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婦環保回饋 精神毅力啟愛心

吳亞妹住在一座政府組屋底層,她把回收的資源存放在門前樓梯底下。每逢慈濟環保日,就把它們移到路旁,方便志工領取。【攝影者:吳學敏】

Community:
Branch:

吳亞妹住在一座政府組屋底層,她把回收的資源存放在門前樓梯底下。每逢慈濟環保日,就把它們移到路旁,方便志工領取。【攝影者:吳學敏】

住在馬來西亞新山的吳亞妹,在新加坡的一家美食中心工作,總會利用空檔,回收工作環境周圍的紙箱、雞蛋盤等,然後由她的老闆每天協助載送回馬來西亞住處,經整理分類後,送給慈濟行善。會這麼做,是因為她的兒子,曾經有五年的時間,接受慈濟的長期補助。當她知道慈濟的環保回收用來助人之後,她自動自發,趁工作之便,回收資源捐給慈濟。


◎ 反轉手心樂付出  活出自信人生

今年六十一歲的吳亞妹,住在一座政府組屋的底層,在住家門前的樓梯下,她把回收資源整齊分類,從不影響住戶動線。由於她的住家離停車場還有一小段距離,走路大約需要一、兩分鐘。因此,每次她從車上把資源搬下車之後,還得走上一小段路,才能回到家。她就這樣每次把資源搬下車,再走路回家。

有時回收的資源很多,還得來回走幾趟,到了每個月一次的環保日,慈濟志工會協助載送這些已整理好的回收物資,到鄰近環保點。吳亞妹持續了許多年,甘之如飴,連前來載送資源的志工也自歎不如。像志工曹榮威就說:「真的很厲害,因為我自己也做不來。」慈濟志工謝志生(濟康)也說:「她對環保真的很堅持,這個不簡單吶!」

吳亞妹的兒子李光輝是單親爸爸,得獨自撫養一女(妻子不知所蹤),加上長短腳,無法負荷勞力工作,也找不到其他穩定工作,因而於2012年初成為慈濟照顧戶。後來女兒(吳亞妹孫女)開始工作,吳亞妹則在新加坡工作,新幣兌馬幣的匯率提高了,收入有所增加,家境逐漸改善,因而於2017年初結案。

兒子接受慈濟的經濟補助時,吳亞妹受慈濟志工邀約到環保站付出,了解到資源回收也可以幫助別人,如今家境改善,她仍然繼續以資源回收的方式,來回饋慈濟過去的陪伴與關懷。


◎ 回收紙箱與瓶罐  兩地載運不嫌累

居住在馬來西亞新山的吳亞妹,讓「環保」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在鄰國新加坡的一家美食中心工作,負責點菜兼收拾碗盤。那裡每天有許多雞蛋盤和紙箱,在她的帶動之下,有些檔主會主動把可回收的資源放在固定的地點,讓她回收;有些則留在各自攤位,待她下班後去領取。她說:「要靠全體的力量,你一個人做,你能做得到嗎?一個人做不到的。」

同樣在美食中心工作的奧斯曼(Osman Bin Abubakar)則說:「她告訴我這些東西是是要做慈善的,如果這些東西你不要了可以給我,因為這樣我就可以將回收所得捐給其他貧窮的人。雖然我們沒有錢,但是也可以提供這些回收物。她真是一個好人!」

吳亞妹每天來回新山與新加坡工作,與她為鄰的老闆,每天更不嫌麻煩地幫她將資源從新加坡載回馬來西亞,回到新山住家往往已是凌晨十二點至一點左右。吳亞妹的老闆張亞財說:「要載送的有紙皮啊、油桶啊、水罐啊、塑膠桶……」志工問他,難道不介意嗎?他說:「不介意,不要緊啦,順心啦!」


◎ 竹筒啟善匯聚愛  分秒精進質樸心

吳亞妹也以竹筒歲月精神,廣邀善心人士,招募慈濟會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資源回收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快樂地做著回收工作,更因為能夠幫助別人,而收穫了滿滿的幸福。

 

每逢環保日都會前來領取資源的慈濟志工謝志生(濟康,左)和曹榮威(右)非常讚歎吳亞妹的堅持。【攝影者:吳學敏】 隔壁檔口的印度裔員工奧斯曼(Osman Bin Abubakar)從吳亞妹口中得知,資源回收也能助人,因此他平時都會把雞蛋盤、紙箱等可回收資源放在固定地點讓她收取。【錄影者:顏明德】 吳亞妹的老闆張亞財也是馬來西亞人,下班後,除了都會載送住在他家附近的吳亞妹回家,還不嫌麻煩、不嫌髒地協助載送回收資源。【錄影者:顏明德】 下班後,吳亞妹會到周圍的攤位,收集攤主特意留給她的資源。她把紙箱壓平,雞蛋盤整齊疊好,再綁緊;方便拿在手上又節省空間,就能載更多資源。【錄影者:顏明德】

 

 

映像新聞:《新山支會永樂鎮環保點前照顧戶家屬吳亞妹做環保》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