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多寶佛緣差不遂意願力,大眾見寶塔從地涌穹霄,今諸分身佛一同欲開塔,樂說知解僧中同欲意願。」
用心來體會,也是要讓大家要好好記憶。聽經,要前後連貫,重要的,不斷每一天都是這樣重複再說、再提醒大家,法入心,要用心體會,要知道多寶佛塔湧現法會上,見證。多寶佛塔的湧現,在那個法會,內涵的意、法,我們要很深地去體會,因為它與我們的心,是很密切的關係。我們的心與這段文的法,是不能疏漏掉,所以會一再向大家重複提醒。寶塔,「多寶佛緣差,不遂意願力」,這樣大家在心裡,是不是有湧起了記憶力,是不是有浮現了記憶沒有?因為跟大家說過了,多寶佛有一個心願未了,就是《法華經》還沒說。為什麼《法華經》在多寶佛的時代,沒有完成這個願呢?就是缺緣,缺了能當機弟子來請法的緣,因為這樣,沒有那個因緣暢演本懷。佛佛道同,每一尊佛心願就是要來圓教,說法之後,要完成他的心願,那就是說法要圓滿,但是《法華經》還未說,就是因為缺當機的因緣。
就像舍利弗,就像現在的大樂說菩薩,這都叫做當機者,在這個道場裡,佛所說的法很精采,但是大家還無法很透徹了解,大家的心還有未很明瞭,好像還缺一點什麼,就是需要這個當機者。他了解大家與他的根機差不多,佛所說法他有體會,但是很多人還未很了解透徹,他就要負責任,起來請教,請佛為大眾,將這個法清楚地讓大家的內心,能透徹了解。佛說法,本來就很清楚了,是這個意,在根機未解,佛的心意,這個根機還未到的人,無法去理解,所以還有根機未解的人,要有人發心,當機起來問,這個機會要把握,叫做當機。佛說法的這個時刻,大家想要知道,還未很了解,一定要有人這樣來問。所以,這個地方,就是有多寶佛塔現前,他的心願未了,佛陀就幫多寶佛說他的心願。
因為他為聽法故,多寶佛塔是因為要聽法,所以他的寶塔全身湧現,意思就是要讓我們知道,人人的心,法到底有清楚沒有?出火宅的道理了解嗎?化城的真空,大家清楚嗎?到底化城的道理,有到「妙有」的境地嗎?佛陀已經向大家說了,帶大家,像導師帶大家,不只是出火宅,又再經過化城,來印證,讓大家體會了解,這個體會了解之後,這樣是不是就對了呢?對。是不是就停了?不是,佛陀要再向大家說,持《法華經》,續佛的慧命,《法華經》就是有佛的全身在,所以〈法師品〉的重要,講完了〈法師品〉,開始就有寶塔現前了,寶塔浮現出來了,就是要再讓我們了解,人人有個靈山塔,人人應該要很清楚,法離我們不遠,在我們的眼前,所以寶塔浮現出來了。
雖然我一再說,大家心中,這個寶塔,是不是有建立在,你的靈山會沒有?「靈山只在汝心頭」,經的意義有入你的心沒有?經的意義入你的心來,你到底有刻在你的心版裡嗎?若有,這全盤的法就都在你的身上,就像多寶佛的全身一樣。因為我們人人的真如本性,自古至今,我們不增不減,我們常常有,來來去去,人人本具真如,但是,沒有去啟用它。這時候,佛,釋迦牟尼佛,就是希望我們人人,不要喪失了那個心願,時間在過很快,多寶佛,過去他就已經失去了,那個機會了,因緣,在那個時代,缺了當機者,所以「緣差不遂意願力」,他就是沒有,講《法華經》的因緣,所以因為這樣,全身在寶塔中。這就是表示我們的真如本性,久久埋在我們的內心,我們就是這個因緣未到,缺這個根機、因緣。
所以,我們人人有一個寶塔,這個寶塔還未開,寶塔裡有全身的古佛,全身的古佛已經湧現,這個寶塔湧現在我們的心,我們的靈山會,我們靈山會上,也已經浮現了寶塔,就是法我們都有在聽了,但是還未見到多寶佛的全身,所以,大樂說菩薩,在釋迦佛的道場裡,大樂說菩薩就是當機者,他就要代替大家來向佛請求,要看,能看到多寶佛塔裡面的多寶佛。所以說,「大眾見寶塔從地涌穹霄」。從地湧出,很高,二萬里,穿過了雲霄上去,所以叫做「從地涌穹霄」,很高。這就是表示已經超出五乘教法。《法華經》,人人已經從小乘的聲聞、緣覺,一直到菩薩,菩薩萬因,一直向佛的果上走,這就是已經發大乘心的堅定意願,已經衝破了這分凡夫心,起起落落,是專心向前,就是從地湧出,尤其是突顯過這穹霄。
所以,「今諸分身佛,一同欲開塔」。因為釋迦佛知道眾生聽法,這些弟子聽法,這個意願已經大開了,發大心了,所以多寶佛應該現前時。大樂說菩薩來代替大家請法,佛陀就說分身佛都要會集。「今諸分身佛一同欲開塔」,全都到齊了,知道佛的心意,全都歸位了,諸法歸位,坐寶樹下,世間的禮節、規矩都有了。這個場面,用這個形象來譬喻,其實這就是法,很重要的法,在這段文之中。所以「樂說知解僧中,同欲意願」,這是大樂說菩薩知道眾僧,佛陀的弟子,大家共同的意願。
所以這是大眾的期望,都期待能夠開寶塔、見古佛,大家都有這個心願。到底真如本性是長什麼樣子?人人本具,到底自己全都還未發覺,到底是長什麼樣?所以這個地方,大眾期望開寶塔、見古佛。
大眾祈望
開寶塔見古佛
多寶佛願力
須集諸分身
復令時會眾
知分身之多
故知諸佛
為開塔而來集
這古佛,大家應該清楚了,人人本具佛性,真如本性,千古以來不增不減,隨著我們來來回回。所以「多寶佛願力須集諸分身」。多寶佛,是引用多寶佛這個意境,因為他自己沒有暢本懷,所以他有這樣的心願,除了聽經,這個時候也是要將過去的法,要再集回來。就如阿難,「如是我聞」,過去二十年間沒有聽到的法,佛陀要重新說法,這樣我們現在才有法可聽,應該是同樣的道理。所以說,要看多寶佛的全身,必須要集,集來諸分身佛。
「復令時會眾」。要讓現在這些分身佛,全部都到達,這就是法還要再集會過來,於現在的會眾,「知分身之多」。要讓這些人,大家再回顧一下,法,談空說有,從小進大,回小向大,這個過程已經有多少的法呢?所以要讓大家能知道,「知分身之多,故知諸佛為開塔而來」。所以知道,法到底過去有多少?就像知道分身佛,已經布善種子有多廣了呢?這些善種子的法,應該浮現出來,大家再回想一下。就像我們慈濟五十年了,五十年,發祥地從這個地方開始,五十年間能將這個法與精神理念,已經布達在多遠、多廣的地方。
不久之前,國際慈濟人,做慈濟事,不斷這樣回來會集。有人醫會,有各地菩薩而來,這不就是法的分身?十一月初開始,又是國際間的慈濟人,要回來受證了。還未受證之前,他們現在在各地都在見習、培訓,時間到了,他們要回來受證。從十一月初開始,紛紛歸來、歸來。這就是時間,這就是法,法要不斷不斷再回顧,去體會、去了解,法,從這個點已經開始拓展開,同一個法,無量數的人去應用,去發揮,去救人的工作,愈來愈多。所以「知諸佛為開塔而來集」,知道要將這個法,開始要來證明,證明這個法已經這樣會集過來了。
真真正正見習、培訓,一批一批都要最後回來受證,這就是一樣,一樣就是要受證的時間也到了。就是見證,要來見證「如來隨類化現」,應如是法而來。我們每年都是這樣在循環,見習、培訓,見習、培訓這兩三年間,開始他們發心,就要行菩薩道,入人群行菩薩道,這都是在見習、培訓中,入人群去,這幾年的時間,做了之後,自己很歡喜,「我決定,我要受證。」這與我們的人間法,人間法與佛法是沒有脫節的。
如來隨類化現
普應群機
若月臨眾水
名化身
所以「如來隨類化現,普應群機,若月臨眾水,名化身」。就像如來,應如是法來來去去,這就是這樣,慈濟人要經過見習、培訓,在人群中這樣歷練過來,開始才像化身,化身就譬喻如月,因為化身要普應群機,要很多人,去應無量人的需要。就如現在「梅姬」這個颱風,在南部下大雨,大雨,南部山區雨水過量了,山崩了。在臺南以南,臺南再往南去,淹水了,有的孩子要去讀書,到了學校,學校都淹水了,老師的辦公室、孩子讀書的教室,全都淹水了,所以孩子只好就是,臨時取消上課,七八所學校都是這樣,所以政府及時宣布停班、停課。因為是雨水這樣(大),學校都淹了,住宅也淹了,人的家庭也淹了,慈濟人再次集合起來,動員好幾百人,就開始高雄等等,臺南與高雄,全部都是這樣,集合再分組隊,去香積煮食,熱騰騰的便當,這樣不斷去發送。
去聽老人家,很怕啊!有的人就述說:「我家昨晚就沒得睡了,今晚肯定也沒得睡。看,外面淹水,裡面的水不消,已經淹到床鋪上了,也不知道今晚要如何睡?」去聽他們訴說他們的困難,聽老人心驚,自己一人孤單,沒電、沒水,無法煮食。同樣的,這些菩薩湧現,就這樣分組隊,這樣組隊普遍趕緊去,這就是菩薩應現,眾生所需要。在高雄,災情更重,山區山崩,而且土石流,埋了人家的屋子。消防,警消,有警察、消防隊,開始要找人,救難隊到了,慈濟人要繼續勘災,在就近的慈濟人家庭,就趕緊開辦伙食,趕緊召集大家來煮,也能供應給救災難的人吃,也能供應給還無法起爐灶的人,有的家還淹水,有的在打掃。看,這就是叫做菩薩,「隨類化現,普應群機」,這就是當眾生所需要,他們就是應現。
所以「隨類化現,普應群機」,就像「月臨眾水,名化身」。就如一輪月映在水上,地上只要有水,不論是湖水、溪水、池水,或者是水坑,或者是土地上,這樣小小的一窪水,或者是一罈水,只要空中有月,映在水中,這與化身的意思一樣。雖然月映在水中,但是真實有月,就像是法,佛所說的法,已經入我們的心來。其實這個水映月,就像是將釋迦佛說的法,映在你的心裡,你知道真實有這輪月,這輪月是在我們心的深處,心如太虛,如虛空,心包太虛,我們大家都清楚,法是亙古不變。我們能覺悟,就是與天地合一,天地萬法,我們怎麼沒有呢?有啊!日月無不都是在我們的內心裡。所以,還未成佛之前,我們全都是化身,應這個法,要去證明有這樣的法入我們的心來,這就是菩薩入人群去。所以說,「若月臨眾水,名化身」,我們就是聽法,來了解佛法是這樣。
多寶佛於塔中
全身承願見證
欲開塔必待釋尊
應集分身佛
喻一燈燃無盡燈
所以「全身承願見證,欲開塔,必待釋尊應集分身佛」。這就如寶塔現前,如月映水一樣,這也是一種引導我們,向我們譬喻,我們的真如本性,就像是這樣的塔。從凡夫「二十五有」的,煩惱無明,化成了千千萬萬種的無明煩惱,因為這樣,佛陀應世而來人間教育我們,這些法就像月影,映在我們的心湖,我們的水面上,讓我們了解。所以,「若月臨眾水」,這就是什麼樣的水,都能讓我們知道,月是長這個樣子,讓我們知道寶塔是這樣,其實,寶塔是在我們的心裡,化身佛是這樣,已經承法了,發揮他的效用在普遍人間,人間的法已經人間受用,這同樣的道理。
所以「全身承願見證」。寶塔是來見證真實法,所以,大家很想要開塔,想要了解真實法,要更了解。所以「必待釋尊應集分身佛」,將這些法歸納起來。「喻一燈燃無盡燈」,一盞燈若點起來,無盡的燈就這樣引出去,世間就光亮起來了。這些文雖然好像很重複,但是是很重要的。
來,下面的文,要再清楚了解,這是昨天說過的經文:「善男子!汝往詣耆闍崛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少病、少惱、氣力安樂,及菩薩聲聞眾,悉安隱不?」
善男子
汝往詣耆闍崛山
釋迦牟尼佛所
如我辭曰
少病 少惱
氣力安樂
及菩薩聲聞眾
悉安隱不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大家都平安嗎?佛平安嗎?佛的心境,眾生好度嗎?佛的心是不是很安?這要自問,是不是很安?眾生有病,佛就有病。同樣的道理,眾生有煩惱,菩薩就有煩惱,這是佛菩薩所憂、所苦,無不都是因為眾生。
下面接下來,再說:「以此寶華散佛供養而作是言:彼某甲佛與欲開此寶塔。諸佛遣使,亦復如是。」
以此寶華散佛供養
而作是言
彼某甲佛
與欲開此寶塔
諸佛遣使
亦復如是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這段文,「以此寶華」,那就是分身佛都到齊了,遣使者也用最虔誠的寶華去供佛,去禮拜,去問安,將這寶華散在佛上,這是莊嚴道場,這就是「以最尊敬心至誠散寶華供養,後方傳佛遣來意」,將這禮節都完備。
以此寶華
散佛供養:
以最尊敬心致誠
散寶華供養訖
後方傳佛遣來意
才開始表達佛意。「而作是言:彼某甲佛」。我是受某某佛將我派遣來的。這就是說,雖是釋迦所分身的佛,「而一一佛各有名號,故云某甲」。
而作是言
彼某甲佛:
雖是釋迦之所分身
而一一佛各有名號
故云某甲
說話給大家聽,不一定大家都是同一個名,要用這個法,不同名的人,大家都能用,用這個法去向不同的人說法。同樣的道理。所以「彼某甲佛」,「是某某佛,某一位這樣教育我,我能了解,我現在來,代替教育我的人,我來了。」就如要回來受證的人,不一定委員都會跟著他們回來,是委員帶出來的,有代表的人帶他們回來。帶他們回來,開始要受證了,到時候就會說:「我從哪裡來,我是什麼因緣來了解慈濟,是誰度我進來的。」這同樣的道理。「故云某甲」,這就是這樣,世間法與佛法相同。
「彼某甲佛」,是「分身佛各教侍者,代稱己名」。你若回去,你就說誰帶你出來的,誰牽引你,經過了一段時間培訓過,所以已經可以堪得受證。
彼某甲佛:
分身佛各教侍者
代稱己名
即知分身
不必皆名釋迦
所謂我在異國
更有異名是
同樣的道理,這「彼某甲佛」,就是誰派遣我來的。「即知分身,不必皆名釋迦,所謂我在異國,更有異名」。這個「我」就是法,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法,法在異國土,同樣教化,教化,受法的人同樣修行,同樣成佛,但是不同的名,這就是法成就人成佛。所以同樣叫做佛,但是可以不同的名。
這些分身佛都到齊了,所以「與欲開此寶塔」。
與欲開此寶塔:
諸分身佛
為欲開寶塔
所以來者
為欲開塔
示此大眾
多寶之願已酬
樂說之請未遂
故諸佛
同欲開此寶塔
因為寶塔現前了,就是知道這個盛會,大家都聚集來了。「諸分身佛,為欲開寶塔」,「所以來者」,就是只為了要開寶塔,「示此大眾」。寶塔就是來見證。
所以多寶佛之願已酬,也已經來聽法了,這些法全都集中來,釋迦佛應多寶佛的心願,這是二尊佛的互動。一尊佛為了聽法,也是要來見證,一尊佛是說法,就是應古佛所需要,所以這叫做願已酬,心願已經得到了。所以,「樂說之請未遂」。大樂說菩薩想要佛陀啟開塔,這時候還沒開,「故諸佛同欲開此寶塔」。因為大樂說菩薩請佛開塔,佛陀說,多寶佛他的佛塔現前,他的心願就是我的分身都要會集,我要先會集分身佛到,才能開寶塔。
大家應該記得。所以,現在分身佛都到齊了,多寶佛的心願也已經得了,接下來就開始要請佛開寶塔。因為這些遣使的使者都來了,表達每一尊佛都是為了開寶塔而來。
爾時
釋迦牟尼佛
見所分身佛
悉已來集
各各坐於師子之座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爾時,釋迦牟尼佛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各各坐於師子之座」。這是佛見分身已經安坐,安坐在寶樹下的師子座上,這就是這些分身佛,已經全都就位了,意思就是法都已經就位了,這些法全都歸位來。
所以,「諸佛為以方便力,化處處有緣之眾生,分身於十方,而現成佛之相」。
諸佛為以方便力
化處處有緣之眾生
分身於十方
而現成佛之相
這就是讓大家更加了解,諸佛為以方便力,每一尊佛都是一樣。以方便的力量,這樣慢慢引導眾生進來。我們現在都了解了,佛陀無非就是要我們人人能成佛,向著成佛的道路走,不是獨善其身自己,不是。所以「諸佛為以方便力」,「化處處有緣之眾生」,到處都去化緣,用什麼去化緣呢?用法,法就能這樣播散到每個地方去。
不一定就是釋迦牟尼佛恆住世間,法恆住世間。人,世間法就是有這樣,生、老、病,最後就是滅,滅度。但是法是永恆,法歷久常新,久久的法,應著世間所需要,還是不斷要變,所以「三變淨土」,就是要應世間所需要。這就是我們要了解,這個三變淨土,無不都是要我們了解,人間如火宅,要趕緊出火宅。火宅外有三車,要好好去選擇,最後,最好是選擇大白牛車,那就是大車。這就是我們要很了解,再來就是「化城」,了解了,法不斷在滋潤我們的慧命,然後我們更要深入了解大乘法。塵點劫以來,我們的真如不變,永恆存在,我們應該要很了解。了解之後,全都清楚,發大心了,發大心。這全都是弘法的過程。
之後,我們大家,要很重視《法華經》,《法華經》就是佛的全身。要了解,有《法華經》的地方,在〈法師品〉就說「應起寶塔」,在這一品,寶塔現前,照順序下來,大家應該很清楚。所以「化處處有緣之眾生」,就是這樣,用種種的方法,歷經千古,法是不變,但是應世而變,應這個世。就如月臨水上,不論是什麼樣的水,只要有水,都能如水映月,如月映在水上。同樣的,法就是這樣,「分身於十方,而現成佛之相」。所以我們要用心,用心在時時,時時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無不都是真實法,只要你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