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26日】心定念正 導人安穩

Community:
Branch:

「智慧聞思修,心定道念正,持戒滅煩惱,防非止惡法,導人安穩道。」
 
人生懵懵懂懂來人間,何來?我是從哪裡來?將往何處去?將來我要去哪裡呢?其實,來時不知,去時不曉。我們一輩子勞勞碌碌,人生自然法則,時間到了,不分年齡,就結束了一生,是不是就一了百了呢?告訴你們,不是。絕對是有因緣果報,隨著因緣輪轉,生生世世在果報中受苦難。所以需要啟發我們的信心,信諸佛菩薩來人間,就是要度化眾生的迷津。
 
不只是菩薩,諸佛也是,都在人群中來來回回,為我們指點迷津。有信者,聞法終生奉行;不信者,即使佛在你的面前,菩薩在你的身邊,對你怎麼說法,你還是聽了,有聞卻不受,不想要接受;或者是聽、受了,但是不想堅持下去,短暫的時間就忘記了。短暫的時間,改變了正信的觀念,又回入娑婆,過著懵懂的人生,這就是我們凡夫。
 
我們應該要好好把握人間,既然來到人間,聽聞佛法,要好好用心聞、思、修,聽了就要好好思考。法若是入心,聽了之後要好好地思考,這個法在今天的人、事、物中。一大早聽的法,能夠應用在今天的人事中,解除迷與惑。每天的動作,我們有很多不了解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是不是看到草就拔掉呢?其實,有很多有用的菜籽、稻穀,種田的人若稍微不用心,要除雜草時,雜草沒有除到,卻把種的稻株拔掉了。
 
這就是我們不認識大地上的草木,若是認識,就知道去除雜草、無用的草,讓它變成可幫助五穀雜糧的養分。所以若是認識植物的人,就懂得將草拔除,回歸大地,變成養分;若不認識這株草,不懂得拔除,就會與種下去的種子搶肥料,土壤的養分被雜草搶走,真正的種子就會營養失調,種出來的五穀雜糧也不會飽滿,這是因為我們不認識它,因為我們沒有照顧它。在大地土壤中,我們知道要布善種子,卻因為不認識,而沒有照顧好種子。就如我們的心地,這片心地既播下種子,我們就要照顧好,有無明雜念,要趕緊去除,這一顆心地的善種子才能健康、茁壯,慧命才能成長。
 
慧命與我們相伴,人人具有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我們的慧命。真如本性的這顆種子,就是因為有很多無明雜念遮蓋我們,搶奪我們的時間,搶奪我們慧命要發揮的機會,我們都是被這些無明雜念占有了。我們日常所有的就是這些無明雜念,讓我們的心無法以智慧的觀念看事物,都只是用淺薄的聰明、知識處理事情,並沒有用到智慧判斷。
 
知識與智慧不同,聰明是一時的,這是不穩,就如雜草,所以我們要好好地「智慧聞思修」。學佛要用深信的心來聽聞佛法,好好思惟。耳根接觸到聲音,耳識好好用心聽,聽進第六識裡好好思惟,思惟再深入,這叫做「思惟修」。那就是入我們的心,到達能定而靜的境界,自然智慧隨著我們身心活動,就能替我們分析外面的人事物。
 
我們要如何見聞天下事,如何去分析天下眾生的苦難,如何能對根、對機,為他們排解困難,進而幫助他們離苦,這就是要運用智慧。所以要聞、思、修,發揮我們的智慧在人間,這樣人人就是觀世音。我們常常說「人人觀世音,家家彌陀佛」。其實,阿彌陀是光明、無量福之意。我們有無量光明的心智,有潛伏在內心的慈悲,若能悲智雙運,人人都是觀世音。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
 
「心定道念正」。心要定,心要靜,心定、心靜,我們就能道念正。既然發心走入菩提大直道,我們的道念要正確、正向,這念心要保持著很穩定。當你初發心的這一念起,到底有專、有定嗎?我們應該要知道人間道路曠野,險難處處,要如何走好這條路?而且不但自己走得安穩,還能帶動他人來走,走在這個正確的方向,所以心要定,就道念正。
 
我們要如何才能心定、道念能正呢?那就是要「持戒滅煩惱」。「持戒」,就是防非止惡。我們若常常心定,事理分清楚,自然就不會犯戒;不犯戒,心安定,自然就沒有起心動念。不論什麼樣的境界來時,我們的心念正確,不受外面境界、聲音影響,這就是平時要堅定自心,守持好戒,自然我們心中就滅掉這些煩惱無明,新的不進來,舊的去除了,這叫做「修行」。
 
所以,我們要有「防非止惡法」,預防不對的事情再次犯錯。有犯過這個錯誤,一次就是給我們最大的教訓,再也不要犯第二次;要保持我們這分不貳過的心,防非止惡。「導人安穩道」,我們要做一位度人在安穩道上的人,要日日有這分用心,才有辦法體會人間的道理。
 
現在的天下,人人若沒有覺醒,氣象變遷,人心不古,天、地、人不安,人間不得安寧。看看現在人口所造作的觀念、思想,都是偏離正道法,使得天下不平,氣候極端。
 
像在大陸寧夏有一個地區(註一),溫度一直升高,天不降雨,整片土地乾旱,滴水不下、寸草不生,人就無法生活,有三十多萬人都已經遷徙離開那個地方了。倒是在智利有一片沙漠(註二),這片沙漠很久以來都不曾長過草,等於是休眠了。但是最近忽然間遍地開花,一望無際都是花,隨著風飄揚。這個變化,大家也覺得很奇怪,認為是一件很異常的事情。
 
哪裡來花的種子呢?不知道在多久多久以前,在地底下休眠多久的種子,忽然間下雨,有了雨水,過後這片土地就忽然間長出很多花來,開滿整片沙漠。大家覺得:這些種子是怎麼來的呢?原來天地之間,大自然的境界就涵蓋了很多的道理。
 
寧夏那個地方,本來有很多人聚居,有水、有大地,能種五榖雜糧,多年以來乾旱,寸草不生,人沒有水無法生活,不得不離開那個地方。看,另外在智利的這片土地,因為乾旱,本來就不曾長草,雨水一來,現在變成一片如綠洲一樣,花草茂盛,這就是變化多端,這就是一種反常的氣候。聽他們說,有二百多種原生的花,在那個地方生長起來,非常奇妙,這就是蘊含在大地中很大的道理。
 
人生也是這樣,過去我們樣樣不知道,現在在佛法中,佛法仔細地為我們分析,讓我們了解。聽佛法,不只是「如是我聞」,聽佛在說故事,不是,真正的佛法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佛陀所說的故事是引述過去的過去,要來跟我們說道理,但人的根機,就是愛聽過去過去以前的故事,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每天都有故事,每一個人走過的那個昨天,就是今天要說的故事。大家每天都在寫劇本,每一個人都在寫故事。
 
就如菲律賓慈濟人回來,報告兩件事,一件是新加坡和菲律賓人醫會會合去獨魯萬市做義診,簡單報告一下。重要的是,菲律賓巨爵颱風(TyphoonKoppu)過後,在呂宋島造成了很大的水災。那個颱風很牛步,這是自古以來很少見到的,颱風停留在呂宋島附近足足兩天的時間,大風大雨,帶來了馬尼拉以北,呂宋島那個地方的災難不小,尤其是很多農民受損很大。
 
他們告訴我,獨魯萬市三天的義診在(2015年10月)24日結束,25日回到馬尼拉,隔天一早清晨五點多馬上就出發到呂宋島。到了那個地方勘災,一望無際都是污泥,所以他們趕緊立地判斷,以他們的經驗,趕緊召集當地的村民,分成三個地方去帶動「以工代賑」。三天的時間,三個大地區先趕緊清理好,接著馬上就想如何來發放。
 
慈濟人覺得貧困的農民已經無以維生,不知要如何生活,他們希望能趕緊復耕,但是要等幾個月呢?沒辦法,就告訴我,是不是先給他們菜種,輔導他們趕緊種植,在一二十天後菜就能賣。「那裡都是種蔥、蒜的農民,我們是不是也發這樣的種子給他們?」當然好啊!但是因為災區很大片,我們只不過去了三個地方,還要再繼續,有很多很多我們還走不到的地方,有很多種稻的地方。
 
因為當地有很多地方種稻,他們就說:「師父,我們是不是來發放稻穀,讓他們做種子?」「當然好啊,要趕快。」甚至又說:「對這些一無所有的人,房子都已經流失、倒塌了,我們是不是可以怎樣怎樣的規畫?」聽他們用心報告,心很安慰,「海燕」颱風帶給他們那麼重的災情,這群人間菩薩現在還是長時間在照顧他們,才剛辦完義診,本來是三千多人的義診計畫,變成了五千多人受惠。
 
又對我說:「師父,大家還想要再去,因為沒有來看病的人還很多,是不是能允許再次去辦義診?」當然也是鼓勵他們,只要他們行有餘力,人力夠做得到。「但是現在急難的地方,要趕快規畫如何去發放,你們要趕快及時去做。」真正受災的地方很大,第一次聽他們說,從這邊到那邊,要近十個小時的路程,可見災區是很大片。現在走到的範圍就要花兩三個小時,可見還有七八個小時的路程(還沒走),要走那麼廣、那麼大片的災區。這一波想要再救濟下去,真的是廣無邊際。
 
這是氣候反常,以往颱風都是一吹就過去了,怎麼在那裡打轉兩天的時間呢?想想看,現在的氣象真是很異常了。
 
來看前面說過的經文,「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
 
人間就是充滿險難惡道,我們到底怎麼來,要怎麼回去,現在在天地之間,人與人之間,每一天是不是能平安度過呢?其實,人間「險難惡道」很長,很多陷阱,我們要很謹慎。所以每天都說「戒慎虔誠」,要謹慎,要虔誠,要不然在人間「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是很偏遠、寬闊的地方,就如在「三界」中這麼的大。
 
如智利那一片沙漠,又如寧夏那個地方,都是很開闊的地方。有的地方是不知過去多久之前,就有二百多種原生的花種在土地裡,可見過去的過去,這一片沙漠應該也是一片綠洲,有種子存在,但是經過了多久而變成了沙漠。過去的寧夏應該都是適合人居住的,是一片的綠洲,現在卻已變成如沙漠一樣,人必須遷居。
 
看到這兩個地方都是極端,一個知道它過去是沙漠;另一個知道過去是人聚居的地方,應該是綠洲。現在兩個地方相反,一個是花草忽然浮現出來,一個是人已經要放棄、遷居了。你們想,這是不是「險難惡道」的人生?是不是「曠絕無人」?過去智利的一片沙漠,那個地方曠絕無人,現在的寧夏未來是不是也會變成那樣呢?
 
這種人間真的是「怖畏之處」,真正是可懼可畏的地方。可是我們在這個人間,人很渺小,看不到那麼開闊。佛陀的佛眼智慧,看得開闊,天地宇宙、萬物生態,他都很清楚。所以告訴我們,有很多人想要渡過這種「險難惡道」,表示人世間就是這麼危險。
 
「若有多眾」,若有人覺悟,開始要修行,想要聞法。「欲過此道」,想要經過這條路,我們已經知道要趕緊脫離這個險道,要很謹慎走過我們生生世世都要經歷的這條路。「至珍寶處」,不知要幾生世經歷過這樣的險道,我們就要很用心、很謹慎,要安全過去,才能夠到珍寶處。這是我們說過的。
 
接下來的經文,「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欲過此難。所將人眾,中路懈退」。
 
但是一起走的當中,還是有人中途懈退,所以需要有導師引導我們;我們要走過這條險道,就要有人為我們帶路。這位導師「聰慧明達」,很有智慧,通達這條路,哪一個地方危險不要走,要如何走才能安全通過險難的道路,這樣為我們在帶路。「所將人眾,中路懈退」,跟著這位導師走的人,當中也有人懈怠、退轉了。這就是在表達,雖然導師這麼聰明智慧,讓我們安安全全通過這條路,知道哪一個地方真的是有危險,提醒我們:你不要偏差,要步步踏穩向前走,才能離開險難極苦的道路。
 
⊙善知險道通塞,喻如何斷惑業苦,如何斷除無明,如何次第免除分段、變易生死,諸佛盡了知。
 
這位導師讓我們「善知險道通塞之相」,了解這條路能通過,或是不能通過。「那條路塞住了,走不過去,來,你必須轉往這條路走。」有這樣的導師細心地為我們帶路。以此譬喻「如何斷惑業苦,如何斷除無明」。這位導師指導我們:你要如何去除無明,你要有信心,帶你走的路、跟你說的方向是正確的,不要懷疑,有信心向前走,這樣才能走出一條光明的道路。
 
「如何斷除無明」。教我們如何斷除迷惑,斷除所造作的業,教我們這可以做,這不能做,是非分清楚,如何才能去除無明,有次第一段一段安全走,免除分段生死。
 
「如何次第免除分段、變易生死」。「分段生死」,我們在人間就是這樣來去,不知將來,不知去向,由不得自己。生在人間,很多人都是生在極苦難的地方,也由不得他們。或者是很富有的地方,人生無常,忽然間轉變為難民,這都是由不得自己。我們要好好除去無明,才能知道我們的人生要如何走。在心念的「變易生死」,我們在一生一世中,心地的種子,要如何在我們的心地好好下種子。
 
就如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不知多久以前,埋在地下的那些原生種子,忽然間二百多種浮現出來。那片土地和我們的心地一樣,因緣若成熟,雨水一來,乘著雨水,那些種子就生長浮現出來。我們的真如本性也需要法水,<藥草喻品>不是告訴過我們,我們這片心地很乾燥,所以真如本性無法現前。我們若能夠好好地斷除心靈的「變易生死」,讓真如本性現前,就要好好用心在變易生死,要取得「滅度」,滅掉一切煩惱,自度度人。
 
「諸佛盡了知」。凡夫就是無法了解這條路的險要之處,陷阱很多,所以不知不覺一直走入陷阱中。所以有一位導師來指導我們,細心地帶我們,因為他了解這條路是能通或是不通。
 
⊙通塞之相:入邪見惑墮惡苦境,名為塞相;超凡麈世,得入聖道,名為通相。
 
所以「通塞之相」,他了解。「入邪見惑墮惡苦境,名為塞相」。這條路為什麼會塞住?是因為我們已經入邪見,偏差的見解,所以時時都是有疑惑,不知不覺就會墮落;安全的路我們不走,就是墮落在險道中,走不出來,這就是已經「入邪見惑墮惡苦境」。若一偏差,分毫之差,千里之錯,就在那個地方迷茫,這就是塞住了。
 
「超凡麈世,得入聖道,名為通相」。若能有導師來牽引我們,照著這條路走,自然我們能很平安。道理通徹了解,自然就從凡夫地一直接近菩薩道,一直接近到佛的境界,這條路就通了。
 
「將導眾人欲過此難」。有迷失的人,就是需要有人來帶領方向,通過這條生死的險道。我們凡夫都是在迷茫中,導師就是要來帶領我們這些已經在迷中的人,給我們正確方向,這樣通過險道。
 
⊙導師者既知惡道之相,故將引導行人令出於險難。導人令入菩提正道者,即佛菩薩之通稱。
 
「導師者既知惡道之相,故將引導行人令出於險難」。導師知道惡道之相,都已經很了解了。就如佛陀對天地宇宙,萬物真理,無一不通,無處不達,故稱為我們的導師。「四生慈父,三界導師」,那就是釋迦牟尼佛。所以他來引導我們,因為知道惡道的形象,所以生生世世來人間,無始劫以來,就是來人間為一大事開示,引導我們出離險難。
 
「導人令入菩提正道者」。引導我們走入這條平坦的菩提大直道,這叫做「導師」,也就是佛、菩薩來接引我們。菩薩也能稱為導師,他已經上求下化,向佛學法,引導眾生,這就是菩薩。佛陀要我們人人都成菩薩,所以說「人人觀世音」。
 
⊙人眾,喻執持於二乘獨善,中小機者。所將人眾,喻中間相值損友,誘向退大取小之人。
 
人眾,就是已經發心在修行,有聲聞、緣覺,佛陀隨機逗教,但是這些人就是「執持二乘獨善,中小根機者」。
 
「所將人眾」。我們既然修行了,隨著導師走,但因為這條路很長,中間說不定會遇到有人唆使我們,影響我們的道心。「相值損友」,遇到損友跟我們說的話,讓我們起心動念,誘引我們退大取小,這就是有的人會影響到我們。我們明明要走入菩薩道,走入人群去利益眾生,但是偏偏遇到有人阻礙我們向大乘道。這就是我們的道心不堅固,當中退失道心,就是「退大向小」之人,所以他「中路懈退」。
 
⊙中路懈退:中路,喻小乘滅煩惱,求自度了生死。雖從佛化,怖畏大法,樂著小乘,名為懈退。
 
「中路」,就是表示「小乘滅煩惱,求自度了生死」。他就只想到這樣而已,不想走到最究竟透徹的地方,就是自度了生死。
 
「雖從佛化,怖畏大法,樂著小乘,名為懈退」。雖然隨佛修行,但是只到一半而已,就停滯了。佛陀四十多年的說法,這些中小乘就是停在那個地方,所以佛陀在《法華經》的前面,說了很多的法,中小根機的人很不容易到<信解品>時才開始通達。
 
所以我們學佛真的要用心,「智慧聞思修」,我們的心要堅定,道念要正向,「持戒滅煩惱」,我們日日都一定要好好謹慎,防非止惡,要自度度人,這才是我們的目標,才是安全究竟的道路。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註一】寧夏均溫50年升2.2度30萬牧民大搬遷《民視》2015-10-30
 
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地區深受氣候變遷所苦,過去半世紀來,平均溫度上升2.2度,為了協助當地村民脫離貧窮,並且修復當地生態,中國政府實施大規模的「生態移民」,高達30多萬的「氣候難民」遷移到北部平原。
 
村裡原本60個家庭,如今只剩11戶。處在生態脆弱的黃土高原,西吉縣同樣資源貧瘠,氣候變遷和人類活動,加速環境惡化,水源取得不易是最大問題,縣民說每天得下山取水4、5趟。
 
根據聯合國2013年的研究指出,1880年到2012年間,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攝氏0.85度,但寧夏南部地區,平均溫度,卻在過去50年間,上升2.2度。
 
中國政府2001年開始,實施「寧夏中南部的生態移民計畫」,截至目前,已經將31萬居民遷移到北部平原,不僅想在中南部進行生態修復,還希望協助農民脫貧。
 
【註二】智利:「聖嬰現象」帶來豪雨,沙漠成花海(摘錄)《聯合新聞網》2015-10-30
 
「聖嬰現象」讓智利阿塔卡馬沙漠這個全世界最乾燥的地方,下了一場大雨後長出萬紫千紅的花海。根據法新社和「華盛頓郵報」報導表示:太平洋中心海水周期性循環增溫,可能會為世界各地帶來乾旱和水災,但卻讓數十年來寸草不生、位在智利北部的沙漠長出花海,頓時充滿生氣。
 
阿塔卡馬北部的阿里卡創下有史以來最長的無降雨紀錄,在20世紀初時連續173個月沒下過一滴雨。但強勁的「聖嬰現象」為此區域帶來大雨。3月的大雷雨為阿塔卡馬沙漠部分地區1天內帶來0.96英寸的雨量,雖然看起來不多,但對乾燥的沙漠而言卻是場大雨。這場暴雨讓乾涸的科皮亞波河潰堤,當天水災造成至少9人喪生。
 
根據阿塔卡馬沙大學沙漠專家塞斯佩德斯表示:「2015年非常特別,因為豐沛的雨量帶來這個景象,或許是40年或50年來最壯觀的景緻。」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