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1月02日】未得唱名心懷憂懼

Community:
Branch:

『譬若饑人思食渴盼美饌,逢王膳未得召不敢喫食,雖聞預證未得唱名授記,不知名號劫國心中憂懼。』

聽、看這段文,前面若用心,現在應該清楚知道了。三位一直期待著佛陀授記,因為迦葉尊者已經得記了,後面還有三位,就是迦旃延、須菩提、目犍連很盼望佛陀能趕快給他們一個明確的回答,將來是不是也能成佛?

現在的等待,像是一個肚子很餓的人看到吃的東西,那種期待,那種渴望,祈求能趕快吃到東西,我們想像看看。一個肚子很餓的人,所看到的食物會變得很精緻,又很上等的美饌,這是哪裡來的東西呢?大王膳,遇到國王賜食給大家,很豐盛的擺在面前,但是久久未得到宣召,所以大家如飢餓者,看著眼前美食。

用這樣來譬喻,雖然已經看到迦葉尊者得佛授記了,預知未來將成佛,只是須菩提、迦旃延、摩訶目犍連的心態很不安,自己還未被唱名受記,『再下來會不會是我的名字,能被佛陀宣布呢?』所以說『雖聞預證未得唱名授記』。

『不知名號劫國心中憂懼』。每個人都還不知道,我是不是能成佛?我將來成佛的佛號是什麼?我的名號是什麼?時間有多長呢?還有多久能成佛?成佛的壽命到底有多長?我的國土未來所要度的眾生,又是什麼樣的人?這些都還不知道,所以心中憂懼。這三位現在就是一直盼望著能與迦葉尊者同樣去體會得佛授記這個感覺。

⊙『若知我深心,見為授記者,如以甘露灑,除熱得清涼』《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所以,前面的經文這樣說,『若知我深心』,這是他們三位現在的心境。我現在所發的心直達真如,佛陀應該很瞭解了,期待『見為授記者』,希望佛陀能夠見證,為我授記。

『如以甘露灑,除熱得清涼』,就像甘露灌頂入心。甘露是甜,而且是不死之藥,得到甘露,就如啟動了我們永恆無增減,不死,無滅的真如本性;甘露入心啟動真如本性,那就『除熱得清涼』。我們的深心已經得到法了,像密雲法雨灌入心來了,如甘露啟動了我們的真如,讓我們透徹瞭解,已經瞭解了,佛陀應該都瞭解我們的心。

下面接下來的經文說,『如從饑國來,忽遇大王膳,心猶懷疑懼,未敢即便食,若復得王教,然後乃敢食』。

就像一個很飢餓的人,從遠方而來,很餓,路又走很久了。忽然得到大王賜食,卻沒人說可以吃,所以還在那裡猶疑。這就是譬喻自疑懼,自己還有疑。

⊙此喻自疑懼。正如有人從饑國來,忽值大王賜宴之時,雖珍饈百味盈席,寶饌豐盛滿前,不得王命,稱名宣召,不敢受食,若得綸音宣召,乃敢受。

因為『正如有人從饑國來』,剛好得到大王賜宴的時機,『雖珍饈百味盈席,寶饌豐盛滿前』,雖然這麼好吃的東西擺滿桌,還未得到王命,國王也未開始稱名宣召,所以我還不敢動手拿來吃。

『若得綸音宣召,乃敢受』,若能得到傳宣召的音聲下來,這樣我才敢開動,才敢拿來吃。

⊙如從饑國來,忽遇大王膳──饑國:喻小乘匱乏至真大乘實法。大王膳:喻一乘妙法,大乘之法。

『如從饑國來,忽遇大王膳』。『饑國』是譬喻『小乘匱乏至真大乘實法』;『大王膳』就是譬喻一乘妙法,大乘之法,

因為小乘人過去所修的就是獨善其身,是小乘法。非常豐盛的大法,雖然現在自己聽佛這樣說,對自己的信心還未很具足,才會不安。聽到佛陀向迦葉尊者授記,自己還未得到授記,是不是佛陀還未相信我們,而不能宣布為我們授記?這種不安的心態。

『大王膳』就是譬喻一乘妙法,這是大乘之法,就是很豐富、很充足的妙法,已經擺在我們的面前了。我們已經體會到,不過,現在還未得到佛陀唱名,叫出我的名字授記。

⊙心猶懷疑懼,未敢即便食:喻慮己無大乘慧根,乏天資之分,未敢領取修大乘行實法。

所以『心猶懷疑懼(,未敢即便食)』。現在的心還不安,就如看到豐盛的東西,還不敢吃,譬喻『慮己無大乘慧根』。因為佛陀還未證明,所以自己憂慮,沒有大乘的慧根,『乏天資之分』。欠缺天資的本分,『未敢領取修大乘行實法』。

佛陀若還沒有證明,我就不敢真正入人群。有心,但是不敢身體力行,所以『未敢領取修大乘行實法』。就是需要佛陀再為我證明一下,才敢行動。

『若復得王教,然後乃敢食』。譬喻豐富的食物在面前,但是國王還未宣說可以吃,我就不敢動,與此意相同。

⊙若復得王教,然後乃敢食:言我等若得佛授記,則自爾欣當作佛,猶得王教食,而饑國之民始敢食於王膳。

所以『若復得王教,然後乃敢食:言我等若得佛授記,則自爾欣當作佛,猶得王教食,而饑國之民始敢食於王膳』。

現在若能得到佛陀為我授記,我就能很歡喜,很相信我能作佛,就敢踏實走菩薩道,因為知道要成佛一定要行菩薩道。

所以『猶得王教食』,就像王開始宣示我可以吃了,就如佛陀為我授記,確定我能成佛,我就能起步走的道理是相同。

所以『而饑國之民始敢食於王膳』。饑國來的這個人,有王宣示才敢吃。就像一個小乘行者,突然要回小向大,需要有人證明,這樣才敢轉過來。這是小乘人開始回小向大的心態。

下面接下來這段經文又說,『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過,不知當云何,得佛無上慧。雖聞佛音聲,言我等作佛,心尚懷憂懼,如未敢便食。』

⊙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過:我等弟子,如彼飢人,每因思惟,習小乘過。

(『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過』。)和我們現在的心態也是這樣,若想到過去,就是這樣修小乘行,『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過:我等弟子,如彼飢人,每因思惟,習小乘過』。

明明就常常聽到佛陀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是我們還是不敢接受。

『如彼飢人,每因思惟,習小乘過』。所修習的都是小乘,自己常常思惟:我是修小乘行者。佛陀所說的大乘教,他們覺得這與我無份,他就不敢相信。

⊙不知當云何,得佛無上慧:心中不知當云何修,能得無上佛之智慧。

『不知當云何,得佛無上慧:心中不知當云何修,能得無上佛之智慧』。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得到佛無上的智慧,自己的內心也真的是一直很掙扎,固守在小乘法,又聽大乘教,到底他要怎麼修?所以有這種矛盾心態。

⊙雖聞佛音聲,言我等作佛──佛音聲:所說之法,為此顯其法義所設之譬喻,亦曰喻,或曰法譬,或云法喻。聲聞人皆令作佛。

所以『雖聞佛音聲,言我等作佛』,雖然聽佛的音聲,是這樣說我們大家都能作佛,與佛平等,本具佛性。『所說之法,為此顯其法義所設之譬喻』。佛陀的音聲,四十多年來,一直都是這樣在說法,佛陀是隨機說大小乘法。在家的菩薩根機很大,聽到能利益人群,就去身體力行了,但是,出家所修的是斷很多的煩惱,斷盡了煩惱,再啟大心、行大法,這樣修行的根源,成佛的根源。

所以佛的音聲,面對天下眾生開始所說的法,是用種種的譬喻。佛法很深,就要用人、事、物來譬喻,這種『法喻談真祕』。用法與譬喻,談出它的真理,其中所包含的意義。

聲聞只是在那裡聽,希望聲聞將法入心,斷盡煩惱,未來還是成佛。要成佛,要先斷煩惱,要先斷煩惱,再發大心,進行菩薩道,這叫做成佛之道。

⊙心尚懷憂懼,如未敢便食:未得唱名授記,不知名號劫國何等,心中憂懼,未敢擔荷,如逢王膳不名不召,故不敢食。

但是小乘者還未瞭解,『心尚懷憂懼,如未敢便食』。因為還未得到唱名授記,未知未來我的佛號、我的壽命、我的國土、我的眷屬,所要教育的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機?這些全都不知道,所以心裡還懷疑懼。

是不是我的慧根不夠,佛陀不想為我授記?或者還未輪到我,這些事情我都還不知道,所以心會不安。就像東西還沒有吃到一樣。所以『心中憂懼,未敢擔荷』,還不敢擔起責任說:『我就是要去度眾生。』就如得到王賜食,因未宣召而不敢吃,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學佛,總是要用心。佛陀是這麼殷勤教育我們,他將很深的道理,化為很淺顯的人、事、物。在人間的人、事、物,無不都是在人與人之間互相起煩惱,在人的心態、思想,不斷惹無明,這都是我們過去的習氣所累積的,我們現在要斷煩惱,必定要去除習氣,去除無明。

行菩薩道是必然的,我們若要成佛,不行菩薩道絕對無法成佛。要成佛,要行菩薩道,必定要斷盡煩惱,要不然『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本來想要入人群去度眾生,卻被眾生影響,又被無明煩惱習氣拖下去,不僅善法守不住,又去行惡法,這就很麻煩了。

所以佛陀盼望弟子煩惱皆斷除,真正入人群中去。現在在家菩薩入人群行善法,讓他累積善因緣,來生來世接受了佛法,能夠發心出家,同樣在修行中斷盡煩惱,發大心入人群,這是佛陀的用心。他用說法示真理,用譬喻讓我們瞭解。所以佛陀的悲智雙運,我們應該要很感恩,感佛恩。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人生時間,把握因緣,時時要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