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9月22日】如來甘露唯一無二

Community:
Branch:

『法本一相味機緣不同,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教法之諦理唯一無二。』

法本來就是一相一味,真實法,只是根機不同,所接受的法,隨他們的根機大小來接受。就如我們日常在用的湯、水、茶,或是咖啡,或是……很多種,凡是湯湯水水無不都是,來源是淡而無味的清水,而清水是來自於天地。天空密雲彌布,下雨,或是從大地的濕氣,若有太陽,濕氣就結成了雲,雲若又是密集,氣流若又會合,水就又降下來。這就是一種循環,天地之間,這就是道理。所以,法就是理,道理回歸其實是一,譬如水,只是一相一味。『機緣不同』,是應大家所喜愛的,同樣是水在那裡,要調什麼樣的味道,就應大家所需要,道理都一樣。

『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如來的教法是適應我們眾生的根機,眾生的根機都是不整齊,就如機緣不同,為了適應機緣而方便說法,但是佛陀的真理教法總是永遠不變。就如在這宇宙大空間裡有這樣的輪轉、輪迴,這種大地的濕氣再蒸發到天空的雲層裡,再成雨落下,這是天地的奇妙,佛法也是一樣。

甘露,甘露味,就是天之津液,它能潤濕大地萬物。這是一種譬喻。

⊙天之津液,下所潤萬物也。

甘露,就像在天空凝聚起來的津液。為了天下萬物所需要,很乾燥,很乾枯,在乾旱時,它就是天液,不是大雨,是濕氣,這叫做『天之津液』。同樣的,沒有下雨時,一個晚上,長夜過後,一早來看,大地就比較濕了,樹葉就有水氣,有水珠,這都叫做露,露珠,它能潤濕大地,不是下雨,它卻能潤濕大地。

⊙露:覆慮物也。陽氣勝,則散爲雨露,和氣津凝爲露。

正乾燥時,有這種的濕氣凝聚起來,灰塵不會漫天飛,所以,露就是覆慮萬物,對萬物是一種保護。所以『陽氣勝,則散為雨露,和氣津凝為露』。陽氣若較高,就將水分結集起來,如雲一樣,凝聚在雲層裡。陽氣就沒有陰,沒有氣流,但是它濕氣在天上的雲層裡,這樣到了夜晚時,自然就有露水來潤濕大地,這種『和氣津凝為露』,這是調和大地,很和氣,雖然沒有下雨,但是濕氣、水分集中在天空。夜晚、黃昏時,大地就慢慢涼爽,雲層的濕氣就慢慢散開,慢慢散開,這種濕氣就在不知覺中潤濕大地。

同樣的道理,所以『如來之教法譬雨甘露』,大的就是雨,很微細微細的濕氣凝聚為露珠,這個露水能潤濕大地,這要看我們大地與氣流的因緣。所以『教法之諦理唯一無二』。教法諦理只有一項,就是水性,就是潮濕、滋潤的水性,『唯一無二』,不論你在哪裡,同樣能接受到法。

就如印尼,在雅加達有一間習經院(編按:奴魯亞.伊曼習經院),我們幫助他,所以,哈比教長非常感恩慈濟,希望這些習經院的孩子都能瞭解慈濟的精神,將『靜思語』,每天一句,教他們中文,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看到一位,在二0一一年,已經在習經院學了很多,也學到如何耕田,也學到如何播種,之後,已經三十歲了,看到他的村裡有很多年幼的孩子,家長無法教育,他就趕緊,第一,學哈比長老的精神;第二,就是學慈濟『竹筒歲月』。將他所瞭解的『靜思語』,如何教學,如何將這個道理入心,身體力行去幫助他的鄉親。

就這樣,在他的村裡,已經將幼稚園蓋起來了,把每一個孩子都教得很有規矩。村裡的人,大家很感恩,大家樂捐來建一間學校,大家樂捐來維持這間學校,聘請老師等等。他就說,大家的付出若不夠,用他的薪水來補貼。(編按:穆迪在家鄉免費開設讀經班和幼稚園,並邀請村民以竹筒歲月精神一同護持幼稚園。)

這就是看到法,不分你是什麼宗教,只要有心,都是利益人群。不論是雨或是露,潤濕群生,能讓我們心地那個善的種子受到滋潤,雨露滋潤,它能成長,它能去利益很多眾生。這都是法的延伸。

前面的經文說,『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於佛智慧,如海一滴。我雨法雨,充滿世間』。

這是前面的經文,也是同樣用法來雨潤大地。佛陀的說法如海水一滴,一滴雨入海水,永遠匯入海水裡,永遠都不會乾。就如我們人人本具佛性,只要佛法點一下我們,啟發起來,法法自用,生生不息。

下面這段經文就說,『一味之法,隨力修行。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

⊙如來之教法,譬如甘露法味。教法之諦理趣向,唯一無二,故名一味。

教法諦理,就是真理,它的趣向就是向大地潤濕眾生。不論到哪裡,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唯一無二』,就是一味,清淨無染。

⊙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如來說法,一相一味。』能所授受,稟受滋潤滋茂之因。法本一味,契心立願。隨量小大,修之不同,故有差別。

水的相是淡味,這味淡的清水,應人人喜愛的口味去調他所需要的。同樣的道理,所以︽法華經.藥草喻品︾,在長行文說,『如來說法,一相一味』。這表示『能所授受,稟受滋潤滋茂之因,法本一味,契心立願。隨量小大,修之不同,故有差別』。

佛陀所說的法,就是這麼清淨,沒有其他的滋味,但是能滋潤我們的慧命,讓我們的慧命成長,滋潤大地,讓大地萬物茂盛,就是一相一味的雨水。

所以『能所授受』。『能』就是能說法,『受』是大地一切萬物,包括人類,包括人的內心,所受的是法,大地所要的是雨。大地不能缺雨水,萬物不能缺雨水,人的心不能缺法水。所以,『能』、『所』,『能』是佛與法,『所』是眾生的心所接受的,這是『能所授受』。

『稟受滋潤滋茂之因』。不論是什麼東西,是人,人物,內心所需要的法,或者是大地一切植物所需要滋潤,卉木叢林、五榖雜糧等等。所需要的就是『因』,隨種種的因而滋潤。

『法本一味,契心立願』。我們的因緣,我們自己的心,到底佛所說的法,我們的根機有啟發到嗎?佛陀的法是這麼平等,我們是用什麼樣的心來接受法呢?是弘誓願的心,或是獨善其身的心呢?或者只是求福的心呢?要看我們自己的心態,這個『因』就是種子,你發什麼心,立什麼願。

『隨量小大,修之不同』,隨器量來接受,大小不同,『故有差別』。隨根機,看我們自己的心量如何來接受佛法。『修之不同,故有差別』。本來能授是相同,只是我們的量有多少,要收進來的不同。

⊙一味之法,隨力修行:法味本一,隨其智力,修習奉行。循眾生心,應所知量,故云隨力修行。

同樣這一味法,隨我們的力量,所修的行是不同。『法味本一,隨其智力』,到底我們的智力有多少?法是這樣說,我們能吸收多少?我們智力的反應,瞭解的有多少?所以『隨其智力,修習奉行』。你若是能聽多少法,你願意受教奉行,你到底聽了哪一句,願意去身體力行,那就要看自己了。

『循眾生心,應所知量』。就是要修的人,所受的人,要受的人要如何修,看你的氣度,你的器量如何來接受,『故云隨力修行』。

⊙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重舉前譬,以釋各得法益。

『如彼叢林、藥草、諸樹,隨其大小,漸增茂好』。這就是重新再說之前的譬喻,就是解釋『各得法益』。

這段有叢林,有藥草、諸樹,隨它的大小,能一味之雨都普遍滋潤,這些藥草大小都能滋茂,有滋養、滋潤,茂盛起來。這就是『以佛之教法譬之雲雨』。

⊙以佛之教法譬之雲雨,眾生之機類譬之草木。佛法之雨,雖為一味,然隨眾生之種類,而滋生各自之智性。

『眾生之機類譬之草木』,眾生的根機譬喻為草木。『佛法之雨,雖為一味,然隨眾生之種類,而滋生各自之智性』。我們眾生的種類、大小根機,就隨他的種類、隨他的根機,這樣滋生各自智性。

⊙因而治惑,稱為藥草,此中雖有三草二木之差別,然木為二而少,草為三而多,故廢少而取多。

就如我們的心有病,就要有法水如甘露,來讓我們的心地的無明惑清除,最微細的惑也去除,我們的煩惱、無明惑能夠去除,這叫做藥草。雨水滋潤藥草,讓它茂盛,它能治病,治無明。就是說塵沙在地上,若有濕潤,風吹了不會滿天飛,這就如藥草。

『此中雖有三草二木之差別,然木為二而少』。木比草來看,草當然是比樹多。『草為三而多,故廢少而取多』,其中就是因為草比樹多。芸芸眾生比菩薩還多,所以,法是盡量適應眾生的心,啟發眾生發大心、立大願,成菩薩,所以說,菩薩還是在十法界中,除佛之外,同樣還是眾生,就是還要再學。

⊙又此品所明三草中之中草,正為聲聞緣覺之二乘,故舉藥草而兼他。

『此品所明三草中之中草,正為聲聞緣覺之二乘』,這是中草,這二乘。所以『舉藥草而兼他』。藥草就有小草、中草,有大草,中草就是聲聞、緣覺;若是上草,就是發心的菩薩,開始初發心,發弘願,菩薩心的人。

⊙如彼叢林,藥草諸樹:樹木聚集叢生,喻諸法雨潤。

這些樹木所聚集的地方,就是譬喻諸法雨來潤澤,這些大樹也是更需要雨來潤澤。

⊙隨其大小,漸增茂好:隨根受道,漸漸增茂。

大樹、小樹都需要水,水分,隨它的大小需要去吸收,它能增長。『隨根受道』,隨他的根機去受道法。『漸漸增茂』,這就是我們用心用愛,將法吸收入心。

我們若常常守在個人,愛我自己所愛的,執著我自己所需要的,若是這樣,我們的世間就會亂。我們若是發大心、立大願,我們吸收了法,變成聞法、說法、傳法人,這樣一傳千百億,這就是洗滌人心,讓人心淨化。這也就是要將法用心接受,愛的力量就是在一念心。

所以,我們要記著,『法本一相一味機緣不同,如來之教法譬如雨露』。我們平時不知不覺間,露水也在滋潤大地,我們要時時很微細去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