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文殊善說法要不擇地善教化,地愈卑化法愈廣,不擇根機善逗教,機愈憍得道愈速,先秉權教用小教,今該回小向大道,故接靈山見釋尊。」
要用心啊!我們昨天就說過了,智積菩薩向文殊菩薩問:「文殊菩薩,到海龍宮能度多少呢?」我們要知道,「文殊善說法要」,他的智慧,他「不擇地善教化」,他不論在哪一個地方,他自古無始劫以來,到底去到哪裡?不用選擇地方,「不擇地」,任何一地方,文殊菩薩都能夠應時、應地、應機去教化眾生。
「地愈卑化法愈廣」,就是那個地方,愈需要的地方,那個地方愈是卑劣,人愈難度的地方,愈難開化的地方,才需要他去開發、去度化。所以「地愈卑化法愈廣」,這就是他文殊菩薩很特殊,而且智慧之高,悲心之大,不愧是古佛再來哦!
所以他「不擇根機善逗教」,不只是不擇地,地愈是難開發的,他就是這樣去開發,就是根機愈劣,愈不好的根機,他還是一樣,正是他需要度化的對象。所以「不擇根機善逗教」,不論他是小乘的根機,中乘,或者是大乘的根機,文殊菩薩都有辦法向他逗教,或者是惡劣的根機,他能夠將之轉惡為善,這就是文殊菩薩的教化。
所以「機愈憍得道愈速」。我們常常聽人家說,「大壞也是大好」,有的人是很壞、很惡,卻是那個因緣投合,轉惡為善,一旦轉過來了,那個心念,和他在為惡那麼強一樣,為善也很強,因為他的習性就是這樣,不做不必說,要做就是要做得很徹底。求法,反對,就是很反對徹底;一旦讓他了解了,他回過頭來,信要信的很深,很透徹,這就是這樣的根機,只要那個機將它轉過來,轉惡為善,也是強為善,也是一個大好的人,所以說「機愈憍得道愈速」。
「先秉權教用小教」。用方便法,隨他的根機為他們說法,所以種種的方法,善巧方便逗教,他們接受到就很快速,這是文殊,他的悲智雙運,他能應根機。還記得像是在,去年(二0六年)的四月,厄瓜多大地震之時,我們委託了美國慈濟菩薩,他們這個小組去到那個地方,四五個縣市,其中有一縣市,人,人性很剛強,大家認為哪有可能去那個地方,「以工代賑」,怎麼帶得動呢?沒想到他們去到那個地方,那個地方的人看見慈濟人來,他們很感動,大家就說:這個慈善機構是這麼的特殊,從遙遠的地方這樣來了,那分的誠意,在前面幾個縣市這樣在帶動,來到我們這裡,大家要合齊心來,大家把握時間,分秒不空過,不要佔到「以工代賑」,慈濟的時間,所以盡心力做,為自己的故鄉恢復生機。
他們有這樣的轉變,所以他們很好帶,而且很打拼,又是很和齊,很快的,那個縣市,很快速,大家都被帶得歡喜。縣市長很感動,很感恩,希望慈濟人,是不是能夠永遠在那個地方,將他這個縣市這些人,降伏得這麼的乖,這麼聽話,這麼認真打拼,前所未有。用這樣來,我們就能知道,「機愈憍得道愈速」,就是這樣的性情,也是很講義氣,感恩心愈強,付出那個力量是愈大。
同樣的道理。所以,「善秉權教用小教」,我們要去幫助他們,我們既然是要救濟了,也是要用錢,不如用以工代賑,大家自己的鄉村,自己的故鄉,用自己的體力來恢復,這個時候正困難,我們用這樣以工代賑,這不就是「善秉權教用小教」。同樣受災難的人,我們一次給他們也是要不少錢。你每天發工資,幾百元、幾百元,這樣給他們美金幾十元,這樣他們也拿得很歡喜,精神提起來,將自己的家鄉恢復得快,這也就是要用權巧方便,這樣去付出。他們能夠接受,身心都救起來了,讓他們的身體動起來,讓他們的心理轉變過來,充滿了希望,那就付出了力量,這就是用方法。
所以,已經用權教了,逗他們的根機,帶動了。雖然說「先秉權教用小教」,現在大家聽話了,也能夠相信,所以「今該回小向大道」,應該要讓他們了解真實的道理,那就是要回小向大乘。因為這樣,文殊菩薩很有分寸,儘管他是古來佛,但是這個時候,他就把這些人,已經教化的,能夠向法,他就趕緊把他們,「接向靈山見世尊」,就這樣把他們帶回來靈山,從海而到山,到高山來了。這是智積在問,海宮所化度眾生幾何。前面那段文,我們從現在這樣解釋它,大家應該能夠清楚。
智積問海宮所化度
眾生幾何
而文殊答以
非口可宣、心能測
蓋佛智境界
離於語言能數測
不墮數量
唯事理合證乃能知
文殊菩薩怎麼回答呢?文殊菩薩「答以非口可宣、非心能測」。意思就是說,數量很多很多。你不相信,在這海宮的眾生也是可度,不是那麼驕慢難調伏。他們一信,能夠相信佛法,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你給他很透徹了解,機一轉,全都能相信,所以,數量之多,不是我用口能夠回答你的數字,不是我們一般能夠用心去推測,到底有多少,那就是很多很多。就像塵點劫,恆河沙一樣,很難算,若算師、算師弟子,也沒辦法算,就是很多就是了。
所以,「非口可宣,非心所測」。所以,如佛智,佛的智慧,佛的境界,是「離於語言能數測」,佛的智慧,不是我們一般的人用語言,能來測量它的數。到底佛的智慧,佛的境界有多廣?佛,他的心智有多少?這根本就不是我們一般的人,用語言能夠將它的量和數,將它測量出來,這是不可能。佛陀的覺悟是與天體合一,天地之間,一切道理那麼多,佛陀全都透徹了,如何能夠用數量來測它呢?所以,不是語言能夠講出的數量,不是我們的心智,能夠將它測量出來的,所以我們沒有這個量,這樣就是「不墮數量,唯事理合證乃能知」。
很多很多的道理,其實,道理看不到,無形,無體相,唯有要用這個事和理來合會,原來這個道理是在講這樣,憍慢和數字能夠信、不能信,要怎麼去揣測呢?我們就用一個很簡單,才在二0一六年的四月間,厄瓜多的一場地震,慈濟人到那個地方去,有這樣的地方,很出名,剛強的地方,卻是事實證明,一旦有災難,有愛心的人去到那個地方,用誠意,就能夠他們接受了,最聽話、最整齊、最快速,這就能夠證明,這就是事和理。事項和道理會合,就能夠證明,用這樣來譬喻。要不然,若要說理,「怎麼這麼多能夠相信?」其實,眾生皆有佛性,只要方法、因緣。什麼叫做方法?要怎麼說?因緣長得什麼樣,要怎麼將它會合?這都是要事和相合起來,就是這個道理。
智積之問
意謂龍宮卑溼
非說法處之地
龍性憍慢
非載道器
其被化者
恐難能受教多
故云其數幾何
這就是表示智積的意,那就是「龍宮卑溼」,龍宮就是龍王所住宿的地方,不是一般的水族能夠住的地方。但是,以菩薩的境界來看龍宮,當然是卑溼,以一般來說,就是「非說法處之地」,不是講法的地方。尤其是龍性的憍慢,這也不是載道器,這樣的身形,尤其是龍的性,像蛇的性一樣,你不能碰到牠,牠含著毒。所以講起來,這非載道器,昨天也講過了。所以,「其被化者恐難能受束、教」,無法很多,就是能夠接受應該也不多。
那個地方不是講法的道場,那些眾生不是載道器,哪怕是能夠度的,要能夠受教的,應該是不多。這是智積他這樣的想法,這樣講出來問文殊,也懷疑文殊在那裡度化,應該是不多,所以才會說:「其數幾何?」有幾個?那就是看,感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有可能,也不多。所以,「文殊智德難測」。
文殊智德難測
廣益涉海行化
菩薩無數
清淨無染
如淨蓮花
覺性慧海湧出
秉乘智德因行
六度比山高海深
須彌山難比其高
大海深難比其深
毫芒妙諦納乾坤
理事合會度眾生
確實,文殊菩薩智德難測,已經是古來佛了,也教過了菩薩,也是七佛之師。所以文殊菩薩,他的智德也難測,如釋迦佛一樣。既成佛再來,所以「廣益涉海行化」,他能夠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境界,他都能夠去,去度化眾生。何況是海呢?他也能夠到海裡去,去教化眾生。所以,「菩薩無數,清淨無染,如淨蓮花」。我們等一下會看到,這些受教化,轉惡為善,發大菩薩心,會很快就浮現出來,所以說「菩薩無數,清淨無染,如蓮花」。
那就是因為,人人本具真如,所以「覺性慧海湧出,秉乘智德因行」。能夠這麼快就受到教化,這一定都是有因緣,是秉乘著智德因行,也是六度萬行,都已經過去有因緣,因緣成熟,經過了文殊的度化。所以,這個智德因行。「六度」,這個「六度」,要成佛以前,一定要經過這個「六度」,就是「比山高海深」,比山更高,比海更深。比須彌山,「須彌山難比其高」,「六度」德的高有多高?比須彌山還高。大海雖然深,也難比「六度」之深,它的法是比大海還深。所以我們行菩薩道,菩薩道是六度萬行,所以,比山高,比海深。
「毫芒妙諦納乾坤」。我們今年一直和大家說,「持慧,毫芒有乾坤」。沒有錯,就是道理,你看不到,但是,它就是包含乾坤,天地之間,全都有這個毫芒的道理存在。所以,「理事合會度眾生」,用道理、用事會合起來,這樣來度眾生。這就是我們學佛,要讓我們能很歡喜,了解道理是包天蓋地,這就是佛陀所覺悟到的,覺性就是在這裡,包天蓋地,毫芒有乾坤。所以,比山高,比海深,這就是發心行菩薩道,我們一定要這樣向前精進,在人群中,那個道理很深。這就是昨天我們所講的,和今天,跨過今天的道理。
所以我們昨天講的經文,就是:「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
智積菩薩
問文殊師利
仁往龍宮
所化眾生
其數幾何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其數幾何,到底有多少,因為他對海龍宮,對龍性,還很有成見。
現在文殊菩薩就開始回答了,看這段文:「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證知。」
文殊師利言
其數無量
不可稱計
非口所宣
非心所測
且待須臾
自當證知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這麼簡單回答他,這就是表示,意思就是說,文殊所選擇的土地都沒有選擇,哪一個地方需要,他就去哪一個地方去。所度的眾生,沒有選擇什麼樣的根機,任何一種根機,文殊菩薩就是要去下種子,播善種子,去轉動根機。不論是善、惡。善的,小乘,他要去循循善誘;惡的根機,他要去轉惡為善。這就是文殊菩薩,不得根機去度化眾生。所以「地愈卑而化法愈廣」,那個法要去度的愈廣,機愈憍,所得的愈快,這就是「其數無量」的意思。他要回答的意思就是這樣,沒有選擇的地點,沒有選擇的對象,沒有選擇的根機,沒有選擇他善惡的類,所以,這全都是他們,文殊菩薩所度化的眾生。「其數無量不可稱計」,很多很多。
所以「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證知。」口宣心測莫能知,得知,用口跟你說數字,讓你的心也是無法了解。稍微等一下,事理來會合。你要了解這個道理,稍微等一下。「須臾」,就是稍微等一下。「自當證知」,自然你就能夠了解。
所言未竟
無數菩薩坐寶蓮華
從海涌出
詣靈鷲山
住在虛空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這樣說完之後,聲音還未停,所以「所言未竟」,就是話說完之後,聲音還未停,這個時候,「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詣靈鷲山,住在虛空」。看到很歡喜,他這樣回答,事理證明,很快這樣就出來。「且待須臾」,就是這樣剎那間,話講完的剎那間,就蓮花浮現。所以,二菩薩互問這個當中,接受到文殊菩薩所教化的眾生,就這樣集證,大家馬上集合起來,要來證明給智積菩薩看。了解你的懷疑,文殊菩薩他的德來感化我們,我們馬上就出來作證給你看。
所言未竟
二菩薩互問說
蒙化眾集證
釋化眾涌出
文殊指示
文殊所言
聲尚未竟
「釋化眾涌生」,所有所有的一切,變成了菩薩這樣湧現出來了,這是「文殊指示」。「文殊所言,聲尚未竟」,這聲音還未停下來,很快的,這個景象就浮現出來,海中浮現出了這麼多的蓮花,蓮花上有很多菩薩湧現出來,這是「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這些海中的眾生類,化成了菩薩,乘著千葉蓮花,從海一時湧現,這個境界,美啊,那種的微妙,從海湧出這麼多菩薩,都是坐在寶蓮花。
無數菩薩
坐寶蓮華:
喻以無分別
根本智為母
皆能出生
無量一切佛功德寶
這就是譬喻「根本智」,諸佛的根本智。其實,「根本智」,人人都有,所以名「無分別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沒有分別,「無分別智」,這就是我們眾生人人根本就有,沒有分別智。就是說,這個智不依於心,不緣外境,了一切法,皆即真如。真如到底在哪裡呢?在心裡,將心剖開看,什麼叫做真如?也不是在肉團心裡面,到底「根本智」生得什麼樣子,根在哪裡呢?根本的智在哪裡呢?這是道理啊,要去哪裡把道理拿出來給你看,不緣在外境,也不依在心。這是道理,人人都有這樣原來具足這個智慧的真理,人人都具足有的。這個真理是包天蓋地,這是道理。所以,他在哪一個地方都是一樣,不是依在哪裡,智慧就是應境而現,這就是要事與理會合,他才能讓你看得到,道理本來就是這樣。了一切法,皆即真如。但是,這都是道理,真如道理,任何一個眾生,都有啊,所以,卵生、胎生、溼生、化生,全都有,這就是道理,也就是真如。
所以,境智無異,這個境智,外面的境界,內心的智慧,其實無差別,這就是人人本具。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就是「無分別智」,也是我們的根本智。是根本智,無分別智,這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不依在我們的心裡,因為心裡的拿不出來,外面的境界,你看不到,但是它是真理,就是真如。因為這樣,他是清淨,表示很清淨,所以,「坐寶蓮華」。
詣靈鷲山
住在虛空:
靈鷲山是即
佛說法處
乘蓮從海涌出
升空而來
故云住在虛空
「詣靈鷲山,住在虛空」。所以,靈山是佛說《法華經》的地方,乘蓮花從海湧出,升空而來,所以叫做「住在虛空」。我們就能體會,清楚了解,這不是我們能夠用話講出來,話講出來,你看得到嗎?也看不到,只能聽得到。是聽得到,沒有東西好讓你看,你就不了解,因為它是道理。
總而言之,這就是靈鷲山是佛的說法處,也是法從這個源頭開始,佛陀在這裡說法,很多人在這裡聽法,法從這個地方傳出來,這就是在靈山會裡。傳出來的法,又是無形,就要靠人聽進去,靠人從內心的心得這樣來傳。有學問的人,就抄寫,從這些經啊、文啊、心得,種種成為經、論,這樣就變成了有文字好讓我們讀,讓我們看。
其實,文字,就是也是人造,創造出來,我們的認定,這些字就是這樣的意思,但是我們有了解沒有?了解的人了解,很歡喜;不了解的人也是一頭霧水,還是一樣無法去體會。但是,道理就是這樣,所以「住虛空」,所以「諸法是空」。但是,「空」,才能夠得到「妙有」,不執著的空相,這種不執著就是「真空」,才能夠得到「妙有」,真的那個道理,我們很了解,你若執於文字相,執在那個地方,還是永遠無法了解,所以要住虛空中。所以,靈山是佛說法華處,乘蓮花從海湧出升空而來,故云「住虛空住」。
自見寶塔品以來
皆云諸大菩薩
住於虛空
蓋顯無住而住之義
此空非枯寂之空
乃菩薩具諸
菩薩因德之
妙有真空
「自見寶塔品,諸大菩薩住於虛空」,那就顯出了菩薩無住相,這就是表示無住,無住相,我們能夠很體會我們的根本智,不是依在心,也不是依在外境,那是真空。寶塔從地湧出,它浮在空中,佛陀開寶塔門,也是升在虛空去開寶塔門。現在文殊菩薩從海乘蓮花湧出,也是在虛空中,這些菩薩從海中的蓮花浮出,也是住虛空中。所以,「住無所住」,「無住而住」的意思,意思就是不要執法。我們不要只執在那個地方,法是應萬事物的道理,我們若是只執一項,用文字在那裡鑽牛角尖,永遠都鑽不出來。所以我們對法,要用很開闊的心,去體會那個道理。
所以「自見寶塔品」開始,我們應該就要知道,這個法的奧妙,所以「此空非枯寂之空」,不是完全空、空、空,都沒有生機的空,不是,此空,「乃菩薩俱諸菩薩因德」,菩薩的行因,所得的德的妙有真空,這就是菩薩所住的真空,不是完全空空寂寂,不是這樣,是很有內容。因為這些菩薩,過去無生劫來所修的行,所累積的。文殊菩薩的智,也是這樣累積的,所以這就是菩薩萬行,六度萬行,比山之高,比海之深,山高海深無與倫比,這就是菩薩他很豐富的內容。所以,菩薩因,就是因行,所走過的路。所得,累積的德,「德者,得也」,所以他們所得到妙有的真空,包天蓋地,這種的妙有真空。
所以,接下來這段文再說:「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密。」
此諸菩薩
皆是文殊師利
之所化度
具菩薩行
皆共論說六波羅密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
「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一一具足菩薩之因行。
菩薩就是這樣,文殊菩薩所教化的,文殊菩薩過去的過去,無量數劫以前,就已經循循善誘,這不是沒有因緣,就是循循善誘。到了最後,在這個時候,因緣成熟了,轉小為大,接引來到釋迦牟尼佛,靈山會說《法華經》,諸經之王,成佛之道,他將他接引來到這個地方,那就是文殊菩薩所教化的。所以,「一一具足菩薩之因行」,這些菩薩從海乘蓮花而浮出,與寶塔和那些菩薩,同樣都在虛空中,這些菩薩,雖然是從海湧出,這些已經一一具足菩薩之因行,這過去也有這樣,行過了「六度」,也有這樣的真如,「因」的種子存在,有這個因,他也行過菩薩道而來,現這個相,在海中浮現出來,這就是理相合一。事相和道理會合起來,這個因行。
所以「皆共論說六波羅密」,這些眾生時時都是在論說「六波羅密」,因為文殊菩薩「無處不在,無生不度」,所以在在處處,同樣就是這樣和他論說,就是這樣去傳法、說法,這就是文殊菩薩廣度眾生,「無處不在,無機不度」,這就是文殊菩薩他的智慧。所以菩薩在菩薩群中,他能夠這樣為眾菩薩之領導者,就是因為他是最體會佛的心境,他已經是古來佛,佛的心境,佛的智慧,是無法用口來論、用心來測。但是,文殊菩薩是古來人,他是古來佛,所以他自己具足這些事情,所以他將自己,也是無處不道場,無機不度眾,就是找機會度眾生,在這個「四生六道」無處不在。
總而言之,這個因行和德,智德,這實在是,不是我們平常用語言能夠去,分析得讓我們大家都很清楚,這要靠人人本具真如的道理,和真理這樣來會合,要境緣會合,事理會合,這樣要靠我們真如。我們要用心,現在我們接受到佛法,到底說得那麼深,但是,是道理用在哪裡?很簡單,讓你們知道,在二0一六年四月間,那個地方,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有這樣的縣市,向來就是這樣,人這麼的剛強,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已經他們看到了。境界就是這樣,就是這個因緣會合,那個地方有災難,若是沒有那一場災難,菩薩如何去緣苦眾生呢?就是因為那個地方,有這樣的災難,所以我們就有這樣的菩薩,到那個境界去。就是有這樣的經驗,所以將這個經驗用在那個地方,適合那個地方。
所以他們的剛強,「我是靠我的努力,我不是被救濟,但是有這樣的團體,給我這樣的機會,靠我的努力,所以我要打拚。」這全都是事理來會合,這樣他們得救了。同樣的道理,度化眾生也是這樣,這就是要用心去體會。我們的真如,就是要去用這個環境因緣,去將它會合起來,才能夠成為道理。這就是學法,心所體會的法就是從這樣開始,我們才有辦法真真正正,去相信這個真如的本性,它是我們的根本智,也是同樣無所住性的智,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所以,平時要細心、用心、耐心,還是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