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3月22日】稱性無染持淨戒

Community:
Branch:

「稱性無染總名梵行,修證圓滿菩提直道,菩薩所修六度萬行,聖行正念淨戒定慧。」
 
稱性,到底怎樣才是稱性呢?就是真實之法。我們每天不是常常說嗎?誠正信實,這是我們人人要堅守,人的規則。尤其是慈濟人,「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這是我們人人應該修持,這叫做稱性,就是完全要很用心,重視誠、實,這一念本性。我們若能很真誠、清淨的心,這叫做稱性無染,總名叫做梵行。
 
我們的心若沒有污染,如梵天王所修的行,持上上戒,不受人間無明所污染,這叫做梵行;同時也是要修上上善。修善、持戒,持得心無染垢,這就是我們人人的本性,這清淨的本性必定要修持,就叫做梵行。我們若不好好修,堅持這念心,我們就很容易受污染。我們想保持得乾淨,必定要很用心,修得身心清淨無染垢,這就是我們應該修的。「修證圓滿菩提直道」,這是我們的方向,我們修得梵行,才能夠證得圓滿的菩提直道。
 
修行,就是要去除無明染垢,求得覺悟,而「覺悟」這條路叫做菩提道。這條菩提道很簡單,只要你方向對準了,堅持你的方向,沒有偏差,走在這條覺道就很直。修行,說來實在是沒有什麼困難,只要我們用「調直心」,我們的心要調伏好,不要有染著,直心向道,這就是菩提直道。我們要修行的,希望能圓滿的,就是這樣的行。
 
這個行,不只是自修,獨善其身,我們還要兼利他人,所以「菩薩所修六度萬行」,我們發心立願就是要行菩薩道。我們所修的道路不是小乘,我們要展開心胸,自度度他,所以菩薩修六度萬行。入人群中,芸芸眾生的習性不同,我們所修的行就要去適應眾生,適應眾生種種煩惱無明,還要不受他影響,我們就是堅持要度他。
 
佛陀視眾生如一子,任何一個眾生,他都不放棄,在四生五道來來回回,就是要度所有的眾生。但是,眾生根機不整齊,習氣千差萬別,佛陀的大覺,就是願意不斷來、不斷隨著眾生所受的苦,他就入人群苦難中來救度。眾生的心愈來愈複雜,佛陀盼望更多人發心立願,更多人同時來度,所以期待人人不要獨善其身,要兼利他人。佛開大乘一實法門,希望我們的覺悟不只是自覺,還要開啟我們的心志,度盡一切眾生,這就是「六度萬行」,要很多人共同入人群中去,用種種方法。
 
「聖行正念淨戒定慧」。我們所要修的就是與佛同等。受佛所教法,佛陀怎麼教,我們就老實按照佛陀所教而去身體力行。念要正,心念正,行為就正;行為正,自然保持我們的本性清淨,我們就不會受到眾生所污染了。眾生,凡夫根機複雜,我們明知眾生的根機很複雜,所以才要投入人群。
 
我們想要去度人,就要自己先堅持守得好,不要「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我們要淨化眾生,不要讓眾生把我們污染了,所以我們必定要持淨戒。我們若淨戒持得好,心就會堅定,不會受外界影響,這樣才能得到智慧。要不然,我們日常的生活只是「知道了、知道了」,知道的事情很多,這叫做知識。所謂「知識分子」,你知道很多,凡事都說「我知道」,樣樣都知道,卻是道理都分不清,對與不對,分不清楚,這樣面對日常生活人、事、物,我們的心就容易動念,靜不下來。所以,我們的心必定要定、要靜。
 
儘管世間人性複雜,世間的事物,物物都是陷阱,事事都是誘惑的泉源。誘惑人的源頭,就是我們人性的污濁,自己受外面的境界將我們誘引了。所以,我們自己一念心的無明,就被外面的污濁事物引出去了,這就是定力不夠,智慧沒有產生出來,只知道外面的事情,不知道事情當中所含的理,不知道它的法,所以常常聰明反被聰明誤。
 
我們學佛,就要學人間的菩薩道,從人間菩薩道做起。在我們這個大團體中,有非常令人感動的菩薩,他的心很定,戒也守得很好,夫妻檔,一家人都投入,好幾十年如一日,這樣的菩薩不少。光是說其中一對夫妻,投入慈濟已經超過三十五年了。從我開始說花蓮要蓋醫院那時候,起初我到臺北,就開始有一群菩薩聽到花蓮是這麼欠缺醫療,花蓮要就醫是那麼困難,他們知道在花蓮蓋醫院是必要的,幫助花蓮偏僻地方的人有就醫的機會,所以一群菩薩就開始發心。
 
其中常常說到的高愛,現在可能也已經九十多歲了。在那時候,她的家庭生活很不好,但是她的愛心很大,那念虔誠、堅持,她突破了家庭困境,又要做慈濟,不只是向別人勸募善款,自己也盡心力,減少睡眠的時間,一大早二點多就去掃華江橋,這個掃地賺來的錢就捐給師父蓋醫院。
 
說到她的故事,實在是很長,不過,最感恩的是她不斷度人,常常帶人回來精舍。其中有一對夫妻,就是李佳樺夫妻,就是被她專程帶回來精舍。佳樺和她的先生很單純,來到精舍,看到精舍的生活刻苦,瞭解師父要蓋醫院,他們夫妻同心志,發心發願支持。
 
那個時候,佳樺的先生廖定興,他是警察。只要太太說的話,他認為是對的,他就支持,不只是支持,他也身體力行,只要他下班了,有什麼活動一定少不了他。這是一對非常精進,同心同道的夫妻,不論慈濟經歷了多少次的困難,他們都是盡心力付出。
 
廖先生退休之後就加入「保全隊」,那是「慈誠隊」的前身。他的慈誠號碼是十八號,可見這是多麼早就加入。我們開始有大愛臺的時候,需要「人文真善美」志工,他也投入去學攝影。所以,問他:「你幾號?」他說:「我是十九號。」想想看,慈濟不論做什麼,慈誠時,他也是很早投入,大愛臺開始需要幫忙記錄,他也是投入去學,拿攝影機去學如何記錄。花蓮慈濟醫院蓋好了,他就投入醫療志工。所有的一切他都做到了,志工的工作,事事都少不了他。
 
除了一直勸募以外,還有,「我家裡還有多少東西可以給師父,護持您建設社會所需要的醫療、教育。」教育也要蓋,大愛臺也要蓋,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好事要讓人知道,大眾傳播也很重要。所有一切的建設,還是他們這樣不斷在付出,想到「我哪裡有一塊土地」,趕快就把地契拿來,對師父說:「師父,我家還有這張地契,我想請師父收下來,看是要利用這個場地,或者是要把它賣掉,換成現金來做我們所需要的建設。」
 
我就說:「這個我們又用不著,你還是保存起來。」他說:「不是,我們絕對用得到,不然我把它處理掉,師父您祝福我,我賣掉它,就可以捐出來了。」土地一塊一塊就這樣,想到了哪裡還有一塊,就拿出來捐。夫妻就是這樣同心志,歡喜付出。想一想,「我哪裡還有一間房子租人,我想要將這間房子收回來,把它賣了,再給師父去做建設。」
 
「不可以啊,你要留著,孩子們需要。」「不需要,師父,孩子,我該撫養的都撫養了,他們都自己有家庭了。這是我們兩老自己的,而我們兩老都在慈濟裡,最後這個身體也不必怎麼用到錢,我們可以當『無語良師』,時間有什麼呢?所以我要把握時間,能做盡量做,自己做得到的盡量做。
 
就是一直這樣過來,三十多年如一日,不曾聽到他們心有過煩惱,不曾聽過他們東家長、西家短,他們都沒有這些無明,也沒有這些複雜的事情。每次若是想到「心寬念純」,就會想到這對夫妻,三十五年以上了,已經沒有一點點雜質、雜念、煩惱。
 
幾天前,帶一位回來捐榮董,她看到師父就一直哭。「你怎麼了?」「我捨不得師父,因為我很愛師父,師父您被人這樣說,我聽了,我很捨不得,我快要憂鬱症了。」我就拍她一下,「傻弟子,你怎麼是這樣呢?我們自己問自己,我們自己心若沒有偏差,一人吐虛,萬人傳實,現在的社會就是這樣無明網,你何必被網網住呢?」她就笑出來,「對喔!我怎麼被無明網把我網住了?這樣我安心。」
 
看,只有這次看到她被社會的無明網網住了,而這個網住,她是說捨不得師父,捨不得我們慈濟為人間社會做這麼多,卻被不實的謠言攻訐。這就是她唯一,我曾看到她這樣,為了社會,所以她煩惱;要不然,不曾看過她有過煩惱。全家都是榮譽董事,又是所有的物資都能捨,她現在還這樣說:「我都一直想,我家還有什麼可捐。」這就是這對夫妻。
 
先生已經是九十歲了,再過年九十多歲了,身體健康,活動還看到他挺身在人群中,所做的與慈濟人皆同,慈誠隊的輪值都沒有欠席。這就是這對夫妻,人間菩薩,他們的故事也很長,他們的女兒也很投入,全家都是慈濟人。
 
總而言之,「菩薩所修六度萬行」,他們「聖行正念」,很虔誠,佛法完全收入在他們的內心,身體力行,都是正念、正見、正思惟、正業,所做的一切都是正,「八正道」無一他們沒有做到的;「七菩提分」,同樣他們都做到。「三十七助道品」,這三十七項的法,哪一個他沒有做到?這就是「淨戒定慧」的人。看到這對夫妻,真的是令人很感動。
 
所以「稱性無染總名梵行」。我們要好好修上上善、持上上戒,我們瞭解了就要身體力行。菩提道是一條很直的道路,起點對了,往前直走,不受其他的人將我們影響了,這就是菩薩,自利還要利他,這是六度萬行的修行者,是菩薩。所以,別人做得到,我們也應該要學。
 
◎「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諸漏心得解脫。從是已後,諸聲聞眾無量無邊不可稱數。」《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上面的經文說,「亦以不受一切法故」。就像廖居士這對夫妻,你看,外面誰在做什麼樣的事、說什麼樣的話,他都不會受影響了。要做,選擇的事情對,做就對了。不論周圍的人、什麼樣的環境,他都不會受人影響,沒有無明、沒有雜念、沒有污垢,這種不受一切無明惡法,因此「而於諸漏心得解脫」。這些諸漏都沒有了,漏都盡了,心已經得到解脫,沒有受污染。
 
所以「從是已後,諸聲聞眾無量無邊」。聽法若能這樣,所有的煩惱漏盡了,心得解脫了,將聲音聽進來,所得到的法就得成就。從聲而聞,聲音聽進來,瞭解法,自然能夠得到解脫,這樣的人很多,不可稱計。
 
◎「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了」《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大通智勝佛講法、轉法輪,那時候,「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了」。
 
這已經用長久的時間修行了,才能夠得到這麼清淨的心、清淨的根,諸根通利。這若不是很清淨的六根,就外面的六塵容易來誘引他。六根不受外面的六塵境污染,就會很清淨,清淨就通利。就如那面鏡子擦得很清明,山來照山,水來照水,天地萬物一切景象無不通達。事理通達,這叫做智慧,智慧明了,沒有障礙。
 
接下來再說,「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俱白佛言:世尊!」
 
這十六王子他們也是在會中,他們所瞭解的都很通利了。過去是梵天王請法,現在就是十六王子請法。他們能諸根通利,就是因為他們過去已經有供養過百千萬億諸佛。這就是過程用很久的時間修梵行,不只是供養,又是身體力行修清淨行,上上善、上上戒,這樣一直修行,用很長久的時間在佛法中修行。他們所追求的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至高無上等覺,這是他們所追求的。所以十六王子俱白佛言,一起要來請法,向佛祈求。
 
◎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過去已曾供多諸佛。植福已廣,種德已深,志求佛果。世人事父母孝敬。
 
「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表示過去已經長時間追求佛法。
 
世間要遇一尊佛出世不容易,經過了百千萬億諸佛,每一尊佛,他們都是追隨諸佛修行、供養,可見時間有多長。這十六王子就是生生世世追隨千萬億佛,這樣在修行,這樣在供養,所以所供養的佛很多。供養佛很多,「植福已廣」。供養,就是造福人群。用什麼來供養佛?就是造福人群,種福慧,福慧兩修,修福、修智慧,這叫做「植福已廣」。「種德已深」,所種的德也已經很深。
 
常常這樣說,我們要撒播種子,「一生無量」。意思就是,度眾生,吸收佛法,在佛法中廣結善緣,造福人群,外修福、內修德,所以叫做「植福已廣,種德已深,志求佛果」,生生世世都是這樣修行。不只是修行為自己要求得覺悟,其實,做人的品行,「百善孝為先」,不是只有供佛、做好事,也要孝順父母。
 
「百善孝為先」。我們要知道,過去孔夫子的時代也是講究孝順。有一次,子游問孝。子游是孔夫子七十二賢中的一位,這位弟子有一天問孔夫子,說:「孝,到底什麼是孝呢?」孔夫子就回答:「孝,人人都說能夠養父母,這樣叫做孝。是嗎?」「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這樣回答。
 
孝,孝養父母,人人都是在養父母,這樣難道叫做孝嗎?犬馬,我們也是這樣養牠,那只是讓牠有得吃,讓牠的肚子能飽。但是,養父母豈是讓他們的肚子能飽就好了?不會餓著就好了嗎?不是。一定要有孝、要有順,孝、順才是真正叫做孝。這就是我們世間人真正要用心在做人的根本。
 
所以佛陀教導眾生,也是教導我們品行要做到。人人是父母生,要感恩父母,父母的恩重,要孝順。所以要有「四重恩」,父母恩、眾生恩、師長恩、風王水土恩,這是「四重恩」。所以說,父母的恩德也是很大,我們也要懂得如何來供養,供養父母就如堂上活佛一般,這是我們做人的根本。
 
所以我們在佛經所看到的,常常看到供養、供養,不只是供養佛而已。所說的供養就是付出,你要有對父母愛的回饋、感恩的尊重,這分的孝。對一般人,我們要有慈善的愛,他所需要的,我們去付出,我們也要用尊重心。因為人人與佛同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已成佛、當來成佛,在人群中到底誰也有成佛的機會,這就是說,我們對人人都要有這分供養的心。
 
所以,供養,這十六王子累生累世普遍都是做供養,在諸佛的道場中學法,植福很廣,時間長,累生累世不斷造福業,不斷在人群中修智慧,所以這個德就很深。所做的一切,不論是為人群、為家庭,都是虔誠的付出。供養就是付出,不斷地付出,在千萬億諸佛所都是這樣不斷在付出,結善緣,修善行。
 
◎淨修梵行:以清淨心,修習梵行。梵者,清淨,斷婬欲之法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修梵行則生梵天。
 
「淨修梵行」,就是「以清淨心,修習梵行」。用最清淨的心,不受周圍的人我是非污染了。既發心要做,就是一心一志付出,做就對了。就如剛剛所說的這對夫妻,在人群中都沒有人我是非,既發心,做就對了,修清淨心,修習清淨的梵行。
 
梵者,清淨無染著,斷諸淫欲之法。所以我們若要修行,最好就是用童子心開始來修行,或是從清淨的心,還沒有成家之前就發心,這叫做斷諸淫欲,清淨。清淨心,這叫做法;這個法,完全清淨的梵行,斷盡淫欲。
 
梵行,就是「梵天之行法」。梵天,我們說過,他們是修上上善、持上上戒,這是梵天所修的行。他們能超越欲界,在有物質的世界中,他們的心都是這麼清淨。「修梵行則生梵天」,很清淨的心來修行,付出。
 
◎梵行:謂菩薩無空有二邊愛著之染,名之為淨;以此淨心,運於慈悲,與眾生樂,拔眾生苦,故名梵行。
 
梵行,就是清淨行。「菩薩無空有二邊愛著之染,名之為淨」。梵行就是不離人間。剛剛所說的梵天,他們是離開人間,生在梵天,享受天福。但是要發大心的人,他就不離開人間,那就是叫做菩薩。「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在芸芸眾生中濁氣很重,菩薩所要修的行就是「無空有二邊愛著之染」。雖然在這污濁之中,他已經修一切不染著,一切皆空,但是空中妙有,所以在這個有的世界,他是度化眾生,不受眾生所污染,這就是「無空有二邊愛著之染」,就是這樣在人群中修行,造福人群,這名叫做淨。
 
雖然世間就是這麼污染,我們要修的行,要空掉一切,但是不執著空,還是不忍眾生受苦難,還是要再投入。投入,卻不受世間所有的一切染著,這就是不受空有二邊愛著所染,這叫做淨,是清淨。
 
「以此淨心,運於慈悲,與眾生樂」。以清淨心投入人群,在人群中運用慈悲,給眾生一切的快樂,當然就是要拔除眾生的苦。眾生有種種生理、心理的苦,又有天地不調的苦,又有人間種種無常苦,苦是這麼多,就是要用法去拔除他們的苦難。有形的苦難,為他們拔除;無形的心靈之苦,我們用智慧去接引他們,讓他們心能安穩快樂,而我們也不受這些事情所染著,這叫做梵行。
 
◎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供佛修行,深種善根,志求菩提,成等正覺。
 
「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們長久以來,來來回回都在人群中,不執空有,沒有愛著,但是一直在這千萬億佛的道場中來來回回修行,這十六王子就是這樣。他們所求的是什麼呢?只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們「供佛修行,深種善根」,就只是「志求菩提」,能夠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叫做佛智,翻譯叫做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
 
我們要瞭解,一切都是平等,所以常常說我們要修「慈悲等觀」,慈悲要平等。我們不要貪、瞋、癡、慢、疑,這些心都要拿掉,完全清淨在人群中,這才是真正無上正等正覺,已經瞭解一切真理了,是無上的智慧,這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六王子以恭敬心要來請教佛陀,來請法。到底用什麼心?十六王子共同來請法了。所以大家要用心,我們不只是學佛,這十六王子也已經都成佛了,所以我們也是一樣,向十六王子學,到底他們用什麼心,在長久的時間,從大通智勝佛的時代一直到現在釋迦牟尼佛,在這十六王子的過程,到底他們是如何修福慧?我們就要用心瞭解、體會,當然還是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