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1月07日】持經所至 應隨向禮

Community:
Branch:

「奈何眾生常在如來肩背而不知,持經人所趣向悉與一實法相應,眾生應隨方向而禮敬當興供養,秉誠一念心意虔敬攝心尊禮讚。」

要用心體會,佛陀愛護眾生,就好像所有的眾生都是他的一個孩子,他對孩子的疼惜、愛都是平等,所以對眾生就像父親常常將孩子背在肩上、背上,用這分的愛來疼惜眾生,眾生的一切,佛陀就是不捨放棄。愛護眾生如他的孩子一樣。奈何啊!奈何眾生常在如來肩背而不知。佛陀如慈父,這樣背我們,這樣背著我們,希望我們能長大,希望我們能悲智俱足,慧命成長,這是佛陀對待眾生的心意。眾生能了解嗎?不能了解啊!不過,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就是要開示,開示眾生人人本具佛性,希望眾生能夠依照佛陀所說教法而修行。所以佛陀期待眾生接受佛的教化,入人群去體練,體練出眾生種種煩惱,轉煩惱成菩提,怎麼樣來體會眾生為什麼有這些苦?眾生為什麼無明來集?集這麼多的煩惱,成為人間六道,造六道的業,受三途的苦報,這是如何集來的?我們若沒入人群,我們怎麼會知道呢?所以叫做轉煩惱成智慧,我們必定要走入人群中去。

所以佛陀所說的教法,希望人人能持經,好好誦經、讀經,我們還能如法修行,這叫做持經的人,不只是能讀、能誦,我們還能依教奉行,如說修行,這就是佛陀所盼望我們做的事。我們就要知道,「持經人所趣向悉與一實法相應」。真正會想要持經,懂得去說法的人,他已經就是與一實乘法相應了,所以我們眾生就是應隨方向而禮敬,當興供養。眾生若看見持經的人,依照佛所說法這樣持誦,《妙法蓮華經》,成佛之道,菩提大道路的人,他的方向就是這樣,一定是往佛所說的教法這方向在走。我們若看見這樣,應該要起尊重、禮敬、供養的心。我們若能對持經人尊重,法就能盛行,就能夠很普遍。你尊重,你願意投入,這樣人人向著法來聽、來體會、來了解,我們自然去學習持經的人,大家共同一心來持誦《法華經》,行成佛之道,菩薩道路的盡頭就是成佛的境界。大家若能這樣,就是隨著方向而敬禮,隨他的方向,我們跟他走,身體力行、一心一志,這就叫做供養,用虔誠的心。

這樣「秉誠一念」,秉持著我們一念的誠意,「心意虔敬」,很虔誠來敬養,這樣,我們將自己的心都照顧好,信根深,對講經的人,我們對他相信不疑,信根深,自然跟著他學,「攝心尊禮讚」,這攝心,是全心、尊重,禮讚、讚歎、敬禮,對這個持經的人。因為我們前面就是說,起一念惡心,毀訾持經的人,現在就要跟大家講,我們要起一念虔誠的心,來成就持經的人。不只是成就,還要護持,不只是護持,我們還要身體力行,這樣佛法就能夠永恆在人間,淨化人心,社會、天下才能夠平安祥和。佛法在人間,就是期待眾生能夠覺悟,所以開示眾生能覺悟,進入佛法中,依教奉行,這是佛陀來人間的目標。成佛是很不簡單啊!學佛,修行更是困難。有辦法學佛嗎?絕對有。這是教育,佛陀的教育他能讓我們身體力行去走,我們能走的路就能夠修行,既然是能走的路,路走得到嗎?要看我們有專心走嗎?有耐心向前前進嗎?我們若有心、有願,我們向前前進,有路就有到達的地方,我們的目標就是佛道,與佛平行,到達了他覺悟成佛的境界。

這是佛陀常常這樣教育我們,佛的《本生經》中也是常常有他成佛的過程,學佛的路很長,生生世世走過來的路。所以,在懸遠劫,很長久以前,有一尊佛,就是弗沙佛,也有一另外的經典叫做雷音王佛。反正就是在很長久的懸遠劫前,有這樣的佛出世。有佛出世,自然就有菩薩,有修行者,聲聞、羅漢跟隨佛修學。這當中弗沙佛他看,傳法、授記未來能成佛,到底是哪一位菩薩,修行者能前後成佛呢?他在觀察,選擇了兩位菩薩,這兩位菩薩也要有先有後,先、後到底是誰?再好好地觀察。一位是釋迦菩薩,一位是彌勒菩薩。釋迦菩薩他的悲心很具足,時時都是很用功,但是他的心,就是懸掛在苦難眾生中,他體會、他了解,了解人間疾苦,眾生苦難不堪,所以他雖然在修行,但是心就是懸掛在眾生苦難,所以他對「觀」,就是靜心入觀行,或者是慧,慧觀,有較弱一點點,但是悲行充足。

弗沙佛就這樣想:這麼多的眾生,已經受釋迦菩薩的感化,這麼多眾生法已經都入心了,他成就了很多眾生,緣俱足了,雖然慧觀的力量還是薄弱些,但是要成就一個人完成他的道業充足,這樣較簡單,要成就一切眾生緣,法入心,這就很不簡單。所以弗沙佛決定釋迦菩薩超前九劫能夠成佛,但是還要再歷練。弗沙佛就決定了這個意,所以他就去到釋迦菩薩在雪山採藥的地方,因為眾生多病苦,釋迦菩薩通達藥理,能拔除眾生的病苦,所以他常在雪山找藥、採藥,預備能夠救度病苦眾生。所以弗沙佛他就來到這地方,他找了一個山洞,在那地方靜坐,全身發出了大光明,這位採藥的釋迦菩薩忽然間看到這光明照耀十方,他就尋著這光,尋光而來。看到弗沙佛的身光,他在那地方心生歡喜,就在洞外禮佛、拜佛,起了很恭敬的心,不由自己心大歡喜,從沒有過這麼大的歡喜。他禮拜之後,一念心,一隻腳站著,只一隻腳站著,一隻腳抬高,雙手合掌,這樣一心一志就是恭敬,只是一個恭敬的心,這麼的虔誠,七夜七日心意沒動過,就只是恭敬的心。

讚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這恭敬心就是念誦出來,「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讚佛偈>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們現在常誦<讚佛偈>,其實<讚佛偈>故事的由來,就是採自於這個時候,就是釋迦菩薩那時分見到弗沙佛發心歡喜,虔誠定力不二念,只是一心一念讚歎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樣僅僅一念,就是這句偈,七夜七日,一隻腳站著,這樣雙手合掌。七夜七日,我們做得到嗎?釋迦菩薩做到了,這分的定力,這分的心只是一念,沒有第二的念頭,七夜七日,定觀、慧觀都具足了,加上了他的悲行,所以悲智已經會合起來了,成就了那時釋迦菩薩,超越了彌勒菩薩九劫,這樣提前成佛了。

各位學佛就是需要堅定信心,平時要培養與眾生同體大悲,不忍眾生受苦難。眾生的苦,是佛所牽掛的,他的心所牽掛、放不下的就是眾生。奈何眾生就是不知道,佛陀他用肩膀背著眾生,儘管我們一直受佛陀所荷負在肩背,我們都不知道,還是這樣煩惱滿心。眾生的無明,無明念一動,就影響到一念修行者的心,法沒辦法承傳下去,就是因為這樣,多數的眾生不能成就,還是一樣煩惱滿心,一直就是煩惱,所以無明煩惱眾生多,修行者要堅定修行道業不多,很少啊!因為修行困難,時間要很長久。

看看弗沙佛的時代,也有很多菩薩,發心的人也不少,但是在這麼多發心的人,他選擇出來有二個人,這兩個人就要再經過磨練。彌勒菩薩慧觀、定力夠,但是眾生緣不足,釋迦菩薩眾生緣都具足了,定觀、慧觀較弱,所以他就專心來成就一個人。想想看,修行者要成就不簡單,除了菩薩,還有聲聞、緣覺。其中要取一位。你看,成就釋迦菩薩,雖然他這樣在弗沙佛時完成了,他超越九劫,這九劫的時間有多長?大家都知道,人壽從十歲開始,一百年增一歲,一百年增一歲,一直增,增到八萬四千歲。再從八萬四千歲,百年減一歲,百年再減一歲,減到人壽十歲。這樣一增一減,叫做一小劫。二十個小劫,才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才是一個大劫。

時間就是那麼長,這九劫的時間,不論是九小劫,或者是九中劫,或者是九大劫,雖然經典沒說得清楚,不過光說九小劫,也是很長的時間。這段時間不聽歇,生生世世都是在人間度眾生,何況我們還記得嗎?<化城喻品>,大通智勝佛的塵點劫前,十六王子的時代,這樣講《法華經》,所結緣的人眾,你看有多久呢?所以說,要成就一位修行者,讓他法入心,傳法在人間真的是不簡單,所以我們應該很用心,用出了傳法在人間,我們人人應該要互相勉勵,互相尊重,我們支持持經人,自己也向持經人恭敬,不只是恭敬,我們也要跟著他同時來誦持這部經,這樣我們慢慢修行,也不能慢,要積極修行,未來我們也是能成佛。所以,前面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擔。」

要知道,有這樣在誦《法華經》,持《法華經》,如修行的人,這就是有修行,佛就是這樣修行而莊嚴的。所以,「以佛莊嚴而自莊嚴」。我們要知道,能這樣以佛莊嚴而自莊嚴,這樣是佛陀加被我們,佛陀守護著我們,保護得我們慧命不斷成長起來。就像慈父在保護他的孩子,背著他的孩子過那險難的地方,這就如走到化城一樣,導師要來嚮導這些人,能經過險路。同樣的道理,我們要很用心,用感恩心。成佛的教育,要行發心菩薩道。若能這樣堅定我們的心志,那就是「以佛莊嚴而自莊嚴」,是佛肩膀上所荷擔,是導師來引導我們走過這險難惡道的地方,所以我們必定要用恭敬、尊重的心。來,下面經文再說,

經文:「其所至方,應隨向禮,一心合掌,恭敬供養,尊重讚歎。」

*解釋應供之意,為勉勵讀誦是經者,歡喜說法,是人須臾得菩提故。普受讚禮,必得人天供養。

剛才說,弗沙佛要成就釋迦菩薩,他放光引導他向著這條光明的方向,找到佛,見到佛起恭敬心,與這樣同樣。因為這部經是如來的全身,所以我們應該「其所至方,應隨向禮」,有經的地方,我們應該要向著那個方向去敬禮。這就是勉勵我們,勉勵我們對讀經或者是持經的人,我們要歡喜。讀完經之後,我們要有心得,我們要起歡喜心,我們要開始說法。經典怎麼讀,我們怎麼了解,我們要趕緊說法讓大家聽,讓大家了解,這樣的人,「是人須臾得菩提故」。像這樣的人,你願意聽,願意學,願意身體力行,這樣自然很快他就能夠得到菩提,這個道就入心了。

常常說聽經,你要再複講,聽了之後要再讀。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在讀經會,聽了之後,他們要再讀過,大家來共同講心得,有心得,這個東西就是我們所得的。「得者,德也」,我們就要開始用功,再和別人分享,愈和別人分享,這個法愈深刻入心。所以說,「是人須臾得菩提故」,因為他不斷不斷在複講,不斷不斷在讀誦,讀誦複講心得,這個心得就刻入心來。所以我們就要讚歎,「普受讚禮」,讚歎與恭敬,「必得人天供養」。這個人一定是人天所供養,因為他的心與天人已經接近。所以常常說天良、天良,你很有天良,有天性,與生俱來的良知,良知是什麼呢?就是真如覺性。所以,我們一直誦,讀誦,一直講說,自然他就愈接近菩提道。所以這就是慢慢與天同體,佛陀的覺悟與天體合一,這就是慢慢會這樣接近,身心寬闊,包容天下,我們愈來愈接近了。

經文簡釋:
「其所至方」;其持經人所至之地方。
此人有所趣向,悉與實相相應,故云:其所至方。

「其所至方」,就是持經的人所到的地方,「此人有所趣向,悉與實相相應」,這個人有所趣向,他的心所趣向,完全就是與實相相應。他所做的、所說的,都是與道會合的道理,理化為事。就是常常說,我們學佛要學在生活中,就是人、事、物,我們一定要學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以我們的生活所趣向,無不都是與法會合。所以不論做什麼事,都是與法會合,就是合情、合法、合理。這就是「悉與實相相應,故云:其所至方」。他的方向,他的心的方向,無不都是與這部經會合在一起。

經文簡釋:
「應隨向禮,一心合掌」;正法處世難,受持聞法尤其難能可貴!
眾生應隨方向而禮。一心不亂,合十指掌表態敬意。

所以,「應隨向禮,一心合掌」。隨著他的身行,我們跟著他這樣去做,去讚歎,這絕對是沒問題,沒有錯的,這「一心合掌」,就表示身的恭敬,「應隨向禮」,就是我們的心隨著道理,在人、事、物中的方向都是正確的,合情合理,我們就是向著佛的全身這樣的敬禮,要有這樣虔誠恭敬的心,這就是正法處世。但是我們若是不願意,就像前面所說的「毀訾」,這樣正法處世難。知道凡夫障多,發心修行者微少,所以有人發心,這種的無明眾生這麼多,起心動念,真的要如法修行是很困難。所以我們學佛者應該要「應隨向禮,一心合掌」,讓我們的正法化難而不難。所以受持聞法很困難,但是在很困難中,他願意去受持,願意去聽經,願意去複講,願意去身體力行,這很難能可貴啊!因為現在「正法處世難,受持聞法尤其難能可貴!」有這樣的人願意持經聞法,複講,身體力行,實在是難能可貴。

所以「眾生應隨方向而禮」。我們要真正的起尊重,法在人間,隨著這個法的方向,我們應該要護法,我們應該隨這個法的道路,菩提道路,這樣身體力行去。還要「一心不亂,合十指掌表態敬意」。這樣合掌,合十指,就是這樣指頭都要合攏來,表示雜亂心歸一虔誠的心,這樣來表態敬意,沒有雜亂心,歸於一虔誠的心念,這個敬意。

經文簡釋:
「恭敬供養,尊重讚歎」;恭謙致敬謹慎,志誠供養。
尊崇聞持讀誦如法修行之貴重,應加讚詠稱歎。

所以「恭敬供養,尊重讚歎」。那就是要「恭謙致敬謹慎,志誠供養」。還要尊崇聞持讀誦如法修行之人,這是很貴重,我們對這樣的人要很恭敬,要很謙卑,不必很自大,我們對人要很尊敬。尤其是要很謹慎,正法要在人間,我們一定要很謹慎,不要聽到風吹草動我們就起心動念,千萬不可啊!我們要很謹慎。我們要立志,很誠意來供養,必定要很尊崇聽聞經典的人,又要受持、讀誦、講說,如法修行的人,一定要對這樣的人很貴重來尊重他,要讚歎,這樣他才有辦法更有信心,才能對佛法不斷去推行弘法。

所以我們要敬重弘法者,人人都可成為弘法人,人人都能得受尊重。所以我們這就像一條菩提道,走對的路,向前前進,我們恭敬前面的人,後面的人恭敬我們,源源不斷,這樣向前前進。這條的道路,用愛鋪路,用覺來傳情,這就是我們擴大愛,拉長情,在人間將佛法普遍,這才是真正天下之福,造福人群。下面再一段文說,

經文:「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肴饌、作諸伎樂。」

種種供養:
一、華香:草木所生之各種具有香氣者,名華香。

用種種的方法,這種種的供養,「華香」,我們常說,華香是「草木所生之各種具有香氣者」,有香的氣味,這都叫做華香。不論是沉香、檀香,這都是木料,木質。或者是花草,草所開的花有香氣也叫做華香。所以不論是木生或者是草生,一切有香氣的都叫做華香。

二、瓔珞:珠寶貫穿成串而成莊嚴者。

還有「瓔絡」,瓔珞是在水底,或者是在陸地,一切的寶物,代表很多種寶器,這是珠寶等等,將它貫穿成串來莊嚴,看是要做門簾、要做什麼,通通都是都用寶物這樣將它串連起來,來裝飾道場。

三、末香:沈檀為細末。
四、塗香:即清淨香水。

第三就是「末香」,就是沉檀細末的香,寺院每天都在用。第四,「塗香」,香的水,或者是香的草,這樣拿來塗,塗地,塗莊嚴的道具等等,這都是「塗香」。不論水質,或者是等等有香的東西。

五、燒香:成炷而焚爇。

第五「燒香」,我們以前都是這樣在燒香,現在我們就盡量不要燒很多香,會污染空氣。心香一炷,一支香表達一心的恭敬就好了,甚至不必有形的,就是內心的一炷香,一支香,從我們的內心也可以。以前人口少,就這樣說燒香。現在人口多了,所用的東西太過度,所以我們就用心的虔誠,不一定要用那麼多的物質,這些物質都可以不用,這是我們現在我們用心的虔誠。

六、繒蓋:絹帛作蓋,以障塵穢。
七、幢幡:飄揚左右,驅除雀鼠者。

第六「繒蓋」,繒蓋就是錦帛、就是布料等等,它可以遮日,或者是遮沙土等等,這是繒蓋。第七就是「幢旛」,它可以在空中飄搖,有時候講經或者是做什麼事時,會很多的東西,不論是鳥、蚊子、蒼蠅、老鼠等等,只要有東西在那裡動,隨風飄動,自然這些東西就驅除掉,所以有幢旛。

八、衣服:首尾表裡,錦繡裝經者。
九、肴饌:清淨的種種美食。

第八就是「衣服」,衣服就是能夠遮蓋我們的身體。第九就是「肴饌」,就是清淨的種種美食。清淨的美食,那就是蔬菜、水果等等,五穀雜糧,這是清淨的美食。

十、伎樂:手舞足蹈,而奏絲竹。

第十就是「伎樂」,用音樂,或者是用肢體的。像我們現在常常看到「入經藏演繹」,現在有旋律,還有經文,用旋律將它編串起來,再加上了肢體語言來表達,肢體語言表達出了這個經文的意義,這就是用這樣種種虔誠供養。

我們學佛必定要用這樣的心,用最好的來莊嚴道場。聽經,聽經、讀經又用心,將經法入心來,我們還能傳誦給別人,別人可以再傳誦,又能再向他解釋。我們還要恭敬、尊重有《法華經》所在的地方,就是佛的全身所在。所以我們要時時用恭敬的心,心在法中,法在生活中,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

《大智度論初品中菩薩釋論第八‧卷四》
如經中言:「過去久遠,有佛名弗沙。時有二菩薩:一名釋迦牟尼,一名彌勒。弗沙佛欲觀釋迦牟尼菩薩心純淑未?即觀見之,知其心未純淑,而諸弟子心皆純淑。又彌勒菩薩心已純淑,而弟子未純淑。是時,弗沙佛如是思惟:『一人之心易可速化,眾人之心,難可疾治。』如是思惟竟,弗沙佛欲使釋迦牟尼菩薩疾得成佛,上雪山上,於寶窟中入火定。是時,釋迦牟尼菩薩作外道仙人,上山採藥。見弗沙佛坐寶窟中,入火定,放光明。見已,心歡喜信敬,翹一腳立。叉手向佛,一心而觀,目未曾眴,七日七夜,以一偈讚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七日七夜諦觀世尊,目未曾眴,超越九劫,於九十一劫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