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17日】久漸熏習 夙因不昧

Community:
Branch:

『雖播種大因緣,根淺難解佛慧,以今幸聞大法,必有宿因遺緣,豈非是智勝時,菩薩所結緣眾。』
 
雖然佛用心布善種子,播下大因緣,種下大種子,希望人人都能得大法。佛就如一位園丁,希望能夠種大樹,不是種小草,所播的種子都是大因、大緣、大根、大器,期待能夠在大地播大種子。可惜眾生根機淺鈍,所以難解佛的心意,對佛陀的智慧總是難解難入。
 
佛陀的用心,眾生卻無法很深地去體會,所以從無始劫以來,那麼長久的時間,佛沒有捨棄,生生累世,一生一生一直累積,從塵點劫以前,累生世所結的緣,都希望能數數成就,一個一個趕緊成就起來。所以,時間長久,緣也累積得很多,雖然有緣,眾生卻是根機淺。
 
我們能生生世世與佛同世,這一點是很幸運。雖然無法很深入體解佛那一念覺悟的境界,我們卻還能生生世世與菩薩俱,與佛同世。佛修行的過程,都是發菩薩心,我們每一個人就是在人群中的凡夫之一。我們生生世世都這樣在聽法,雖然有信,有解,卻很難體解。體解就是很貼心的能夠了解佛的心意,能夠了解佛所體悟宇宙萬法的道理,只可惜我們還是無法很貼切與佛的見解相同。
 
不過我們有幸,有幸能值遇生生世世入人群的菩薩,所以我們應該知道,『必有宿因遺緣』。從無量劫前,生生世世所結緣之後,一直一直累積過來,才有今生的現在機緣,必定以過去無量劫的宿因,這樣生生世世留著因啊、緣啊,累積而來。我們要相信,這樣的有緣,但未很貼切體解,所以還沒有成就。。
 
這不就是在大通智勝佛的時代,十六王子之一,現在的釋迦牟尼佛,我們就是那群心有疑惑的結緣眾;那時候,我們已經接受到他教育我們的這分緣,一直到現在,所以『菩薩所結緣眾』,就是這樣一直結緣過來。其實,結緣過來的時間是這麼長,生生世世,同世修行的時間也是很多。
 
就像『天上天下無如佛』這首讚佛偈,其實是在過去、過去生中,釋迦牟尼佛這樣說,在娑婆世界無量劫以前有一尊弗沙佛。這位弗沙佛在娑婆世界度眾生,他的道場裡有很多聲聞、緣覺,同樣也有菩薩,那時候在教育時,就看著大眾,心裡一直想:未來應該也有來接受傳法趕緊成就,覺悟成佛的人,到底這麼多人當中,能有哪一位大根機的人來接受?
 
觀察再觀察,沒有具足即時受記的人,沒辦法很圓滿。但是,其中有兩位,一位是釋迦菩薩,一位彌勒菩薩,他們各有優點和缺點。看這位釋迦菩薩雖然修行很殷勤,但是定與慧,還沒有很成熟,很圓滿,不過他與大眾結緣很成熟,心心念念就是眾生的苦。
 
所以他每天都去看人間苦難,有貧困的,就想盡辦法去幫助,有病痛的,就去山上採藥,因為通達藥理,他能去採藥,適應人的病症治療。他都是用身體力行,眾生有什麼樣的需要,他就怎麼樣的去付出。人人對釋迦菩薩那一分感恩、那一分尊重,已經很成熟了。
 
這樣觀察起來,弗沙佛想:要如何讓這位釋迦菩薩能趕緊成就慧、定?定與慧若沒成就,光是守戒、布施還不夠,只有上上善與上上戒還不夠,還是要有上上的定、慧。所以他很用心的想要如何來成就他。
 
有一天,知道釋迦菩薩在雪山採藥,這位弗沙佛就在雪山的一個洞窟裡靜坐,身還發出光芒照耀整個雪山。這位菩薩採藥,忽然間看到了這樣的光芒,氣氛讓人感到未曾有,既非日月之光,也非燈所照亮的光,這道光讓人的心感覺在溫暖中,心能安定。
 
他就趕緊找這道光的來源,到底是從哪裡發出來呢?他開始一直找。在洞窟裡發現莊嚴的佛在洞內發光,這尊佛真的是天上、天下所未曾有,他很想要親近這尊佛。他就在那裡用很虔誠的心,雙手合掌,以一隻腳站立,在那個地方讚歎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這首偈,我們現在常常在唱誦,『天上天下無如佛』這首偈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這樣七日七夜,一隻腳獨立,雙手合掌,不斷反反覆覆這首偈,稱讚這尊佛。這七天當中,心完全合一,定、慧在這個時候成就。因為七天七夜的時間,只是專心讚頌一首偈,他的心無動念,沒有其他的雜念,沒有絲毫的動搖,只是一首偈,完成了他的定與慧。原來那一分的慈悲,布施的愛心,已經與眾生結了很多的好緣,雖然用七夜七日,其實這分定慧是在剎那間完成了。
 
釋迦牟尼佛在二千多年前說出了這段因緣,他只為了這一首︿讚佛偈﹀,七日七夜完成了定與慧,這就是他一直累積這念心。他尊敬一切諸佛的無上正等正覺,他體會了十方世界,唯有大徹大悟才有辦法脫離生死,才有辦法來人間度盡一切眾生。世間很多的煩惱、無明,唯有佛法能夠去除眾生的無明,唯有真理才能去除眾生的惑、無明、惑念。
 
所以他除了繼續為人群付出,還要拯救眾生,這念心永遠不變,但是,定、慧因這樣完成了。所以,他生生世世再續緣,繼續與這些已經結了緣的人,都能見佛、聞法,起歡喜心,真心投入佛法中,體會佛法的殊勝,了解人間的疾苦。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有一段時間,講他過去生中,累生累世除了不斷利益眾生,也必定要不斷上求佛法,這樣的上求下化,所以,能成就自己成佛。
 
希望我們人人也能了解這個意義,要成就自己,就要自利兼利他,行在菩薩道中,入人群更能了解人間疾苦,才能完成這麼殊勝的因緣。要完成眾人的因緣比較困難,完成自己的因緣比較簡單。了解佛法了,但是眾生若不度,人間還是苦難偏多,所以佛陀希望人人真的是要自己完成戒、定、慧,同時還要再入人群去體會,人群中人人彼此成就。這就是佛陀為了要救世,光是成就一個不夠,必定要一生無量。
 
其實無量的法,總是從一個道理產生,人人能夠體會這個道理,也是從一個人開始,將法散播給人人,人人能體會這個道理,去除煩惱,再繼續淨化人心,這個世間才有辦法得救,這才叫做『救世』。世間不只是救人而已,要從長久的時間,開闊的空間,要救人間必定要把握時間,在這大空間裡,所有的人都能接觸真理,能得到佛法。所以說,不斷要播種在人間,不斷要用大因緣培養大根、大機,根要深,才有辦法體解大道。
 
要體解大道,就是要發無上心;能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才能真正深入經藏,道理才能透徹了解。透徹了解道理,那就是智慧如海了。有這麼多的智慧,才能適應眾生的根機,度眾生,那就一切無礙了。這連貫的道理,是佛陀來跟大家述說過去就是這樣修行過來的,說他的因緣,讓大家了解這個道理。這是釋迦佛在人間時時說法,無不都是事相譬喻,來讓我們知道。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首偈的來源,應該就在弗沙佛的時代,釋迦菩薩修行時的心得。所以我們要好好聽聞佛法,要聽大法,要修大行。這都是我們宿世有因緣,與釋迦佛有因緣,接受釋迦佛的法來度。
 
釋迦佛在塵點劫以前,大通智勝佛的時代,這樣發大心,請轉法輪,我們才有因緣受到十六沙彌的教法,這樣一直過來的。我們要很了解,要很清楚。
 
前面的經文就這樣說,『從我聞法』,有六百萬億恆河沙數的這麼多眾生,一直以來,生生世世來聽法,就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希望人人都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從我聞法,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諸眾生,於今有住聲聞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人等應以是法漸入佛道。所以者何?如來智慧難信難解』。《法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此諸眾生,於今有住聲聞地者』。在那時候,雖然十六沙彌講大法,大家聽了之後,當中也有人再退大還小,我們昨天說過了。所以,生生世世,浮浮沉沉,十六沙彌從那個時代,生生世世一直在度我們,到現在釋迦佛成佛時,道場裡還有停滯在聲聞,還未發大心的人。發大心的菩薩,生生世世都是一樣在結眾生緣。但是還有人守在獨善其身,不願意去利益他人,這就是聲聞地的人。
 
釋迦佛這樣說,『我常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也是常常這樣教化,累生累世,長時間這樣教化,接受的人開始就度眾生,,一聞法就發大心,他們立大心、行大願,在度眾生。若是還守住自己,現在同樣還在聲聞地中。所以『是諸人等應以是法漸入佛道』。這些人就是這樣,漸漸才再重新聽法,重新慢慢入佛的道理。
 
這是怎樣呢?『所以者何?如來智慧難信難解』。真真正正要體會到佛的智慧,我們凡夫與佛的智慧實在是還差很多。儘管發菩薩心,了解了、開始度化眾生,但是定、慧還未很安定下來,行菩薩道還是一樣,有時候又退大向小,這就是凡夫的定慧沒有很堅定,還沒成熟。
 
對佛法的了解,生生世世就只守在獨善其身而已,那分發大心,入人群的願,還沒有發起,所以眾生還是停滯在這樣的程度。儘管佛常說大法,希望人人能得無上正等覺,但是芸芸眾生,無法把全部的優點集合起來,優點、缺點還是都有。
 
佛再說這段經文,『爾時所化無量恆河沙等眾生者,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後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
 
塵點劫前,那時候大通智勝佛道場,無量恆河沙數的眾生,『汝等諸比丘』,那些人就是現在你們諸比丘,已經在我的道場聽法的人。不只是現在,甚至『及我滅度後』,釋迦牟尼佛說,現在能接受我的法的人,是過去十六王子時代的結緣眾,還有在我滅度後,未來世中的聲聞弟子也是一樣。
 
這些結緣眾,在過去、現在、未來,生生世世,還是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中修行;佛陀向我們這樣說,大通智勝佛時,『十六菩薩沙彌所化恆河沙等』的眾生。
 
⊙爾時所化無量恆河沙等眾生者:爾時大通,十六菩薩沙彌所化度恆河沙等眾生。
 
我們應該要愈來愈堅定相信,我們與佛所結緣的時間實在是很長久啊!
 
釋迦牟尼佛,還是十六沙彌之一的時候,一直到現在都沒有離開我們,也沒有棄捨我們,他的應化身、他的法身,他的法,還是不斷讓生生世世的眾生在他的佛法中。我們應該要很相信。聽到法,尤其是聽到大法,起歡喜心,一心向前前進。如我們現在,來講佛的大法,還是有的人聽得很歡喜。這部經很長,所以很少人講,要聽這部經,從頭一直到結束,實在也很困難。
 
開始聽的時候覺得:很歡喜,我絕對做得到,行大乘法,菩薩道,做得到。但是聽久了,就會愈來愈懈怠了,退大向小,跟這一樣。大家從開頭就這麼的熱誠,沒有停歇,我想,這樣的人不是很多,但是,起起浮浮的人也不少。因為這樣,就要用很長久的時間。
 
所以說,『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後』。
 
⊙汝等諸比丘,及我滅度後:佛陀殷切付囑,靈山會上諸比丘,及我滅度後。未來正法、像法、末法時。
 
這個法,現在大家在現場聽,還未啟發大心;啟發大心之後,開始行菩薩道,也還是很長久的時間。何況未來在法中,這樣聽、這樣接受、這樣發心,但也有這樣停滯,或者是再退大向小,一定就是如此不斷地循環。所以成佛的人,體解佛道的人就很少了。真正能與佛有同等的見解,佛慧難解,佛知佛見更難得體會,這就是我們沒有那分耐性。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時代,他能七日七夜身心不動搖,只是守一首偈,我們有辦法嗎?難啊!所以說,要體解佛道難,要與佛的知見同等也是難。難,不是做不到,是我們的心不堅定。所以,佛陀儘管殷切不斷叮嚀、不斷交代,在靈山會上的比丘,對諸比丘不斷叮嚀,不斷在付囑。
 
『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未來,未來信佛法的弟子,在佛滅度之後,經過了正法。佛住世時與佛滅度後,這個正法住世時期。一直到正法慢慢地過去,接著是像法的時代,只留著形象,實行佛法的人慢慢減少了。或者是一直到進入末法時期的五濁惡世。時間都很長,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佛陀滅度之後,已經二千多年,所以我們現在是末法的時代。
 
所以說『及我滅度後,未來正法、像法、末法時』。佛滅度後,正法、像法,一直到末法時,這些眾生都能說是在大通智勝佛,與釋迦佛所結緣的眾生。過去一直到現在、未來,還是不斷延續度化下去。這是佛陀準備入滅時,有付囑、有交代,跟大家這樣說:『在我滅度後,將這個法要再傳承下去,不論時間是經過正法、像法、末法,未來世中還是有聲聞弟子。』同樣修行,但是獨善其身,發大心入人群的人愈來愈少,這就是佛陀很擔心的。
 
⊙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至未來長遠世中,如是等人聲聞弟子,皆昔所化度未了者。此言我昔日所化度之眾生為誰,即今者汝等比丘與未來之聲聞弟子是也。
 
『至於未來長遠世中,如是等人聲聞弟子,皆昔所化度未了者』。就是過去過去的塵點劫前,生生世世一直所化度、教化,所結緣的眾生。『我釋迦牟尼佛』,這是釋迦佛說的,『昔日所化度之眾生』,過去所化度的眾生,『即今者』,到底所化度的眾生是誰?是現在『汝等比丘與未來聲聞弟子是也』,都是在那時候所結緣的眾生。現在道場上修行的人,與未來發心修行的人,這都是過去生的有緣眾。
 
『此諸眾生,於夙世中固已熟聞大乘之法』,果然大家都是聽法聽很多,所聽的也是大乘法,但是『怯弱之故』,畏懼,害怕,怕我如果入人群中會再受污染。好不容易已經去除無明煩惱了,已經對世間一切的欲念都沒了,我如果入人群,是不是這種無明欲念會再生?對自己很沒有信心。
 
所以『怯弱之故』,自己擔心,自己害怕,怕投入人群會被人影響,自己不敢承擔,以為自己的力量很微小。都會說:『我沒有這分力量,我無法負擔這個責任。』與此相同。人人都有潛能,誰沒有力量呢?人人都有力量,只是我們的習氣,向來就是對自己的信心很弱,要承擔大任就比較沒興趣、不願意。
 
所以『今已退轉而墮於聲聞』。
 
⊙此諸眾生,於夙世中固已熟聞大乘之法,特或因怯弱之故,今已退轉而墮於聲聞;或本為菩薩,今為應化示現而隱於聲聞,以共住於我諸聲聞地弟子之中。然我仍以大乘常時教化,使終由漸以入於佛道。
 
聽大法的人,因心怯弱,對自己沒信心,所以退轉墮於聲聞。本來是要求無上正等正覺,但是感覺困難重重,就慢慢又是再退回聲聞,還是聽法就好了,能夠了解的法盡量了解,這樣我能去除無明,這樣就好了。這就是我們過去雖然聽大法,現在又退失道心。
 
『或本為菩薩』。或者是本為菩薩,從開始發大心,一直行菩薩道,生生世世一直為天下眾生、苦難者付出,拔除苦難,這就是菩薩。菩薩在人間,人間不能沒有菩薩,所以『今為應化示現而隱於聲聞』。如聲聞一樣,到處求法,到處體會,
 
與大家共住,在人間說法,和這些弟子共住。所以『以共住於我諸聲聞地弟子之中』。和這些弟子出家修行的生活形態都一樣,所以『住於我諸聲聞地弟子之中』。『然我仍以大乘常時教化』,我在弟子中,同樣也是用大乘法來教化,希望人人在佛道中能漸漸進入大法。
 
這就是眾生很廣,如來的法很高,佛法這麼高、這麼深,佛的智慧,真的是我們一般人難以信解,一般的人要信解佛的智慧真的是很難。芸芸眾生又是那麼廣,佛法是至高無上,廣大無邊,佛的智慧我們真的是難信難解。
 
⊙蓋眾生法廣,如來法高,佛之智慧不易信解,必久漸熏習始可夙因不昧。如來於法華會以前,說般若等經,即是方便密化大乘之意。
 
經文已經好幾次提起難信難解,這就是佛法很深奧,我們要了解,實在是很不容易,必定要經過很長久的時間來熏習。我們如果沒有很長久的時間來熏習,無法體會。所以『必久漸熏習』這樣才有辦法體會夙世的因緣,我們過去生如何結緣,如何發心,如何立願,如何在行菩薩道。我們一路要向大道走,才不會再停下來,或者是退大向小,我們應該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好好來熏習,這樣才能得續我們過去初發心的因,才不會又糊塗了。
 
『如來於法華會以前,說般若等經』。『阿含』、『方等』,『般若』,佛陀就是適應我們的根機,無非是一直希望人人漸漸接近、漸漸進步向前走。
 
『阿含』小教,適應大家的根機。『方等』就是開始要啟發人人有佛性。『般若』就是要向大家說人生的一切虛幻,如露亦如電,不要執著。
 
但是,到『法華』來,就是回歸於妙,在一切空,空中妙有,成佛的智慧來完成。成佛的智慧就是妙有,我們要求得佛知佛見,就是妙有,那個智慧能遍虛空法界,無事不知,無法不解,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所以我們要用心,一念布善種子,我們的根不要淺,一定要深入。所以『天上天下無如佛』,我們應該要知道,如佛的智慧,不是做不到。難解,不是永遠都不得解,一定能夠解,只要我們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