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19日】守志奉道 其道甚大

Community:
Branch:

「佛智圓通道無礙,博聞愛道道難會,守志奉道道甚大;聲聞自覺守小道,緣覺利根守獨善,菩薩求法度眾生。」

 

佛法深,不過它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佛法不離世間法,離開生活就不需要佛法了。我們人人若能用心在日常生活中,心不離法,行不離道,自然就慢慢接近佛法。我們光是說喜歡佛法,「佛法很好,我喜歡聽,聽得很歡喜,想要將佛法字字句句再鑽研得深一點,我要研究很多的道理。」若只是這樣,喜歡聽、喜歡研究,但是沒有去身體力行,無法體會人間疾苦,這樣只是在原地踏步,真正要「會道」就困難了。

 

這是佛陀教育弟子要守志、要奉道,所謂「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我們的志向在佛法中,佛陀教化我們,我們發心,堅守好最初那一念心,這叫做「守志」。我們的志願從初發心開始就要身體力行,這叫做「守志奉道」,若能這樣,「其道甚大」。

 

《四十二章經》有一段經文,佛陀教育弟子,不要光是「博聞愛道」,只想要聽很多、研究得很深,但是真正的法,你沒有去身體力行,這樣道必難會。

 

所以,必定要「守志奉道」,你聽了法,開始立志去實行,就「其道甚大」。佛陀這樣教育我們,我們也要來身體力行。

 

就如我皈依在師父的座下,只是三叩頭,師父告訴我:「為佛教,為眾生。」短短的六個字,我堅心守志,守住初心。,這一生中所作只為了這六個字。我覺得這條路愈走愈廣,愈來愈長,這條平坦的道路,很多人共同來走,大家共同用愛來鋪路,自然這條菩提大直道就這樣走過來,這就是「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但是,我們若只是「聲聞」,就是聽啊聽,我知道了、知道了,我知道要如何潔身自愛,我知道要如何去除煩惱。但是,只守在小道,佛陀的法,我就是這樣聽,我就是這樣去除無明、斷煩惱,只是為自己,這就是守小道。若是緣覺,利根。緣覺,在無佛的時代,叫做獨覺。他能自己觀周圍的境界而體悟人間無常,在人、事、物中也知道無常的道理。但是,他只是守在這種出離心,卻無法在人間道上與大家分享人生的無常、苦難偏多。

 

「緣覺利根守獨善」。生命有限,他不懂得如何從短暫的生命中,去教育人群,讓人人知道一切欲如幻化。這些道理他都知道,只是不願意入人群,他就是獨善其身。佛出世間,他同樣聽佛法,很利根,接受佛法,卻是不願意真正發大心、立大願,這就是「緣覺」,緣著種種的境界,道理了解卻不願意接受大乘的教法。這就是聲聞與緣覺,浪費了光陰,佛陀說法四十多年了,卻還守在小道的獨善,這是他們的根機。

 

菩薩呢?「菩薩求法度眾生」。菩薩所求的法不是為了自己,是為兼利他人。諸佛出世,菩薩必定生生世世不離佛的教法;無佛時代,菩薩還是一樣求法,入人群度化眾生。我們學佛要很用心,將法用在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我們怎麼聽法,如何將自己的心調伏好,法聽進來,就要不斷培養我們發大心的這一念。我能知道,也要趕快將這個法讓大家知道;我願意去做,也要帶動大家來做,這樣佛法才有辦法在人群中普遍開闊。

 

所以,我們若能守志奉道,「佛智圓通道無礙」。佛道在我們的生活中,自然就很圓融,沒有什麼障礙我們。

 

就如我們在臺灣,慈濟已經五十年了,幾十年來,老菩薩已經很多了,從過去中年時進入慈濟,他們開始那念的初發心,守志奉道,一直到現在,有的是進來慈濟將近五十年了,到現在還是很精進。靜淇(李惠瑩),看她還很年輕,因為她是二十多歲開始在縣政府上班,慈濟才成立沒幾年,她就進來了,一直到現在,還是承擔廣播的責任。

 

每星期一若是看到她,就知道又是星期一了,很準時。她現在雖然退休了,但在慈濟絕對不退休,反而更用心,夫妻在這菩薩道上是那麼的堅定。她三天在花蓮的教育志業體,每天回來精舍聽法,三天後再回去臺中,準備入錄音室,中部還是一樣由她負責「慈濟世界」的廣播節目。

 

她在慈濟的資歷已經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如一日。若是早上聽完經,她就會說:「師父今天說的,我就會想到我們在做的什麼事,這不就是早上師父說的嗎?」她將這個道與生活,慈濟在人群中所做的,她就將它會合起來。在文字上,她還是在寫;在廣播中,還是不斷傳出她的聲音,這就是守志奉道啊!

 

也有人是將近三十年的資歷,在屏東有一大群的老菩薩,現在已經九十多歲、八十多歲。每一次我若到屏東,看到這群老人已經八九十歲、九十多歲都還健在,而且雖然年紀是這麼大了,會員的功德款還在收,環保還是在做。就如這位八十多歲的玉梅(屏東內埔林玉梅),她六十歲那一年,在市場買菜,一個朋友(賣豆腐的松子)就說:「你想要做一些愛心嗎?」「愛心要怎麼做?」她就說:「在某某地方,你可以去找她,她都在替花蓮的師父收功德款」,就向她介紹劉德妹,「那都是在救人,也有蓋醫院,現在又要蓋學校了,你想要參加嗎?」她就說:「這是好事,我應該參加。」就這樣去找劉德妹。

 

兩人一見如故,很歡喜,志同道合,玉梅師姊就跟著她做慈濟,從幕後委員一直到慈濟護專學校將要動土了,她和一群搭著遊覽車來參加動土;醫院三周年慶她也參加了,又聽到師父呼籲大家,愛的力量要會合起來。她覺得:生命的價值應該不只是在一個家庭而已,我應該要像師父一樣,再關心更多人。所以,她就跟劉德妹說:「我回去後,我絕對要好好趕緊投入,你如果有什麼事,一定要跟我說,不要把我漏掉了。」

 

這兩位在菩薩道上,志同道更合,成為很好的道友伴侶。就這樣開始發心立願,正式被推薦做委員。但是那時候,每位委員若要加入,規定要用中文寫六百字的自傳寫。她是出生在日本時代,讀日本書,又因躲空襲,所以沒有畢業,但是她為了要寫自傳,一個字、一個字去問人。「我想說這件事,要介紹我小時候是如何,我出生在哪裡,我的父母在做什麼,我是怎麼結婚,我的家庭、我的孩子」等等,一直要寫到她如何進入慈濟。

 

她對中文不是很清楚,就一個字、一個字問媳婦,問孫子,問兒子,反正看到人就提問:「我今天要說這句話,我要把它寫下來,字要怎麼寫?」足足寫了一個月,用一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她六百字的自傳,字寫得很端正,(1995年)那一年受證了。

 

一直到現在,她八十多歲了,會說國語,說得很通達,又會說臺語,臺語也說得很好,而且她又是客家人,客語也沒問題,所以若出去訪視,她很通;別人不通,尤其年輕人客語不會聽,臺語不會說,她老人家就帶著年輕人,教他們如何做訪視。

 

她在帶人,就懂得先說明:「我們現在要去的地方,這戶人家的情形是這樣這樣……。」不厭其煩地向年輕人解釋,如在說故事一樣,說得讓年輕人知道,我們現在要再去複查,就要知道這個家庭概況、人的脾氣。有的人脾氣很不好,有的老人在我們一抵達時就需要先幫助他一些事;有的病人則是要如何去關懷他。這些方法,都是玉梅老菩薩不厭其煩地仔細帶、仔細教,所以她也帶出了很多位委員。

 

她現在還承擔屏東的內埔環保站,這環保站一成立,她就承擔起來了。而且她年紀這麼大,還承擔香積工作。她說:「我這樣做,做得讓大家吃得很歡喜,對素食就不會排斥。」看到有人覺得:「素食也不難吃,你若要我素食,這樣我也可以吃素。」她說:「這樣,我也是直接度人吃素,間接能夠保護生靈,減少一些生靈被殺。」她很有興趣做這件事。

 

委員的活動,絕不會缺少她一人,因為她都會自動,是不請之師。「師姊啊,您們要做什麼,一定要叫我喔!我隨時都在等您。如果沒叫我,被我知道了,我也自己會去喔!」不論什麼組在做事情,她自己的組、別人的組,她都是這麼殷勤,將近三十年如一日,這是在屏東。加入慈濟超過三十年的老菩薩很多,有九十多歲、八十多歲的,現在傳承給中生代,中生代以老菩薩為典範,也一直在傳承給年輕的一輩。

 

這種守志奉道,這條路一直鋪下去,人人走好這條路,若想到這些菩薩,我就很歡喜。看到他們一個個老化了,也很不捨,不過,這就是自然法則。雖然老了,身體還健康,也是令我很安心、很歡喜。看到他們道心不退,看到他們守志奉道,這條路他們走得很自在,不由得法喜充滿!現在說到他們,我真的是從內心的歡喜,每一位老菩薩都是寶,這樣的守志奉道。

 

佛法真實,「佛智圓通道無礙」,對這些老菩薩而言,一點障礙都沒有,他們人間道路就是走得這麼順暢,已將佛法生活化,這就是我們的人間菩薩。

 

我們來看前面的經文,「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

 

有的人就是這樣,不想要聽大乘法,他們沒有興趣、沒有耐心,所以沒有很想要去了解。雖然這部經這麼長,涵蓋的範圍那麼廣,但是他以為自己都已經了解了,「四十多年了,佛陀所說的教法,我怎麼會不了解呢?」五千人就退席。所以,佛陀很感慨,講經的過程中,他又再提起,「復有弟子不聞是經」,自然就「不知不覺菩薩所行」。既然不肯聽,佛陀還是要照常講經。

 

「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過程中,不聽、退席的人,自然他就不知、不覺菩薩道要如何走。這些人只是自以為:「我修的功德夠了,我已經滅掉煩惱,心境每天都很平靜,我應該是已經得度,能夠入涅槃的境界了。」這都是自不量力,自己膨脹自己,這就是不受大法,不知菩薩的境界,以為他自己已經所得很多了。

 

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

 

佛陀再說,「我在其他的國土作佛,更有異名」。前面說過,佛的這些弟子,還有滅度後的弟子。「我滅度後」,釋迦牟尼佛就又說,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就是我若在這裡滅度,我可能會再到其他的國土去,同樣也是現相修行,同樣要再度眾生。現在已經成佛,未來還是會到其他的國土,更有不同的佛名。

 

過去,塵點劫以前的十六沙彌各有名字;塵點劫以後的這尊佛,稱作釋迦牟尼佛。這個時間和那個時間的名字就不相同,所以「我於餘國作佛」,不一定是娑婆國土,在不同的國土作佛,「更有異名」,就會有其他的佛名。

 

「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同樣的,既然這輩子和我結緣,我說法給他聽,雖然這輩子他不想要聽大法,但是到未來的國土,同樣會「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因為諸佛出現人間,最後一定要說大法,即使他現在不肯聽,未來的未來同樣會再遇到,同樣會聽法,同樣他還是要去聽大乘法。

 

這就表示成佛要用很長久的時間,我們既然與佛法有緣,生生世世聞法,最後還是要入大乘法,這樣才能真正究竟,才能夠成佛。或者是要到佛的境界,不受生死的業引,這就是一定要不斷地修行。

 

所以應化成如來,現身教,度眾生。所以在這個地方捨掉此生,再到其他的國家「應化」,用如來教法,現身成佛,教化眾生,即「名應化身,住於應化土」。

 

⊙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餘國即應化土,如來現佛身教化眾生,名應化身,住於應化土。

 

其實,佛陀也是以應化身來人間,應化在哪一個地方?在這堪忍的世界,此處的眾生是受釋迦牟尼佛所度化。其實,佛陀在這堪忍世界的過去,也是同樣不斷在人間。

 

所以「佛復釋」,佛是重複再敘述解釋。

 

⊙佛復釋:如來八相成道,隨方示現,我於是人所在之國土,以因緣應化作佛時,時號雖殊,佛法身無有二。

 

「如來八相成道,隨方示現」。就是告訴我們,佛陀生生世世都在不同的國土不斷度眾生,來這個人間,將來再到其他的國土,還是同樣現相成佛。這種「八相成道,隨方示現」是,佛佛道同,隨眾生所需要的時間,他就示現在人間。

 

「我於是人所在之國土」。就是跟著這些有結過緣的眾生,在十六王子時代結緣的無量恆河沙數眾生,累生累世隨著這些人所去的地方,他就是這樣隨著因緣到那個國土去。所以,隨著與他有緣的眾生而還未成就的人,佛陀不捨不離,隨著這些眾生去示化,到他們所需要的地方。

 

「時號雖殊,佛法身無有二」。雖然時間或者是名號不同,但是佛性都一樣,張三、李四,雖不同的名字,各人有各人的習氣,各人有各人心地的國土,但是都有一分共同的真如本性。人人都有一個小世界,每個人就是一個小乾坤。佛要讓我們知道,我們這個小乾坤的佛性,我們人人本具,我們也要隨著生活環境的因緣,很自在。我們若能啟發真如本性,按照修行的方式去修行,慢慢地,佛性與我們的生活就會合在一起。

 

這也是在暗示我們,人人來來回回輪迴,雖然由不得自己隨著因緣來人間,但是佛性若被啟發,我們就會知道應該做什麼事情,不受外面環境誘惑,能守住我們自己,不棄捨自己,也要好好地在佛法中修行。

 

所以,「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

 

⊙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如是聲聞人,雖久植大乘因,則又退大向小,生於入涅槃想。

 

那些退席的五千人,生起了滅度之想,以為已經能夠入涅槃,像這種貢高驕傲的人就退席了。「如是聲聞人」,就是這些聲聞人,「雖久植大乘因」,雖然他們都有遇到大乘法的時代,有種入這個因,不過他們還會退大乘法,哪怕是在現場聽法的人,雖然也接受大法,卻是「又退大向小」。我們人人也是這樣,聽的時候歡喜,要發心立願,但是很快又退大向小。「生於入涅槃想」,他以為是這樣。我們人的習氣也同樣是這樣。

 

「是人雖欲安住於小乘涅槃,然以本具大乘種性及根性將熟故,仍必知發大心」。那些人雖然已經退大向小,安住於小乘涅槃,不過他們本具大乘種性,根性還存在。我們人人也是一樣,雖然一時的懈怠,其實真如本性還是存在。所以大根性若是成熟時,同樣還是會發大心。因為這樣,佛陀絕對不棄捨任何一個眾生。佛陀對我們眾生都不棄捨了,我們自己本具佛性,我們豈能棄捨自己呢?所以,我們在聽經時,真的要很用心去體會。

 

⊙是人雖欲安住於小乘涅槃,然以本具大乘種性及根性將熟之故,仍必知發大心,即於彼土,如來應化土,求無上大寂滅之佛智慧,而因以獲聞是經,終得以唯一佛乘證究竟之滅度。

 

所以,「即於彼土,如來應化土」。彼土就是應化土,如來就是應化人間。「求無上大寂滅之佛智慧」。他(這些聲聞人)來人間,從十六王子的時代,就是要使佛性現前,求得佛知佛見。他(這些聲聞人)這麼長久的時間不斷上求下化,這個時候已經全都成熟了,因緣成熟了,福緣成熟了,慧根成熟了,所以應化在這個地方。因為佛與有緣的眾生就是在這裡,他就要應化在這個地方。(這些聲聞人)因為「久植大乘因」,所以他的因是「獲聞是經」,還能有緣再聽到這本經。

 

所以,「終得以唯一佛乘證究竟之滅度」。最終,這些聲聞、緣覺還是三乘歸入一乘,他已經有這大乘的根機,所以佛陀化土在其他地方,還是一直接引他,他們最終是入一實相究竟滅度之法。

 

⊙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不定性人,聞說大義,轉小入大。

 

「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因為這樣,這些退大向小的人也能慢慢跟著佛修行,佛化身在其他的國土,八相成佛,他們也同樣會再來,從聲聞、緣覺,慢慢地發大心,求佛智慧。佛陀就是這樣說,這些過去結緣的弟子,雖然不想要入大乘法,也是會慢慢不斷地入大法來。

 

所以,「不定性的人,聞說大義,轉小入大」。只要有耐心,不斷不斷地去接近這些人,他們自然就能「聞說大義」,慢慢地對大乘法生起興趣,起追求的心,就自然還會再「轉小入大」

 

定性之人呢?那就是「雖於當世今生不能回心」。意思就是,雖然「當世」,在那個時代沒有起回小向大之心,「而於餘國求學佛道」。就是在今生再到來生求學佛道,同樣接續祈求佛法。「得聞如是一乘妙法」,在求佛法的過程中,還是繼續接受一乘妙法。這是為何呢?就是「餘乘均非究竟」。除了一實大乘法之外,其他的小乘、中乘都不是究竟。

 

⊙定性之人,雖於當世今生不能回心,而於餘國求學佛道,得聞如是一乘妙法。所以然者,餘乘均非究竟,均為方便權說,一聞是經即知之矣。

 

就如所說的這些老菩薩,從開始隨著師父一路走過來,不論別人如何說、如何影響,都是定心,定力,心不退轉,篤定了這條就是他們要走的路。人生,對的路,走就對了,這麼的簡單,他就不會退轉。

 

所以,「餘乘均非究竟」。別人如何拉他、如何影響他,他知道那不是他想要走的路,所以很穩定;所要走的路是入人群,利益眾生,做幫助人的事情,這是他最歡喜的。所以,「餘乘均非究竟,均為方便權說」。他知道這是一種「權」,是方便法,來世間都是借事修心,借人與事來修我們的心。雖然日常生活也是在「權」,方便法用於生活中,但是我們也要堅定在這一乘實法。

 

我們的生活是在方便法中,但我們要堅定自己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一實乘,就是真實法,正是在我們的本性之中。本來就是清淨,本來就是很自在,只是借外面的境界,方便我們生活而已。

 

所以,修心,就是修在我們這念定心,心要定下來,該做的事情,我們要一路向前走。所以,「一聞是經,即知之矣」。一聽到大乘經,知道我們生活在人群中,人群中多苦難,有苦難的眾生,就是我要去付出的,這是人人本具的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入人群,利益眾生,度化眾生,這就是回歸我們清淨的真如本性。不論你說多少的法,就是一念心,利益人群就是我們的方向,就是行菩薩道。「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