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6月20日】承佛目視 待佛教敕

Community:
Branch:

「身心定於一處雙手合掌,表一心即專心虔誠意念;累生世立弘願隨順聖教,誠正信實慇懃懇切弘誓。」

用心,我們要好好時時,將我們的心定下來。從初發心一念,一直來生來世,生生世世都是一心,所以我們的身在哪裡,我們的心就在哪裡。聽經這個時候,心就是在現在;坐在這個地方,身在這裡,心也在這裡。定,定在一處,舉這個時間,那就是表達出了日日、時時,都是一樣。昨天我們說過了,時間長,累生世,無量數劫。長的時間,短在時、日、剎那,這全都叫時間。好好應用時間,那念當下的時間,就是好好堅持下去,這也就是塵點劫,累生世,無不都是同在最初那念心。這個心,隨著我們的身形,就是一直這樣「定於一處」。

現在所說的就是在法華會上,大家聽法也是用這樣的心。事相、理相會合在一起。事相,就是那個時候,那個場合,大家同坐一起,「身心定於一處,雙手合掌」,這看得到的,這就是叫做事相;若是「表一心即專心,虔誠意念」。這是表示理相。我們的心,「把握當下,恆持剎那」,用這樣來形容,這是語言形容道理的深處,那就是一念間就是永恆。我們永遠都是這念心,心專意念,表示是最虔誠的心,這是看不到,卻是,是我們的內心,真心就是道理。所以,我們人人要心和理相會,就是要從一心;一心就是專心無雜念,虔誠,用最虔誠誠懇的心意,這虔誠的意念。

所以,事、理會合,就是前面所說的「智」來契「理」,這就是要事、理會合,我們要很用心。剎那短暫的時間,這是可以在我們一念,這樣來堅持,這念心就「累生世立弘願」。諸佛菩薩就是這樣來的,發一念心,長時間永恆,這我們常常在說。這永恆,無始無終,這樣沒辦法,去追究到什麼時開始,叫做無始。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那就是弘願,這種弘誓願,「隨順聖教」。諸佛無不都是這樣過來的,是心合於真理,都是這樣不斷過來,沒有讓他迷失掉,都是靠著這分的誠意。所以,「誠正信實」的慇懃。我們前面也說「四弘誓願」,常常說,因為這是我們傳法立宗很重要,「誠正信實」。人人學佛要有「四弘誓願」,慈濟人入慈濟宗門來,成為慈濟人要依教奉行。我們的法就是要傳,要有心願,與佛一樣,他也是要立願。

「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一定要誠意,誠意才有辦法立下弘願。在人群中不怕辛苦,不怕繁雜,不怕時間長,那就是要勇猛精進;虔誠的心,才有辦法一心一志,勇猛精進。這就是「誠」,誠心才能願度眾生;也要「正」,正心,我們才能願斷煩惱;我們要有「信」心,才能願學法門;我們還要有「實」心,我們才能願成佛。這就是以誠、正、信、實,要很懇切,這樣很慇懃,表達我們內心不敢懈怠,慇懃就是精進,「四弘誓願」,「誠正信實」,我們很懇切。所以,這樣來立弘誓願,這是我們人人要用心。

隨時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地方,我們的身心都要定於一處,要表達我們的虔誠心意,我們要無始,從發心願一直到未來,我們都要這樣累生世發弘願,我們要隨順正教,必定誠正信實,慇懃懇切弘願,我們才有辦法達到我們的目標。所以要用心,不要用我們一般凡夫,只是在人、事、物中,這樣在忙忙碌碌、起起落落,這樣永遠都不會進步。忙碌在人間是要用心,方向對準了,步步精進;方向若對不準,差毫釐,失千里,要真誠用心。所以,前面我們也說過,很多菩薩在場,到底是多少?很多哦!無法算計。數字,常常跟大家說,是表達一個意境,最重要的就是比丘、比丘尼,前後得佛授記,人人願意發心,卻是人人都不敢在娑婆世界。大家雖然發願,但娑婆世界眾生剛強,不敢在這裡,發願就是要往他方世界去,這是大家的心願。

佛陀內心覺得很無奈,這些弟子,已經是四十多年來的教育,從小乘學者,循循善誘,一直到了開始知道一乘實法,這個道理已經了解了。就是<譬喻品>三車為一車,這也了解了。尤其是自己的了解,<信解品>也提出,弟子也自己形容,富長者與貧窮子的關係,也形容得很貼切。但是,一直到現在,甚至還有身懷寶珠而自不知。這在一乘的道理,好像大家都發現了,大乘法體會了解了,卻是人人還是不敢發願,在娑婆世界度化眾生。雖然發願,他也要去他方世界。但是佛陀,釋迦牟尼佛是累生世,都是發願在娑婆,堪忍的世界,他生生世世一大事因緣來人間,卻是,這些弟子不敢繼承佛志,這就是他對這弟子的發願。雖然耶輸陀羅也得記了,摩訶波闍波提所領導,六千比丘尼也已經得授記了,但是他們也發願:「我願意發願,我願意奉持《法華經》,我願意度化眾生,但是我不敢在娑婆世界,我們也要去他方世界。」佛陀就是默然。

但是他的眼光就來掃視,看看在座的弟子,這些人,「你們難道沒有人願意發心,你們難道不願意在娑婆世界,來度眾生?怎麼大家都要離開娑婆世界,不願意在這個地方來度化眾生?有成就的都要出去,娑婆世界永遠都是剛強、迷茫的眾生,沒人願意再投入來教導,這個地方要怎麼辦呢?」所以佛陀用心,他用眼光來環視著大家,雖然說,「八十萬億那由它,諸菩薩摩訶薩」,摩訶薩就是大菩薩了。昨天就跟大家說,<見寶塔品>的時候,佛陀將分身佛,從十方召集在一起。什麼叫做分身佛?那就是法,法身,佛陀的法身。他講出去的法,在大家的心裡,大家心中得一法,化無量,能夠有心得。「我聽這件事,我知道了。」聞一知十,甚至有人聞一知千,這就是道理入心了,自己又再去體會道理會更多。道理無處不在,佛陀是為我們起一個頭,指一個方向,讓我們了解,其實人人都與佛同等的智慧,我們大家都知道。

天地宇宙,萬物無處不真理,眾生與佛平等的智慧,眾生的本性覺海有多少啊!只要一啟動起來,人人法,法身都是存在的。所以佛陀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摩訶薩,人人佛性本具,只是凡夫一念迷,煩惱無明讓我們的心,已經煩惱將我們隔礙了,我們若能夠得一真理,就減一分無明,若這樣,無明煩惱去除,我們所了解的法增長了。一法一如來,我們既然學佛,就是以如是法,要不斷用法在日常生活中。昨天聽到的法,那就是依法,來日用法在人群中。昨天、今天,今天再聽的,再增加了解,所以我們要好好乘如是法,時時用如是理入人群中去,這就是我們要用心體會。經一事,長一智,消一分的煩惱,應該人人煩惱除,智慧增,菩薩六度萬行,因的種子應該不斷增加。路愈走是愈踏實,方向愈走是愈明朗,應該漸漸就要接近聖位,從賢位而接近聖位來,這是我們前面所講的。大家在那裡坐著,佛陀所在看的,是期待人人的心趕快啟發起來,不要只是發心在他方,應該要覺醒起來。法,就是要用在娑婆世界,佛陀辛辛苦苦教育我們,也就是為了娑婆世界眾生,為了這樣的一大事,來娑婆教化眾生。所以,佛陀用目光環視一下,就是要示意:大家都要去他方,我擔心啊!將來娑婆世界剛強的眾生,什麼人願意來教育呢?所以佛陀要表達他的心,是擔心娑婆世界眾生。大家的發心,還無法了解佛的心懷,所以這樣,用眼睛向大家看一下,應該大家會意了。

顯述其德階位
承目視之意
故避座起向前
極思欲持經
奈何忖己德業
慮未能及故
作念待請教令
廣傳斯妙法

所以在那當中,菩薩都已經是到達阿惟越致了,佛陀這樣一直在勉勵,應該就是不退轉了。我們昨天也都講過了,應該不退轉,要定意下來,就是在娑婆世界來度眾生嘛!大家應該會意了。所以「承目視之意」。已經大家了解,很多人就「避座起向前」,來思惟,希望要表達:我願意,我願意要在這裡持經。但是大家已經發願要他方去了,現在佛陀默然,用眼睛看著大家。大家發願之後,佛陀還不滿意,用眼睛再看大家,大家再自己反省自己的德,忖己德行。

大家在「五觀文」,記得嗎?自己度量自己的德行,到底有多少?我做多少?我是不是還不及格呢?這不敢表達出來,大家都默默的不敢講話,佛陀也默默的,眼睛來看大家,但是,有一些人會意,他們就趕緊起來,也是雙手合掌,也是很虔誠,用他們的心念,要等待佛陀開口,希望佛陀教令下來,「您若要我不要去外地,就在這裡就對了。」就是要等佛陀來開口教令。這就是前面的文,前面的大意。

爾時
世尊視八十萬億
那由他
諸菩薩摩訶薩
是諸菩薩
皆是阿惟越致
轉不退法輪
得諸陀羅尼
《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所以,「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摩訶薩」,這全都已經是,不退轉的大菩薩了,應該聽法也都入心了。佛陀講那麼多法,人人每一法入心,就是佛的法身在,「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這就是在這「八十萬億(那由他)」,那個數字是要表達,人人得一法拳拳服膺,產生無量的法。要發心來投入人群,應該這些都是大菩薩,這個心意無量無數,每一個人都有心意,每一個人都有心得,心得都很多。所以數字,我們要好好用心,每一法,就是一法一如來,何況已經發菩薩心,六度萬行,那個因圓將要趨果的時候,這麼多人都在場,所以有這麼多,八十萬億(那由他),很多。

下面這段文再說,這些人:「即從座起,至於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說此經者,當如佛教,廣宣斯法。」

即從座起
至於佛前
一心合掌而作是念
若世尊告敕我等
持說此經者
當如佛教
廣宣斯法
《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這些人已經也是在等待,佛陀這樣看他們一下,體會佛意了,所以趕緊從座起,來佛前,這樣雙手合掌,大家的內心也是很誠意,就是要等待佛陀的教敕。

即從座起
至於佛前
一心合掌:
諸大菩薩
萬行法具足因圓
八十萬億見佛一視
善解知機故從座起
合掌具儀致敬於佛

這就是「諸大菩薩」,「萬行法具足因圓」,這些菩薩摩訶薩,佛陀所看的這些人,已經是大菩薩了,已經是萬行法,所有的法,所聽的,一法一如來,所聽的法都在內心裡。也就是這樣,悲心,悲智雙運,入人群六度萬行,因圓趨果,八十萬億(那由他),我們應該要用心。這是一個形容,形容人人心所得的法,應該是很多了,因為人人本具佛性,得一法,就得千萬億無量數。所以「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應該大家會清楚。

所以「見佛一視」,大家本來都了解的事情很多,只是沒那個勇氣,不敢要在娑婆世界,想要逃避,其實佛陀眼光這樣看一下,體會佛的意,「善解知機」,已經了解佛陀的意,也知道這是現在佛陀最最擔心,也是最懇切,要募人發心發願的時機,大家應該全都了解啊!「故」,所以這樣,大家從座而起,合十威儀。表示事相,大家都很虔誠,恭敬佛陀,所以用這樣來表態敬佛的意。

而作是念
若世尊告敕我等
持說此經者:
眾心作念
若蒙世尊
教敕使我等
受持讀說此經典者
承佛目視之意
故避座向前
思欲持經
奈何心想而言未及
故作念敬恭
待佛教敕

所以,「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說此經者」,這就是大家的心念,只是等待,我們也是等待,既然都這樣發願,佛陀若有意要叫我們留在娑婆,就要等佛向我們說一下。所以「若蒙世尊教敕使我等」,叫我們大家「受持讀誦此經典者」,叫我們持這部經,在這個地方,佛陀若願意開口向我們說一下,向我們告敕,我們也是願意啊!

所以佛眼睛,眼光看一下……。我們常常聽到說:「師父眼光看我一下,稍微瞄一眼,我就知道了。」我也常常這樣聽到人家告訴我,我就:「什麼事情?」一說,回答出來的時候,我就問:「你怎麼知道?」「眼睛稍微瞄一下,就知道了。」對啊,眼睛稍微看一下就知道了,所以「避座」,很恭敬,所以不是坐著問,還是要趕緊離座起來,就這樣來向佛表達敬意。所以「思欲持經,奈何心想而言未及」。我們就有想要這樣承佛的願,要持經在這個地方,奈何要表達出來,「而言末及」,所以「故作念恭敬待佛教敕」,還要再等佛叫我們持這部經,所以「當如佛教,廣宣斯法」,只要佛陀對我們說一下,我們就願意,願意依佛的教令,我們願意在這個地方,來講這部經,這就是諸菩薩他們心意。

所以:「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敕,我當云何?時諸菩薩敬順佛意,并欲自滿本願。」

復作是念
佛今默然不見告敕
我當云何
時諸菩薩敬順佛意
并欲自滿本願
《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其實,大家有這個心願,只是佛陀已經看了我們之後,就這樣默默的都沒有再說話,我們要怎麼辦?所以那時候,這些菩薩「敬順佛意」,既然佛陀沒有要開口,我們只好就是敬順佛意來表達,不只是敬順佛意,我們也有這樣的心願。所以,「謂今佛默然,意必藏有玄津在」,還沒有聽教誡,不敢自作專意。

謂今佛默然
意必藏有玄津在
未聞其教誡
不敢自作專意

佛明明就是要我們,留在這個地方,怎麼不說?雖然是這樣,應該默然,佛陀應該也有他的用意,內心應該有藏著很深奧的法。「玄津」,就是深的法,應該含藏著很深的意境,法的意境存在。所以,還未,可能我們還沒有聽到的法,我們現在還是要好好耐心,等待佛陀的教誡。所以,「不敢自作專意」。不敢在這個地方馬上就回答,所以他們也默然。

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敕:又復作意,如是念言。佛於今者,但只默然,不見發言,告喻教敕。

所以,「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敕」。還沒有感覺到佛陀有意要和我們講話,好像他的內心還隱藏著很深的法。所以,「又復作意,如是念言。佛於今者,但只默然,不見發言,告喻教敕」。佛陀現在是這樣,就沒有和我們明說出來,我們現在要怎麼辦?我們大家今當如何,要怎麼辦呢?這些菩薩為了要「敬順佛意」,就是「敬順如來,前寶塔品付囑之意」。

我當云何
時諸菩薩
敬順佛意:
我等今是當如之何
敬順如來
前寶塔品付囑之意

現在已經體會到,了解了。在〈見寶塔品〉那個時候,開始佛陀就殷殷善誘,寶塔出現了,佛陀召分身佛回來,也就是要大家,將法「歸位」回來,來了解這個法,了解佛的心意。現在大家回顧,在〈見寶塔品〉那時候,所以他們願意「敬順佛意」。

敬順佛意有二:
一者目視即是遣使
不待言也
二者欲人擔荷此法
持說不泯故
我等繼志述事
便是敬承聖意
何待言命然後發願

「敬順佛意」有兩項:「一者、目視即是遣使,不待言」。既然佛陀這樣眼睛看我們一下,我們自己應該就要知道,怎麼還要再等佛陀,對我們說話呢?

第二、「欲人擔荷此法,持說不泯故」。第二、佛陀這樣的眼光,來看我們,表示希望人人,要承擔起了這個法,使這個法不滅,不要在人間這樣泯滅掉。所以,「我等繼志述事」,就是「敬承聖意。」我們應該要傳承佛的志願,佛的志願,就是生生世世要入娑婆忍土來,我們應該要好好「繼志述事」,就是來這個人間說法,這就是「敬承聖意」。哪需要等佛再怎麼對我們說?「然後發願」,開始應該要發願了。

并欲自滿本願:
并欲自滿菩薩所修
本有行願
本願:
一乘之道
已覺於己
復以覺人

「并欲自滿本願」。不用等佛說,我們自己也有這樣的願。所以,「并欲自滿菩薩所修,本有行願」。大家所修的,本來就有這樣的願。所以,「本願:一乘之道,已覺於己,復以覺人」。這個本願,我自己已經覺悟了,我應該要自動去覺悟他人。已經是佛法聽這麼多了,道理了解這麼多了,一生無量,盡虛空、遍法界,無不都是道理,我都清楚了,我都了解了,我應該也就要這樣,「自覺覺他」,應該要表達出來了。所以,「上使法鼓常鳴,下驚覺群迷不寐,此是本願。一舉兩得,故云敬順自滿」。

上使法鼓常鳴
下驚覺群迷不寐
此是本願
一舉兩得
故云敬順自滿

因為要擊起了法鼓,鼓要擊才會響,對上要承擔這個法,繼佛志,佛陀的聖志,我們要將它繼承下來;往下,我們要「驚覺群迷」,不要再讓這些人這樣在那裡半睡半醒,下面這個「寐」就是半睡半醒,或者是像夜遊人,能夠全都叫醒他們起來。「此是本願」,這就是「願」。「一舉兩得」,能夠敬順佛意,也能夠滿自己的願。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體會佛陀的心意,不要讓佛有所失望。佛陀很盼望為法募人。我們一直講一直講,佛陀從〈法師品〉開始,就一直期待人人要好好體會法,而且要體會佛的心。佛心,佛的志願,我們應該要很體會,希望經教能夠永遠都是留在人間。這是我們向佛要負責,繼承心願,這樣從〈法師品〉這樣下來一路,佛陀的期待。

但是,授記了,大家還是願意發心,但是要趨向他方。一次過一次,一個接一個,都是這樣不敢留下來,要到外面去。想,將心比心,心何以堪!就像佛陀開始要講《法華經》,五千人退席,情何堪啊!

同樣的道理,佛面對的境界,和我們凡夫面對的境界也差不多,只是凡夫就是自私,為利;佛是愛,無私而付出,就只是這樣而已。所以,我們要用心體會佛的心,佛心為己心,聖志為己志。佛陀他的志願,一大事因緣,這是永恆的,娑婆世界不淨化,這個一大事的心願未了。同樣的道理,這一大事要完成,必定要相繼,要綿綿連連這樣一直傳下去。所以,我們要知佛心,體佛志,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