶拉結婚了。莫三比克人民對他們,寶拉和奧瑪結婚,可能是年齡相差很多,尤其是種族的分歧,所以對他們很輕視,也很排斥。所以寶拉也不敢出門,就一直在貧民窟裡。

有一次,慈濟人,就是岱霖帶著這群志工,就到他們這個地區來。他們一樣開始用電腦先播出我在說話的影片,『普天三無』,人人平等愛。寶拉就在那裡聽,經過志工再解釋、愛灑,用愛、用誠懇來招呼她,就這樣,她打開了她的心,願意與志工一起走出去,開始去向人勸募,去訪貧,同樣去幫助人,她做得很高興。就這樣開始,她的人生完全改變,很積極投入志工團體。

這種轉一念就能幫助人,這就是受到法的滋潤。人能弘法,所以在莫三比克有這群志工,他們有組成愛灑團體,他們能用他們族群的語言,說得讓同胞聽得懂。所以,法是平等,不分種族,不分語言體系,同樣一種法,什麼樣的語言體系,法是一樣的。二千多年前的佛陀,將這個法說出來,一直延續到現在,各種的語言都是從這個法再傳出去。

所以,平等能潤。佛陀的法能潤澤,就如雨水潤澤大地,不論是高山的卉木,或者是平地的藥草等等,雖然不同,卻是人人都能隨大小根機,接受大小不同的法。這就是『如來功德智慧似大海廣無際』,與大海一樣。『此喻種種演說,如是說不能盡』。說很多的法,就像大海,水點點滴滴下來,如大海永遠都是那麼多的水。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聽。

前面的經文說,『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

前面就是這樣重複告訴我們,佛陀的平等說法,隨著眾生的大小根機,所感受的,解說的也各有不同。但是,不論如何的解釋,道理都是一樣,平等的道理。

再接下來這段經文,『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於佛智慧,如海一滴。我雨法雨,充滿世間』。

⊙此頌顯功德智慧如大海無邊際,以此喻種種演說如雨滴入海,正是前文『說不能盡』之意。

這段經文是偈頌,承接過去的長行文。因為《藥草喻品》的道理很重要,希望人人重複再重複,將此法很明朗的入我們的內心,所以再重複的偈頌,完全就是顯示『功德智慧』,顯示佛陀的功德,佛陀的智慧『如大海無邊際』。

佛陀所說的『佛是覺悟者』,不是他自己讚歎自己,他是在描述覺悟者的功德智慧,如大海無邊際,這是很大的智慧。我們人人都有一個頭,一個頭而已,我們的腦,你們知道有多少的細胞?無數計的細胞。佛陀和我們一樣,但是佛陀的智慧,運用他的腦細胞,他有辦法這樣歷劫長久以來,就是守護這一念心。這是不斷訓練,訓練他的腦細胞裡能將所造作的一切,他的記憶,記憶永遠入心、入性;不只是入心,還要入性,這個性,就是佛性。所以累生累世不斷這樣累積,運用應身人間,所以『功德智慧如大海無邊際』。

『以此喻種種演說』,用這樣的方法來譬喻,『如雨滴入海』。正是前文『說不能盡』之意。因為佛陀的智慧很多,天空宇宙所蓋之下,所有的形形色色總的道理,沒有一樣是佛不知道的。所以天下眾生,不論是人類、動物、植物,他要說的法,實在是很多,『說不能盡』。

佛的智慧如大海,那麼大、那麼廣,廣無邊際,難道只有大海那麼大嗎?不只。虛空遍法界,這個大空間、宇宙間,一切一切很多。

⊙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知一乘真實之法,名為實智。了知三乘權化之法,名方便智。

一乘真實法,就是平等的道理。『名為實智』,這就是真實的智慧。不是知識,不是『我知道,知道了!』不只是知道而已,智慧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真如本性,回歸到真如本性,一實之法是從真如本性所體會、瞭解、說出來的,這是實智。

佛陀四十多年間,不論是三乘、五乘法,無不都是應眾生的根機,瞭解眾生的根機,所以佛陀這樣施化,這樣來教化,這都是叫做方便法。

⊙佛以草木喻諸眾生,而為方便開示迷者。佛所以說藥草喻品,是方便開示此一心無差,成差別法門。

『佛以草木喻諸眾生』,將草木譬喻眾生。大根機、小根機,眾生之多,所以譬喻為形形色色的草木。隨意走出去,外面的花花草草有幾種?我們也認識不完。所以說來,草木喻諸眾生,譬喻量很多,形形色色。佛陀說法,就是應這些根機來說法,『而為方便開示迷者』。眾生都是迷、無明,無明的眾生,所以佛陀要來引導迷之眾生轉迷為悟,這是佛陀的一大事因緣。

眾生,天下眾生之多,眾生的根機參差不齊,實在是相差很多。但是,佛陀的愛心就是平等說,所以『佛所以說藥草喻品,是方便開示此一心無差』。佛陀對芸芸眾生,這麼多種的煩惱迷茫眾生,為他們開示說法的那一念心是沒有差別,是平等,佛心是平等,視眾生如一子。但是,『成差別法門』。因為眾生根機就是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教法。

⊙使用諸言辭,種種演說,聞者共明一法。謂諸佛菩薩,莫不循軌則真如之法,修之而成正覺。

『使用諸言辭,種種演說,聞者共明一法』。讓聽的人,隨他們的根機去接受、瞭解一個法。就是說『諸佛菩薩,莫不循軌則真如之法,修之而成正覺』。諸佛,過去、現在、未來佛,很多很多已覺悟的佛,及已經是在八地以上的菩薩,乃至十地圓滿妙覺的菩薩,同樣的,他們都莫不循此軌道,就是菩提覺道,是真如之法。這是人人,覺悟的覺者,哪怕是在修菩薩行的人都要經過這樣的路,到達佛的境界。所以『修之而成正覺』。

⊙以種種言辭,包括前面方便品、譬喻品所說,都無非以種種分別,來演說一心無差別,緣起眾生差別之法。

『以種種言辭』,是包括前面的《方便品》及《譬喻品》所說的。『都無非以種種分別,來演說一心無差別,緣起於眾生的差別法。』

所以,《藥草喻品》是貫穿過去的不論是《信解品》、《譬喻品》、《方便品》,這樣貫穿下來的法。包括《譬喻品》中,包括很多飛禽走獸等等,不同種類這樣來分別,用譬喻等等『來演說一心無差別』。用這樣的『一心無差別』,佛陀平等的說,不論是《方便品》,不論是《譬喻品》、《信解品》等等,都是一心無差別。但是,緣,緣起於眾生的差別法,因為眾生各不相同,各人的因緣各有差別,根性也都有差別。

⊙佛之性體,具足智慧,今說一法,如海一滴,永不乾涸。佛心智慧,亦如大海。

『於佛智慧,如海一滴』。佛的性體,就是大覺悟者,『具足智慧』。『今說一法,如海一滴』,一滴水入大海,『永無乾涸』。『佛心智慧,亦如大海』。佛的心、佛的智慧與大海相同,如點滴的水入大海,永遠不會乾,這是佛智。

⊙我雨法雨,充滿世間:佛下法雨,充滿三界一切世間。世間:指十法界的有情世間。

『我雨法雨,充滿世間』。現在譬喻密雲彌布,雨就下來了,普天之下都能受潤。『佛下法雨,充滿三界一切世間』。『三界』,大家知道了,欲界、色界、無色界世間,就是指『十法界有情世間』。法雨充滿了一切,就是我們眾生的心。欲心、色心或是無形的思想,煩惱無明,都能得到法雨。

⊙正覺世間,器世間,皆不出一心一味之法所含養,故曰充滿。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

『正覺世間』,『器世間』就是有形有物的東西,『皆不出一心一味之法所含養』。我們所看得到的東西,無不含藏著他的道理成分在其中。所以,不論是什麼樣的東西,它的法就是這樣。『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佛陀希望我們將父母愛子的心,擴大至天下眾生如一子,這樣的父母心就是佛的心。

人人要有這種愛無邊際,這就像雨,密雲普覆,哪一個地方需要雨水,在那個地方滋潤,這是佛陀的平等說。佛陀平等說,大地眾生受潤。我們人人的心若乾燥、乾涸,就沒有法了,所以要用法來滋潤我們的心地,佛法的種子才能從我們的心地發芽,從小樹而到大樹,從小藥草而成大藥草,能應眾生的根機,眾生心的病態,而付出、傳法。這就是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