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3月31日】傳心燈 續慧命

Community:
Branch:

「能執所執皆離法性得證寂然界,行者如是觀照時通達諸法即空,如是不為蘊處能所執之所動搖,證此寂然界時漸教過二乘境界。」
 
我們要知道,在日常生活能執、所執,凡夫差不多都是「我是能執,這個東西是我所執著的」,這叫做「能」、「所」。我看那個東西是有「相」,所以我有「能」看的功能,那是我「所」看的東西,有了「能」、「所」,就會起執著。
 
這是我喜歡、我所愛,我執著這個東西是我的。因為這個東西是我所執著、我所愛,這是內在的心境。外在的境界是我們「所執」,我們的六根是緣外面的境界,「能執」。若能了解內在的心識緣外在的境界,自然修行就能將「能執、所執」遠離了,我們的法性真如就能真正展開。
 
但是,我們若還沒辦法離開「能執」、「所執」,我們就無法朗然體會;我們若能了解這些法,才能得到寂然界,才有辦法證得寂然界。因為我們的真如本性如如不動,但無明緣著外面境界,讓我們起煩惱,讓我們「能執」,讓我們「所執」等等,心分分毫毫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寂然的境界,我們無法體會。我們必定要先了解「能執」、「所執」,若能了解這些法,才有辦法得證寂然,也就是涅槃寂靜的境界。
 
修行者,「行者如是觀照時」,就「通達諸法即空」。其實,「能執」、「所執」都是執在「有」,我要執著。我們若是修行,若能了解事物終歸於空,自然會遠離天地間一切事物法則,能完全將執著去除。修行者要有很敏銳的心智去觀照,如一面鏡子,大圓鏡智,觀照外面的境界,境界在鏡子裡,雖然是很清楚明朗,但是鏡子若與境分離,鏡子還是歸於清淨。
 
一片鏡面,境來照境,境離皆空,這是我們要修行的境界。心雖然緣外面的境,但不受「能」、「所」執著,不會鏡子照外面的境,這個境還是常常放在鏡子裡。行者要了解,鏡子本來是清淨,空無所有,只是外面的境界來照。行者的觀照,要如那面鏡子一樣。若能這樣,「通達諸法即空」,鏡離境,鏡子還是回歸這面鏡子的清淨。
 
「如是不為蘊處能所執(之所搖動)」。「蘊」就是「五蘊」,「處」就是「十二處」,也叫做「十二入」,我們過去都說過了。我們若能將這些境界釐清楚,分析得清楚,就不會執著「能」、「所」;沒有「能執」、「所執」,外面的境界就如鏡面一樣,一切皆空,不會誘引我們的心,不會受習氣控制我們的真如本性。若對這些法都透徹了解,就能夠脫離無明網。
 
凡夫總是受無明覆蔽,讓我們不得自由,所以要好好用心,用在棄離「能執」、「所執」。眼、耳、鼻、舌、身去緣外面的色、聲、香、味、觸,加上了意,意根與法塵,就叫做「十二入」。世間一切法則都是無常,若能體會,即是「空」,了解道理,自然就能「得證寂然界」,心境常常很寂然、很清淨,如那面鏡子一樣。
 
「證此寂然界時,漸教過二乘境界」。小乘證的有餘涅槃,還未到究竟寂然的境界,因為小乘還有能執、所執的境界。我們若能了解,漸漸受教,自然脫離二乘的境界,要不然常常執著在二乘法。聲聞、緣覺雖然體會到法了,但執著在自利,還不想兼利他人,只想要法自得,還不想傳法給眾生。他們所證的境界就是到此為止。
 
佛陀為了要讓他們了解佛法,應機逗教,隨著他們的根機讓他們了解,但是在了解的過程中,他們執著在「四諦」、「十二因緣」法,無法到「六度萬行」,他們的境界就在二乘。佛陀要再開大乘法,六度萬行,明顯的教法,要人人走入菩提道,變成三乘。當然,三乘會入一大乘法,希望從小乘教慢慢讓他們了解,經過這個過程後就是接近大乘法之時。
 
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這是修行很重要的法門,不要到了這個門就卡住了,無法再進到門裡。貧窮子就是這樣,雖然接近父親富有的家庭了,但在大門外徘徊,看到長者與裡面很多貴族,他驚惶,離開了,大家應該還記得。我們不要執著在法中,要向前前進,去進行我們真正學法的目標。
 
十六沙彌童子身出家了,清淨,他們雖然也聽「四諦」、「十二因緣」法,但他們所追求的是「六度萬行」,要了解的是佛的本懷、佛的知見。這是他們的精進,不停滯在小乘的境界中,他們要開大心門,要入這個境界中。這是幾天來所說的意義,我們要多了解。
 
上面的經文說,「佛說是經,於八千劫未曾休廢。說此經已,即入靜室,住於禪定八萬四千劫」。
 
大通智勝佛「說是經」已,講說這部經,什麼經呢?《大乘妙法蓮華經》。「於八千劫」,講經這段時間的過程,多久呢?八千劫。「未曾休廢」,都沒有休息過,時日都很把握,沒有荒廢人生過程。「說此經已」,經講完之後,「即入靜室,住於禪定八萬四千劫」。開始入靜室,就是入定了,在定中,時間有八萬四千劫。表示佛在動之時就是講經說法,以身作則;經講完了,收攝他的心,入於定中。
 
昨天也說過,我們凡夫在現在的環境,時間短促,秒秒不斷過去,一日的時間很快,日出日落,二十四小時,八萬六千四百秒,這樣秒秒揮灑過去。時間這樣過去,我們凡夫心卻是起落不定。
 
佛的心,即使時間很長,還是那麼定,收攝心,入靜室,在定中。這是佛的境界,佛心的覺悟,他有這樣的定力,凡夫還差很多。不是做不到,是我們沒有用功,容易懈怠、散亂,所以我們離佛很遠。不是遠就不會到達,若好好精進,目標很清楚了解,步步精進,目標就會到達。
 
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寂然禪定,各升法座,亦於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華經」。
 
十六王子就是十六菩薩沙彌,知道佛入靜室禪定中,時間會很長,知道如來在寂靜當中,大家要知道自己的責任。
 
⊙是時,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知如來入寂靜之室。謂諸子依佛教化,等說是經,為傳佛之心燈。
 
既聞法,法入心,佛已經入靜室了,很多人還沒辦法了解,心還有疑惑,「諸子」,十六王子,菩薩沙彌,因為他們已經發大心,體解大道了,經的意義,他們了解了;所以大家負起責任來,「諸子依佛教化」,依照佛陀所講說的法,所教育的法,他們開始勇於承擔。
 
這麼多人還不了解,他們勇於承擔,開始代佛傳法,等於傳佛的心燈。大家的心還有疑惑,無明未盡,疑惑未了,心室還是黑暗的,心室還未明朗,所以「諸子」按照佛陀所說教法,重新傳給這些有疑問的人,就如傳佛的心燈。因為佛陀給我們一盞明燈引路,這條路應該如何走,「諸子」知道。
 
⊙知字最重,智佛入靜室非無故,今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一化始終,皆以智佛入定而為由,遠劫至今。
 
這個字「知」,很重要。大通智勝佛入靜室了,大家疑問,但十六沙彌了解大通智勝佛之意,體會佛心,知佛入定的用意。大通智勝佛的用意,十六菩薩沙彌了解。「入靜室非無故」,不是講經累了要休息,不是,他們了解入靜室就是入定中,不動。這些有疑問的人,沒辦法問,十六沙彌了解佛的用意,他不是無緣故入靜室。
 
我們現在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教主,「一化始終」,開始時就是十六沙彌之一。在大通智勝佛的時代是這樣,這個時間就是要讓有心、負責任的人,能發揮、能結緣,傳道解惑,有心的人懂得如何傳道,這些還有疑惑的心,為他解釋。
 
「皆以智佛入定而為由」。若不是大通智勝佛那時候入定,哪有機會結無量數緣?因為有無量無數的人還有疑惑,所以他們有因緣去為這些不了解、有疑問的人覆講解說,這就是結緣眾。入定的因由從那個時候開始,在無量數劫、無始劫、塵點劫之前,遠劫一直到現在。因為大通智勝佛入靜室,十六王子的結緣眾,就這樣長長久久,累生世遠劫以來的因緣,上求下化,一直到現在成佛。
 
這是一個入靜室的因緣、因由,由來真的是長遠的時間。從釋迦牟尼佛推到前面的大通智勝佛,這個因由很長直到釋迦牟尼佛覺悟成佛,佛法明顯地傳下來,到現在也二千多年了。時間很長久,從無始劫之前,就是在極短暫的時間下不斷累積。
 
⊙以今所化之機,皆智佛時覆講之緣種,由彼佛說法之後入定,而眾疑無所咨問,故王子為其覆講。
 
「以今所化之機,皆智佛時覆講之緣種」。現在釋迦佛所講的法、所教化的,是因為在大通智勝佛的時代,給他機會,讓他覆講,讓他和這些人結緣的種子。「由彼佛說法之後入定」,「彼佛」就是大通智勝佛,說法之後入定。無數疑惑的人,他們的疑問「無所咨問」,沒得問,正是王子為其覆講的因緣。
 
⊙自爾已來,恆為受化之機,若不知智佛入定之旨,則昔緣不結,今日何所成熟,所謂適化所及,非昔緣無以導心。
 
「自爾已來,恆為受化之機」。從那時候一直到現在,釋迦牟尼佛修行堅定的心,從初發心那一念,無數劫以來,恆久抱持著他的初心,行於原來所行的路,都沒有偏差。
 
「若不知智佛入定之旨,則昔緣不結」。若不了解佛的心意,佛入靜室,講法的時間告一段落了,好像休息了,大家就散亂了,心就不能專心,疑惑的人還是繼續疑惑,我們的道心就懈怠了。所以他們了解佛的用意,佛休息──在定中,這個法不能休息,還是要續轉法輪,因為他們知道。假如不知道佛的用意,自然就會鬆散,就會懈怠了。
 
「若不知智佛入定的旨意」,若不知道他的宗旨、目標,就「昔緣不結」。在無量數劫以前的緣,那些懷疑、惑的人繼續疑。因為與他們結緣,為他們解說,「某某人為我解釋,他是我的老師,我會永遠跟隨他,生生世世。」這是因為有過去過去昔日的緣。若是未結這分緣,現在、未來,哪有人會來接受這樣的法,哪有人會來聽。
 
所以聽法也是要有因緣,聽誰說的法,我能接受,我能清楚,我能了解,是因為你過去有與那個人結這一分好緣。我說的你聽不懂,但是其他的人解釋給你聽,你會了解,就是你過去與他有緣。就如佛與阿難走在路上,貧婆見到佛不歡喜,但是接近阿難很歡喜,那就是緣啊!阿難能度貧婆,佛無法度貧婆。我們就知道這是緣,過去要有結這樣的緣,才有辦法度眾生。
 
「今日何所成熟」。過去若沒有結這樣的緣,這個時候哪有機緣成熟呢?有這些因緣,機,就是人,被度的人;緣,就是講法與聽法的人當中的緣。所以這樣能機緣成熟。
 
「所謂適化所及」。因緣會遇了,就能發揮這分法流傳的機會,接受佛法,能夠體悟,淨化人心。若沒有過去的緣,就無法引導人心入佛法中。這都是要因緣,才說大家真的要把握因緣,好好地在人群中,用好的態度,輕言柔語對人。有疑惑,我們不厭其煩,將所知道的向他解釋,讓人看到我們,就很願意親近,聽到我們的話,願意接受,這全都是一個「緣」,要結好緣。
 
⊙智佛入定,已知疑惑之眾,是王子之機,必由王子究竟得度,故住定八萬四千劫,王子覆講,善繼善述。
 
「智佛入定,已知疑惑之眾,是王子之機」。因為大通智勝佛講經時,有人能接受,十六王子他們信受,也有聲聞,很多都能了解,但是還有很多人有疑惑。大通智勝佛知道,這些疑惑眾生的根機,是十六王子他們應該要度的人。大家還記得嗎?大通智勝佛講法時,有的人聽懂,有的人還是聽不懂,經講完了,他入靜室的目標,就是這些聽不懂的根機,是十六王子應度的人。
 
「必由王子究竟得度」。這些人未來是十六王子應該度化的眾生。「故住定八萬四千劫」,入定這麼久的時間。「王子覆講」,有一段這麼長的時間,王子才能好好將佛的教化再覆講。「善繼善述」,用他的智慧接受的法,將這個法重新、沒有差別的再說,用沒有偏差、沒有錯謬的方式教育。
 
我們若是很用心去了解佛傳法,未來的佛是這樣在承擔責任,了解規則,我們就知道,人人要懂得修行,懂得負責任。聽法也是要有責任的聽法。這個責任是我們的,自己對自己的生命要負責任,「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是日」是秒秒過去,生命也秒秒揮灑過去,我們要對生命負起責任,生命已消逝,慧命一定要增長。
 
所以不要懈怠,法,要好好用心入腦海中。在我們的心腦中作用,借身體來接受佛法,現在的心腦清楚,將法句句成為種子,種子入八識田中,我們的慧命不斷增長,體會佛陀的教法,這是對自己負責任。
 
佛陀的教育,大通智勝佛也是一樣,希望成就大家自利、利他,自己能清楚明白了,然後再去為別人解除疑惑。入定就是給大家機會去磨練、去了解,所以要負責任的聽法,負責任的說法,負責任的傳法。聞法者、說法者、傳法者,負起聽法的責任,對我們自己也好,對別人也好,要如何度化人心,是我們的責任。
 
⊙寂然禪定,各升法座,凝心寂然,住於正定。各人升於說法之座。
 
大通智勝佛既然已經寂然禪定了,十六王子就各升法座,在大眾中,為大家解疑除惑。「凝心寂然」。大通智勝佛入靜室,專心在定中,住於正定之中,十六王子了解佛的心意,「有緣的人隨我來,與我有緣的人,要聽我解釋的人,你們就隨我來。」隨我來的人,我就向大家說話。這叫做「各人升於法座」,向他們說話,就是「升法座」。
 
過去「玄宗既唱,暫示忘言」。
 
⊙玄宗既唱,暫示忘言,故寂然禪定,繼述其事,欲布所聞,故各升法座,下繫珠喻,正指此。
 
佛漸漸為他們開示後,我還要覆講,我能對大家開示,等於再覆講這個法。「寂然入禪定」,「繼述其事」,佛在禪定中,十六王子就是繼續,暫時代替佛再敘述。這種覆講就是提醒我們聽過不要忘記了,藉大家有疑問,再向大家複述我們過去聽的,現在再跟大家說,再加深我們的記憶。
 
「繼述其事,欲布所聞」。將聽到的,普遍讓很多人知道,我聽、我了解是一個人;我了解之後,很多人跟我來,我說給大家聽,普遍再讓大家聽更清楚一點,「故各升法座」。後面《法華經》的經文,還有一個繫珠的譬喻,要讓我們更清楚,原來人人清淨的本性都存在,只是一時忘記而已。一時忘記了,若再聽,自然會再了解。
 
⊙亦於八萬四千劫:沙彌升座,亦經許久,若表法者,如來即性,住定不動;沙彌即心,隨緣應化。
 
「亦於八萬四千劫」。大通智勝佛已經是八萬四千劫的時間入定,「沙彌升座」亦經過很久。八萬四千劫是很久的時間,「若表法者」,若要表示這個法,即是「如來即性」。會合法,知道如來是我們人人的本性。大通智勝佛,佛性、我們的性都是一樣的,「住定不動」。「沙彌即心」。大通智勝佛住定下來,沙彌用心,佛的本性要經過用心,隨緣化度,這樣會合起來。
 
大通智勝佛與十六沙彌,與未來成佛的釋迦牟尼佛,性一樣,都用心隨緣化度。大通智勝佛的心,十六沙彌因為知佛見,了解佛的本懷;而佛的本懷,其實是人人的自性本懷,看我們是不是有用心,用心就有動作,有動作,就能隨緣應化。這就是佛的境界,佛與法本來就不離開,佛是覺悟法的人,法是佛所說的法,佛、法是不分開,是我們人人的自性。
 
⊙寂是止義,說是觀義,說法亦是為欲照破八萬四千塵勞煩惱。
 
「寂」,是止的意思,靜止。「說是觀義」,就是能觀照。水若是會動,人在那裡,看不到人影;水若靜,你探頭看水,水中有我們的人影。我們的心也是一樣,心若一直動,境界不清楚;心若靜止下來,自然所觀照的就很清楚,叫做「止觀」。
 
「說法亦是為欲照破八萬四千塵勞煩惱」。說法,要用很靜止的心,能觀照一切法,才能應根機來隨機說教,能應八萬四千塵勞的煩惱,來一一解釋。
 
「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華經」。十六王子用寂靜的心境為四部眾,有僧尼,也有在家居士,那個時代和我們現在一樣。「為大眾故,廣分別說」,同樣為這些人分別說法。
 
⊙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華經:為僧尼士女,為大眾故,廣分別說;代大通佛覆講法華經。
 
「代大通佛覆講法華經」。佛住於定中八萬四千劫,十六沙彌就在這當中廣說《妙法華經》。所度的人當然就很多了,讓人人能發心向無上覺道,這就是傳佛心燈。現在的佛傳過去佛的心燈,燈燈相傳,續佛慧命。聽法,就是要有這樣的責任,聞法者、說法者、傳法者,就是傳心燈,續慧命,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