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2月30日】諸佛說法心思道同

Community:
Branch:

『當知諸佛說法心思道同,序中文殊引自往昔傳燈,所化弟子今皆成佛度眾,釋尊自述往昔續智勝之道。』

佛佛道同,我們要很瞭解,無始劫以來,諸佛說法在人間,都一樣要這樣傳。每一尊佛說法的心情都是一樣,『心思道同』無非是為眾生。眾生煩惱無明,造業重重。諸佛就是覺者,覺者是與天地萬物之真理合為一,那就是真諦,真諦之覺者,他們的心思都是一樣,佛佛道同。

比如《法華經》裡,我們若回憶《序品》那時候,佛在入定中,彌勒菩薩起身請教文殊菩薩,佛陀講完了《無量義經》,現在這樣入定現光,過去從來不曾有過,這到底是什麼因緣?文殊菩薩就回答,引述了日月燈明佛那個時代。

日月燈明佛的時代又是多久了?同樣是無量無數劫,同樣是很長很長的時間以前,有這尊佛出現。這尊佛(編按:第二萬位日月燈明佛),修行的過程時間也是很長久,這尊佛未出家時是國王,在皇宮有八子,國王出來修行之後,很長的時間,終於覺悟成佛了,說法在人間。皇宮裡八位王子也是聽聞佛法,心生歡喜,瞭解人間無常、苦、空、無我,所以八王子也同樣去出家。他們也是這樣修行,妙光所開化,一一都有所成就,也是成佛。這是過去,在《序品》所敘述。

現在釋迦牟尼佛就是在《化城喻品》裡敘述『往昔續智勝之道』,他同樣是承續了大通智勝佛的道,這樣一路過來,這就是佛佛道同。到了最後的成就,那就是要講《法華經》。《法華經》就是諸佛的法脈,要如何傳下去?《法華經》裡面涵蓋的道理是非常非常的微妙,包括天地之間非常奧妙的道理。這個奧妙的道理,收束起來就是那麼微妙,放開可以包虛空法界,這是佛法的精微、奧妙,廣闊無邊際。

這就是佛陀想要說的法,要告訴我們,人人、人人都是本具有這麼微妙的法,我們要很用心。

每一個人都有報身。佛有法身,有應身,有報身,人間來來回回。例如文殊師利菩薩過去已經成佛了,現在還是來助釋迦佛的道場,還是在人間度眾生。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我們所認識的,不都是過去已成就的佛、現在的菩薩,還是來人間嗎?佛佛道同啊!他們來人間,就是這樣在人間度眾生,有形有相顯示在人間。這要在哪裡顯示出來?人人,我們都接觸得到,只是我們是凡夫,不知道,到底我們與哪一尊菩薩接觸呢?

人間菩薩這麼多,在人間哪個地方有苦難,就有菩薩現身在那裡救度眾生。這人間菩薩隨著人間的苦難,隨著這個堪忍世界、五趣雜居,充滿了煩惱的人生,他還是一樣來這個人間,與我們的生活都相同;有時迷了,不是真迷,是要讓大家知道──我的過去曾經是這樣這樣過,什麼因緣翻轉了我的人生。我都有辦法翻轉過來了,而你們呢?大家都可以翻轉人生,轉迷為悟。

所以,在四修之中有一個『尊重修』。我們要尊重人人,對人人要有瞭解。因為人人都有『自受用身』,自受用身,就是『自長時修因之所感』。

⊙自受用身:謂自長時修因之所感,稱性受用種種法樂,自在無礙,亦名圓滿報身。

長時間修善因,長時間都是在滾滾紅塵、芸芸眾生中,來監察眾生很多的無明煩惱,如何在無明煩惱中來體會道理、增長慧命。這種『自受用身』就是這樣在投入、在修行。

『稱性受用種種法樂』。雖然,『大家看起來付出很辛苦喔!』『幸福啦!』『辛苦了。』『美滿啊!』看,雖然付出,還是樂在其中。大家做得很歡喜,能流汗付出,看到苦難人得救,這是種種的歡喜。這稱性就是甘願,這分甘願付出,付出之後很歡喜,這就是法樂,付出就是法,法樂,自在無礙。像這樣,這就是在人間修行的報身。有自受用身,也有他受用身。

⊙他受用身:謂他機之所感見。諸佛如來為令諸菩薩眾受大法樂,進修勝行,隨宜而現,令他受用。

他受用身,就是『他機之所感見』。『諸佛如來為令諸菩薩眾受大法樂,進修勝行』,教大家如何精進去修殊勝行,『隨宜而現令他受用』。遇到什麼樣的環境,這個環境現前,讓他能投入去受用,就是為人群,如何教,讓他如何付出,付出之後這種皆大歡喜,『令他受用』。

看到佛法,其實我們不要把它想得很奧祕,也不要把它想得很深,我們就把握當下,當下一念就是了。當下這一念,我們要如何去付出,如何廣集大眾共同來成就一件事,這無不都是自受用、他受用。我們自己做,做得很歡喜,我們又能招呼大家做,也是做得法喜充滿。

前面的經文說,『諸比丘,大通智勝佛過十小劫,諸佛之法乃現在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了十小劫,時間這麼久,這個時候才開始佛法現前。很長久的時間,就是要吸收天地萬物的道理,靜靜地思考,思惟了十小劫,無不都是為如何來救濟眾生。大通智勝佛用十小劫的時間思惟,釋迦牟尼佛在這五趣雜居地,人壽短暫,所以他用三七日的時間靜思惟,思惟修,突然之間與宇宙天體會而合一,這就是佛的境界,一切種智都現前。

下面的經文說,『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積』。

開始瞭解。『其佛未出家時』,那尊佛有自報身,剛剛說過了,有自報身、他報身,佛佛道同,都是一樣。

⊙其佛未出家時:然有自報、他報之別,自報即理智如如,他報即相好無盡,是名報身。

自報身,就是『理智如如』,這個理與智慧,我們人人本具。他報身,『即相好無盡』。這個形象,修行已經萬德莊嚴,讓人看了歡喜,來教導眾生,攝受大眾,人人來聞法、受法,利益人群,這叫做他報身。

⊙有十六子:智勝佛時有十六子,表以八正道自行、化他,二八共十六數。

『智勝佛時,有十六子』。可見大通智勝佛,他還未出家之前也是為王子、為國王,應該是這樣,所以才有這十六子。這是表示『以八正道自行化他』,自受用與化度眾生,都不離開這八正道。自行八正,化他八正,合起來就是十六。日月燈明佛的八子也是一樣,就是表示八正道的意思。

現在我們就瞭解了,自受用身不離開八正道。化他,要去教化他人,人人都是要有這八正道。所以說,『三十七助道品』是我們修行的基礎,『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這就是一條菩薩道。

⊙大通表本覺,諸子表始覺,所謂父子,依本理而起始智也。子又出家者,依始覺而契本覺也。

我們有本覺,人人本具。我們都有真如本性,人人本具,卻是我們不知道。現在聽了之後,『我知道了!』產生了初覺。其實我們原來就有了,原來的種子,但是我們就是過去深埋了,不知;現在聽法,瞭解,產生了知,瞭解、知道。

『所謂父子,依本理而起始智也』。本來道理就是這樣,無量無量,無數劫的無始以前,本來就有的道理,依這個本理而起始智,開始才說智慧,一切種智。其實就是回歸過去過去,一直到現在,天地道理本具,但是我們全都忘了。

『子又出家者,依始覺而契本覺也』。因為開始瞭解了,過去還是同樣在世俗享樂,現在知道了,一切皆空,所以要趕快專心修行,完全乾淨了。

⊙十六舉第一者,舉長以該幼也。『智積』者,實智具?琩功德,故云積。

我們若是回歸真實智,那就是一切種智,就是具足了恆沙功德,這個本覺,人人本具。『智積』,有實智,人人本具實智真如本性,但是我們要不斷累積塵沙的功德,要很長久的時間好好去累積,這是叫做智積。

⊙其第一者名曰智積:第一太子,智慧深厚,故名智積。積累種種正智,始可續佛慧命,為法王之子。

第一太子就是智慧深厚,所以名字叫做智積。有智慧才能來續佛的慧命。

『十六舉第一者』,就是『舉長以該幼』。智積者,就是『實智具恆沙功德』,要記得,就是要不斷不斷累積。父親的名字叫做『智勝』,孩子的名字叫做『智積』,這就是子傳父志,一定要有智慧,要悲智才有辦法來傳父的志業。所以這就是心地表相,與內心因緣必定要會合,有因、有緣,若不會合,我們哪有辦法成果與報呢?佛法必定要從耐心,不要太急躁,要從耐心,這樣分分秒秒來累積。這就是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