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盡虛空遍法界如實法即如來藏,乘真如之道而來三界垂跡教化,乘如是法而來應身如來藏真如。」
大家稍微用心一下,「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來來去去,我們的人生在人間,過去、現在,這無不都是在自然法則循環,這樣在轉,到底我們生生世世來來回回,到底我們是乘著什麼樣的工具,而來去呢?我們若是無量劫來,就如一直說塵點劫,大通智勝佛時開始,那就是無始劫,無始劫前,乘著大乘法,聽大乘經,這麼長久的時間,保持著法在心中,來來回回,相信一定都是在人道。不只是不失人身在人道,應該也就是在人群中乘著願而來,乘著真如之道在人群中布種子、修因、緣。所以「從因來果」,因為播下了多少的種子,你就能成就多少的果,所以「修因證果」,也就是「從因來果」,這樣結果就是成正覺。
我們是有在求法,法入心,多聽一天,多了解一點法,這樣不斷來累積,累積久來,我們縱然說將法聽來漏掉了,至少也是在心地,有流過、有滋潤過。這就是我們從開始,就已經有法在心裡了,法不失,這叫做真如。人人的本性都是真如,還是在我們的心,來來回回,乘著所聽的法,這樣生世都是來在人間,不斷地聽,不斷在人群中,不斷修因,不斷有這個果存留在內心,八識田中,同樣有這樣的種子留著,所以慢慢累積,總是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成正覺。所以我們「盡虛空遍法界,如實法即如來藏」。不論我們生在哪一個地方,盡虛空法界,天地人間這麼大,這五大洲,我們累生累世,說不定我們都已經走過了,與哪一個地方有因緣,哪一個國家的眾生有因緣,可能我們也去走過了,可能我們每一生世所走過,與佛菩薩都是一樣,也是同時在布種子,同時在修佛法。
「煩惱即菩提」,見聞眾生的苦諦,苦的真理,任何一個空間,我們都走過,任何一個世界國際間的苦難,可能我們也有經過,任何一個國家,富如天堂,說不定我們也有走過,「教富濟貧」,或者是貧困的地方,去「濟貧教富」。歷劫以來長時間,無邊際的空間,我們隨著因緣,就是這樣來來去去,這也是「乘真如之道」。我們若是心中有法,八識田中有種子、有因緣,我們乘著這個種子、因緣,就是這樣隨著時間,自然的法則,因緣在無量數的空間裡,這不是不可能啊!佛陀內涵的真理就是這樣說。所以「盡虛空遍法界」,這就是「如實法」,如實的道理。虛空法界裡任何一個空間、任何一個時間,天長地久,人命有限,自然法則,我們是這樣在流動,來來去去這樣在循環、在輪迴,生生世世,我們應該要相信。很期待我們就是不論是,在任何一個空間,盡虛空、遍法界,我們都是在這如實法之中。
大通智勝佛,十六王子時代,覆講《法華經》,這個大乘法在我們的心中,八識田中,沒有漏失掉,乘著這樣的因緣法而來人間,因為如實法就是如來藏,永遠都是藏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如來藏是第九識,第八識是我們,這樣累生累世的緣,所以所造作的因。我們人人本具的如來藏,成就我們的因緣,盡虛空、遍法界,我們都走過了,我們對自己要有信心。今生此世在這樣的世間,你我同世,我們共同有緣,在不同的家庭,竟然同在一個志願力,這樣大家共同分享這個法。雖然佛陀講《法華經》,到現在二千多年了,時代不同,經歷的空間也不同。佛陀講法的空間是在古印度,是在那個空間、在那個時間,現在我們延長了這個時間,二千多年後,在現在我們這個空間,距離佛陀出生的空間,是幾千里遠啊!不過,如是法,是盡虛空、遍法界,道理是相同,我們共同一個願,共同一個志向,一個佛誕節,能夠在幾十個國家普遍,用同樣的方法在浴佛,感動人,這種三節合一,佛誕節、孝親節、慈濟日。
浴佛的方式都是用同樣的方式,同樣唱誦,錄影之後寄回來的影像,你若眼睛閉起來,聽,韻調都一樣,卻是睜開我們的眼睛,來看那個畫面時,不同的空間,膚色不同、場地不同、空間不同,卻是這個法是同樣,這不就是「盡虛空遍法界,如實法即是如來藏」。這個道理藏在人人的心裡,只要我們共同一志,法都是一樣。所以「乘真如之道,而來三界垂跡教化」。諸佛菩薩就是乘這個法,乘真實法而來人間,所以來三界。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心沒有離開這三界,沒有離開欲念,沒有離開,世間物質的形象、觀念,沒有離開這種,無形色的思想、見解,這都是我們眾生在這三界裡,煩惱、無明、塵沙惑。三界中,,諸佛菩薩垂跡教化,他們就是都來這個空間,大空間,無邊際的空間,無限時的長時間,來來回回,來教化眾生。
我們也還是眾生之一,我們還要再接受佛法,來滋潤我們的心。但是我們有幸,法每天都能聽得到,所以我們應該要發願,發願就是入人群,我們聞法者、說法者、傳法者,我們要學,聽法之後,我們要學會去說,說出佛陀向我們教育的法,我們要傳下去,這就是我們的任務,聽法的責任。所以,「乘如是法而來,應身如來藏真如」。乘這樣的法而來應身,不論應在哪一個空間,我們的依、正二報,不論我們在什麼樣的空間應身,我們應這個因緣而來人間,佛陀也是應身來人間,但是佛陀是佛陀,我們凡夫是凡夫,卻是來人間出生,方式都是一樣,父精母血。卻是佛陀,諸佛菩薩,他真如清淨,本性清淨,沒有煩惱業力的牽引,他是使命而來,不捨眾生、憐憫眾生而來,所以他應身如來。
其實,應身如來是藏真如。我們人人同樣也就是,內心也藏著真如,天地萬物一切的真理、道理,其實,大覺者他完全徹悟,而我們凡夫就是還在懵懂中,但是這個真如,是藏在如來藏之中,如來也是乘著真如法而來,叫做如來。其實,真理就是真如,真如本性,遍虛空法界,都含藏著真如的道理,天地萬物,包括我們人人,也是含藏著真如、真理。所以說,如來,應身的如來,來在人間,就是要告訴我們人人,這個真理、真如,在人人的身中都有,人人的心、意識中都含藏著,這我們應該要相信,我們應該要了解。
是啊,早上聽到大家,〈爐香讚〉起,就想:今天到底什麼日子啊?農曆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就是應這個因緣,而在人間出生,這就是「應身如來」,應這個身,乘真如法而來到人間的第一天,就是這個時候,今天這個時間。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要用心,用心去付出,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就如印度,在最近幾十年來,一直都是乾旱,愈來愈乾旱,乾旱現象愈來愈嚴重,現在已經旱象惡化,到了超過三億三千人以上,在這個旱災之中。尤其是愈來氣候愈熱,整個全印度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經沒水可用了,要喝一口水是很不容易。富貴人家有井水的,有這個故事在裡面,也不是故事,是現在發生的事情。印度,這個種族,還是分得很清楚,有水,就是有開井水的,那就是有水,這都是差不多在,富貴人家的範圍裡,這些貧窮苦難的賤民,他們要水就要到,富貴人家的地方,去乞水。有時候受人眼神,或者是態度很差,不過,婦女為了家庭的一家人,需要水,還是忍著這種眼神,或者是忍受著這樣態度,也要去乞水。
有一天,富貴人家拒絕給他們水,不只是拒絕,又辱罵他們。其中有一位婦女的先生,他(塔尼)就是看到太太,每天若是要水時,就是受盡了,富貴人這種的態度。所以他下定決心,每天在做工,他就騰出了上班前的四個鐘頭,在村子裡開始挖井。他就這樣,每天上班之前都去挖四個鐘頭,之後才去工作,做工,做工回來,又挖兩個小時,一天用六個鐘頭的時間。這樣,他終於四十天後,這個井已經看到水了,僅僅靠一個人,兩隻手。他說:「富貴的人不肯給我們水,唯有靠自己的兩隻手,只要有心,就沒有困難。」所以他這樣下定決心,就這樣挖井,靠兩隻手一直挖,果然四十天後挖到水源了。這個時候,村莊裡的人就很歡喜,有水了!這位用雙手,用很簡陋的工具來鏟,鏟到有水出來。大家需要水,他就發這個心,是啊!土地是大家共同的,開出來的水也是大家的,只要人人能平安生活,這就是他的目的。挖到井了,歡喜啊!
像這樣的志氣,只要有心,不是做不到。就如我們要求法,我們的心地乾了,已經乾旱了,我們若是沒有法水來滋潤,慧命要如何能成長呢?我們應該要有像這位,這位先生叫做塔尼(Bapurao Tajne),這位塔尼先生,雖然他是一個賤族,卻是志氣也很高,「富貴人家不肯給我水,我用我兩隻手單獨也是做得到。」同樣他挖到井了,現在水,泉水出來了,人人歡喜,他也感覺他很輕安、很自在,看到大家有水可用。你們想,這是不是菩薩呢?這位塔尼,他就是菩薩,雖然生在賤民的環境中,卻是有這麼超越,這念愛,這實在是很不簡單啊!
所以說起來,佛性人人本具,這就是真如,發揮他的真如本性,也不會說:「我要水時,我們大家共同來做,大家都不共同做,只是靠我兩隻手,現在有水,你們大家想要,別想了!」他沒有這樣,他覺得土地是大家共有,我這麼做,大家能來享用,我歡喜。你看,這多麼的高貴啊!這比起貴族的人,那個性,那個本性,他發現出來,這就是超越,這就是近於菩薩;本來這就是叫做菩薩了,叫做覺性現前。所以,我們要學的事情,就是在人間日常生活中。
來,我們來看前面的(經)文:「爾時、佛告羅睺羅: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蹈七寶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爾時 佛告羅睺羅
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號蹈七寶華如來、
應供、正遍知、
明行足、善逝、
世間解、無上士、
調御丈夫、
天人師、佛世尊
《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這是每一尊佛,佛佛道同,修行累積來的德,要有這十德具足。這是乘因來果,有這樣的果,證這樣的果,這是十號具足,人人所尊重。
下面接下來的(經)文:「當供養十世界微塵等數諸佛如來,常為諸佛而作長子,猶如今也。」
當供養
十世界微塵等數
諸佛如來
常為諸佛而作長子
猶如今也
《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同樣,蹈七寶華如來,十號具足,成佛,但是要成佛之前,還是同樣「當供養,十世界微塵等數,諸佛如來」。意思就是說,「羅睺羅啊!你將來能成佛,十號具足,但是在要成佛之前,你一定要開始,供養十世界微塵數諸佛如來,要再經過這麼久。同時,生生世世,就是要為諸佛而作長子,就如同現在一樣。」
當供養
十世界微塵等數
諸佛如來:
以十個世界
應化國土
微塵等
用喻當供諸佛之數
十世界:表十方
這就是說,十世界,是微塵等數諸佛如來,這麼多的佛。可見不只是十世界而已,這十世界是還要再說微塵數。應化在這十世界國土的微塵,這麼多數量的諸佛。不要說多廣,光是說臺灣,臺灣的沙塵有多少啊?每天在掃地的沙塵,你們就無法算了,還說到大地所有的沙塵,還有山,還有河,都有沙、有塵。意思就是要再多久,很長久,無法算計,譬喻供佛的時間,就是要有這麼久,要有經過這麼多的佛的世界,這表示在這十方。十世界就是表示十方,東西南北、四維、上、下,這十世界的微塵數,這麼多數量的諸佛。
常為諸佛
而作長子:
並於未來
常為諸佛
當出於世
是羅睺羅
而皆為長子
「常為諸佛而作長子」。羅睺羅永遠都是佛子。「並於未來,常為諸佛當出於世」,未來還有很多佛會出現在人間,羅睺羅就是一定在,每一尊佛成佛之後,你還是在諸佛身邊,為佛的長子。
這個長子,就是如世間人,世俗說嫡子,那就是傳承父業。就是父親,古時候的人,大老婆、小老婆都有,但是就是大老婆生的孩子,這就是能繼承,這叫做正室傳下來的血脈,就是嫡子。父親的產業有多少,就是這個孩子,那個家業他能承傳,承傳他的家業。也就像如來的法子,要荷擔起聖道,諸如來的法。我們人人出家了,人人都要發心立願,擔起如來的家業,人人都是佛子,所以佛子就要擔起如來家業。如來家業是做什麼呢?就是弘揚佛法,我們要不斷上求、不斷下化,荷擔如來的家業。
長子:如世之嫡子
傳承父業
如來法子荷負聖道
意在普賢妙行
依圓融法門
隨修一行
即具一切諸行
是名普賢行
「三界導師,四生慈父」,這是佛陀以天下為一家、眾生為一子,所以我們人人都是佛的孩子,這家庭不論多大,我們都要發心立願,擔起了天下眾生的擔子。所以,「荷負聖道」,佛陀的教法我們要認真聽,我們要用在日常生活,我們在人間要說法、傳法,身體力行,我們要生生世世,都要有這樣的願,我們要乘如來法而來人間,這是我們的使命。同樣的道理,長子不只是羅睺羅,其實我們自己也要這樣認為,我們是佛的孩子,佛子就是要承擔聖道,這個道業我們要承擔。
就如普賢妙行。在《華嚴經》裡面,普賢菩薩他就是,在華嚴裡發願,妙行。法華三部裡面,後面還有普賢菩薩的願力,真正大乘法就是要重在實行。所以「依圓融法門」,普賢他所發的願是圓融的法門,大圓境界的法門。「隨修一行」,那就是身體力行,所以普賢叫做「大行普賢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願地藏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總而言之,每一尊菩薩都有他的願力,普賢菩薩就是注重行,所得到一法,拳拳服膺、身體力行,這就是普賢菩薩。「隨修一行」,是真正的正法,他發願就是要身體力行,「即具一切諸行,是名普賢行」。所以所有的法,是正法,他必定得法,拳拳服膺、身體力行,這就是普賢行。
「今云長子」。就是表示像是普賢菩薩一樣,得一法,不要這樣就讓它漏掉,法得到了,我們就要這樣很寶惜,好好地將它保持住,能夠用在日常生活,用在人群中,這就是長子的心態。我們應該人人都能成普賢行,我們人人都應該能擔如來的家業。
今云長子
表此行故
多聞密行
常相資發
故羅雲之果
並同阿難
當來亦為其子
所以要「多聞密行」。這是羅睺羅,他就是佛陀嚴格教誡,舍利弗的教授,所以他也是多聞,不只是阿難多聞,就是羅睺羅也多聞。但是他聽,他密行,聽來就是在心裡,就是要身體力行,這是修普賢行。聽法,沒有讓它漏掉,也是內心很紮實,法在日常生活中。
所以「常相資發」,每天每天都是發這樣的心、立這樣的願。所以「羅雲之果」,就是羅睺羅他的果,「並同阿難」,與阿難是一樣,「亦為其子」,將來阿難成佛了,將來羅睺羅也要成為,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的孩子。這就是來來回回,時間長久,前前後後的成佛,這來來回回。所以常常說,我們人,今生此世,你與我的因緣,今生我是你的師父,來生換你是我的師父,這種「五百年前師度徒,五百年後是徒度師」。同樣的道理,現在的羅睺羅,未來也是,阿難,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的長子,這就是這樣不斷。他也是多聞,亦是密行。
猶如今也:
如今佛世
無以為異
「猶如今也」,未來供養很多佛的其中,也有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也是為他作長子,這與現在一樣。「如今佛世,無以為異」,都一樣。
接下來再說:「是蹈七寶華佛,國土莊嚴,壽命劫數,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無異。」
是蹈七寶華佛
國土莊嚴
壽命劫數
所化弟子
正法 像法
亦如山海慧
自在通王如來無異
《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同樣,未來,現在佛陀將要授記的羅睺羅,未來的蹈七寶華佛的國土,他的莊嚴,他的壽命,他的劫數、所化的弟子,正法、像法、國土全都一樣,與山海慧自在通王佛,都一樣,沒有差別。
亦如山海慧
自在通王如來
無異:
蹈七寶華佛
國土、壽命、
劫數、所化弟子、
正、像法
如同阿難
這授記,不只是阿難能夠,所得到是那麼長的壽命,國土那麼的莊嚴,尤其是教化眾生也人人都是,發大心、行菩薩道,弟子都是這樣,正法、像法全都一樣,與阿難是相等,不過是差阿難成佛的時間還很長,這時間真的是無法去計算。還要用很長久的時間,同樣用這個心情去度眾生,這就是成佛不是那麼簡單。所以,我們人人學佛要用耐心。有的人會覺得:「修行要那麼久的時間,很難啊!要得到沒有那麼簡單。」是啊,是不簡單,不過你若是沒有修行,天長地久,六道四生,三途可怕啊!我們逃不過。所以,雖然時間要很長久,才能完成,我們現在修行,我們能了解道理,我們能看透徹清楚。
第一,不必與人計較;第二,我們人群中付出。付出,自己會很歡喜,不論是不是有得到什麼功德嗎?但是內心所得到,歡喜、輕安自在,這就已經證了。付出的因,得到輕安,很輕鬆,心很安、很快樂,這我們已經,結果我們證到了。修行有哪裡不好呢?聽法,我們句句入心來,讓我們減輕煩惱,不論再多久我們才能成佛,我們還是同樣聽法,比沒有聽好多了,何況我們學佛一定要相信。看看印度那位塔尼,雖然他是一個賤民,雖然貧困,看,沒有水可喝,真的活不下去啊!向富貴的環境中乞水,得不到,自己的族人,卻是無法伸出援手來,他下決心,自己的雙手,一個簡單的工具,他就可以一直向下挖啊挖,一天六個鐘頭,四十天後得到水源。看到那口井,水出來了,那一張相片,看到他很孤單的一個人,站在那個水井深深的裡面,有水了,抬頭,水井深啊!但是泉水出了。看到他這樣挺直他的身,在那個水(井)裡面,那種高興真的是,看到那張相片,也替他高興。
而且,這口井的湧泉,能夠供應給很多得不到水的人自由來取水,那種歡喜,這不是其他的人那個心能體會,唯有他單獨體會得到。我們雖然讚歎他,但是那分的歡喜,這是現在的人哦!看看,這如果在列入佛經裡,這也就是菩薩,真的是動人的故事,不是做不到。佛典裡面,佛的經典裡面都是真實法,在現在這個時代、這個時間,我們看到了,他是與我們同世,我們活在現在,他也活在現在啊!空間距離這麼長,但是故事傳來,現在的科技就是這樣能夠傳。我們在現代,對佛法應該要再更深切的信,相信、深信,因為現在我們就能看到了,人間,只要你願意付出,沒有得不到。所以我們這樣,「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得成正覺」,同樣的道理,這念心,這個因,這念心願意付出,「盡虛空遍法界如實法」,只要你願意付出,你就有那分力量,這就是如來藏。如來藏是藏真如,真如就是這個道理,只要你願意付出,如來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真如本性裡,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