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8月29日】如是修行 口安樂行

Community:
Branch:

「眾生若能安住歡喜之心,見諸有情離苦得安隱樂,了無憎嫉之意離瞋癡行。眾生若能安住捨離之心,則於一切有情冤親平等,無憎無愛此為慈平等行。」

用心體會,「眾生若能安住歡喜之心」。這就是要說,我們行菩薩道的人,一個目的,就是期待眾生能夠安住,安住他的心,能夠看到人人安心歡喜,這就是我們行菩薩道者的心願。佛陀來人間不就是也為這樣,要安住人心,安住眾生心。佛為眾生說法,希望這個法,能夠綿綿不斷相傳。傳法者、行法者,那就是要為佛陀的精神理念落實在人群。佛愛眾生如己子,菩薩也是學佛的心,同樣就像父母心,看眾生的安穩,就是諸佛菩薩的心向。所以,我們要知道,眾生歡喜,佛就歡喜;眾生心安,菩薩也心安哦!所以,「見諸有情離苦,得安隱樂」。這也是諸佛菩薩所要努力,希望眾生不只是心安,尤其是要離苦,安,還要再離苦。離苦得樂,不是只安心就好了,還能夠讓他得到快樂。這個樂,那就是要穩,要穩,安穩才能得到究竟快樂。

這個安穩要怎麼說?世間人生,什麼才叫做安穩?世事多波折,要如何能夠安穩自在,也要看安住的人。若心不安,其實哪一個地方都不穩;心若安,任何一個地方都是穩。所以,要看我們的心態,我們的心若能知法、解法,知道法,能夠將法入心,入心體會了解,面對著什麼樣的環境,他的心能夠隨境而安。這就是菩薩要傳法,要不然我們是要如何,讓眾生安心。安心就是要有法,讓他心中有法,隨這個境界,會知道境界道理原來是這樣,遇到人、事、物,總是先了解人、事本來是這樣,發生了人、事這是正常,自然心就安了。對人、對事、對物,要先調好自己的心,自己的心若調好,外面的境界,就能夠減少很多的煩惱。

先要說我們自己,我們是不是對人有憎嫉之意?我們對人有不滿嗎?我們若看到別人,得到人家的讚歎,我們會哀怨嗎?「同樣這樣在做,我也做得很累,怎麼會讚歎他,怎麼沒有讚歎我呢?他怎麼會得到,人人對他那麼歡喜的心,看到我怎麼會不理不睬呢?」這個心,對那個被人讚美、讚歎的人,他就針對那個人不滿,就起了憎和嫉的意。「你沒有比我厲害,你憑什麼本領,讓人這樣在讚歎你、讚美你呢?就這樣,我對你不滿意。我就對別人說你的缺點,說你,好的事情,都是別人的等等,這種憎和嫉,憎嫉之意,這要對我們自己,先問自己有沒有?有啦,我真的看什麼人不順眼。想想看,我們怎麼對他不順眼呢?想清楚,原來我自己有憎嫉的心,趕緊改過。我們若了解,改過了,自然這個憎嫉的毛病去除,自然遠離瞋、癡的行。

我們就是因為容易動怒發脾氣的心,這是怎麼樣呢?就是從我們癡,無明,不明白道理,我們不懂得讚歎人家,又回過頭來去嫉妒別人,這我們自己不應該。所以,眾生若要平安,就要教他方法,了解自己,了解別人,要不然看別人被讚歎,自己的心就起煩惱,這是很辛苦。諸佛菩薩要教我們就是這樣,讓我們自己,自己了解自己,我們就不會對別人,起了那種批評、嫉妒等等,憎嫉的心態。所以,「眾生若能安住,捨離之心」。我們若來捨離人我的見解,我們不要有這樣,讚歎別人就是在讚歎我們,我們同樣和他這樣在做,這樣在做,讓人肯定,我們就是要努力。我們若能用這樣的心態,這叫做「安住捨離心」。安住我們做該做的事,捨離我們對別人,比較分別那種的心態,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

若這樣,「則於一切有情冤親平等」。我們這樣大家共做、共享受,人家在稱讚我,「感恩哦,若不是這麼多人做的,我怎麼能得到,人家這麼大的讚歎呢?我的成就,是來自於這麼多人的共同努力,這麼多人的配合,我們才有辦法,這樣這麼多人和齊,來完成那個莊嚴的道場。」所以,我們要彼此感恩。我們被人讚歎,我們要感恩很多人,人家在讚歎別人,我們要隨喜功德,這樣就是怨親平等。我們沒有怨的,我們沒有特別愛的,我們就是做我們的本分事,做就對了。這要很用心。「無憎無愛,此為慈平等行」。慈悲等觀,大家還記得,佛陀他的心態就是這樣,慈悲平等來看眾生,諸佛菩薩就是這樣的心態,來教育我們。既然我們要學佛,行菩薩道,我們就要學慈悲平等觀。我們也就是要這樣學,菩薩是這樣教我們,我們眾生雖然在聽法,「開示」,我們就懂得「悟入」。這是我們的方向,大家要清楚了解。因為我們在「安樂行」之中,我們要想很多方法,讓我們的心安樂,若要安樂,就要脫離很多煩惱無明,自然我們就能安樂了。

前面的文是這樣說:「但一心念」,我們要好好用心來體會了解,「說法因緣」。

但一心念
說法因緣
願成佛道
令眾亦爾
是則大利
安樂供養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諸佛菩薩為人間說法,無非就是要安住人人的心,用種種方法譬喻、言辭等等,就是要來引導我們入佛的知見。所以,我們自己接受法,我們也要去為人說法。所以學,學之後,我們要一心,一心念法,念法、說法的因緣。我們不是為自己而已,我們自己學佛要成佛,所以我們行菩薩道在教化。我們願「人人皆成佛道」,不是我們自己,人人都皆成佛道。所以,「令眾亦爾」。我能夠成佛,大家也一樣,「是則大利,安樂供養」。這就是對眾生大利益,對諸佛菩薩也是很大的供養。記得供養就是付出,對眾生的付出,就是諸佛菩薩最歡喜的事情。

所以,佛陀說:「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能演說斯,妙法華經。」

我滅度後
若有比丘
能演說斯
妙法華經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佛陀說,我若滅度後,比丘,就是傳法者,出家就是要擔起如來的家業,就是傳法者,同樣要傳法,所傳的法就是講說斯經,哪一部經?《妙法蓮華經》。這就是佛陀最後的交代,將要入滅之前,他就是要講說《法華經》,《法華經》講完,他才能安心。因為《法華經》就是教菩薩法,不斷叮嚀弟子要行菩薩道。所以,佛陀教菩薩法,這樣的遺言,希望我們一定要接受,佛陀的家業,要擔起如來家業。所以,出家的人,總要有這樣的責任。

下面這段文再說:「心無嫉恚,諸惱障礙,亦無憂愁,及罵詈者,又無怖畏、加刀杖等,亦無擯出,安住忍故。」

心無嫉恚
諸惱障礙
亦無憂愁
及罵詈者
又無怖畏
加刀杖等
亦無擯出
安住忍故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要很用心,我們「心無嫉恚」,我們要了解,已經佛陀是這樣告訴我們,我們的「心無嫉恚」,這是我們要時時自我警惕。

心無嫉恚
此頌行者
能離諸無明惡
謂心既無嫉恚
及諸惱障礙
心亦無憂愁
復不煩慮
人之罵詈詛咒
又無怖畏
加以刀杖等事
亦無怖畏
受人擯棄驅出

我們要好好用心,我們不要有這個嫉;嫉就是嫉妒,我們,經文中就告訴我們,不要有嫉恚,要沒有嫉妒心,我們要時時警惕。這個心念就是要告訴我們,要能夠遠離很多的無明惡,有了無明,就是惡。無明起,我們方向就錯誤了。所以,我們要常常自我警惕,不要再惹起了無明,複製煩惱,我們修行者要記得。這段文最重要是要叫我們預防,守戒、預防,我們的心不要再有無明。也就是說「心既無嫉恚及諸惱障礙,心亦無憂煩」。我們若是沒有嫉恚,自然就沒有煩惱障礙;心若沒有嫉恚、沒有煩惱來障礙我們,我們的心就沒有憂愁。

再說,「復不煩慮人之罵詈」。我們那些都不用掛礙,也不必擔心,既然沒有嫉恚,也沒有憂愁,我們哪還再來擔心煩惱,人家罵我們呢?這我們也不必擔心。所以,「又無怖畏,加以刀杖等事」,不必擔心,不怕人家罵。我們又沒有做壞事情,人家不會起惡心,也不只不會罵我們,也不會用刀、棍等等這些事情,加諸在我們身上,不會。我們對人要善意、有信心,不要這樣疑、慮,不要疑慮,不要疑、不要煩,太過太多的煩惱。

所以,沒有怖畏,我們自然沒有疑別人,我們要多親近人。我們若疑,對人就會害怕,害怕,就自己不敢靠近;你不敢靠近,人家就覺得你,你是傲慢,所以人家就將你摒除,就是擯棄。你與人不合群,你不要接近人群,你和人不合群,所以大家要做事情就會擯棄,擯出你,將你驅出。這是正常的,因為我們自己先遠離人群,人群自然就不會把你,納入是他的團隊,這是很自然的。所以,問題都是出在我們自己,我們自己這樣對人有疑心,對人有嫉妒等等,所以,我們自己,要好好調好我們的心。

這個心,心中若有嫉恚,就有煩惱來障礙我們,法已經聽那麼多了,要用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告訴大家,聽法就是要清除我們內心的無明煩惱,所以我們的心中,要「清淨如鏡,湛寂止水」。

心無嫉恚
諸惱障礙:
心中清淨如鏡
湛寂止水
離諸煩惱
無有忌妒瞋恚
亦無諸惱
障礙之事

心如水是清的,我們不要讓它動,水清,讓它靜下來,就像一面鏡子。你的一桶水,這樣讓它靜一靜,你探頭下去看看,顯出來是你的臉,五官很清楚。這就是我們要用心,把心靜下來,「心中清淨如鏡」,自然我們的心,心湖靜水。我們心這個湖,無風無波浪,湖水自然就是靜的,就像鏡子一樣,就是湛寂,水清又靜,就像鏡子。這就是「離諸煩惱,無有忌妒」。沒有了,我們對人也沒有嫉妒,這就是我們要先心寛念純,對待人不要懷疑,不要嫉恚,不要嫉妒人,自然我們的心就沒有瞋恚。

我們若有愛發脾氣的心,我們的態度就差了;態度差,出言也不清楚,所以人家會誤會我們。這樣煩惱就不斷一直增加,這叫做複製煩惱,這樣就是事事障礙我們。我們若有這樣的心態,我們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心態若是有動,我們的形態、我們的形象,就是表達出來的,就是不好,我們說的話,也不清楚,這樣容易惹來了,很多誤解、曲解,人和人之間距離就會拉遠了,這樣就生出了自己的憂鬱,那是苦不堪哦!所以,我們要「亦無憂愁,及罵詈者」。

亦無憂愁
及罵詈者:
亦無一切憂愁煩慮
及以惡語罵詈之者
內無過惡
則外難不生

我們不要有前面說過的,自己的心態不平靜;我們若有這樣的不平靜,我們還是憂愁。我們現在要去除憂愁,也不用擔憂人家來罵我們。「亦無一切憂愁煩慮」,不用煩,也不用憂慮。我們不用,我們自己將心打開來,讓心很寂靜,沒有波動,自然我們的心湖靜如鏡,很清楚。我們若是讓心湖搖動,我們自己的心煩,外面的境界,本來就是這樣動盪不安。所以我們要先將我們的心,定下來,沒有愁,不用怕人家罵我們,我們做好就對了。所以「及以惡語罵詈之者」。我們不用擔心,我們光是心一直擔心,人家若在說話,「他們是不是在批評我?他說這種話很傷害我。」誰要傷害你?人家在說話,說他們的話,或者是有什麼樣共做一件事,我們互相來討論,有優點、有缺點,既然要討論,我就提出我的看法,我們可以人人來討論,討論到我們的共事,要完成起來這件事情,最優點、最美,真、善、美,無缺陷,這樣就是對了。

不要說我在做的,名稱上大家來合作,我在做,你說,說出你的意見,和我在做的不同,這樣你很傷害我。這樣對或不對呢?不對。既然共事同做,共事來同做,有意見大家都能說,就是為了讓我們要做的事情,更沒有缺點、更美、更善,這樣就對。要不然人家若開始說話,就說:「我的心很受傷。」誰敢和你共事呢?這就不對了。所以,人家若說一句好好的話,說這是惡言罵詈,他在罵我,他在中傷我,他在傷害我的心,這樣就不對了。

我們要放開闊我們的心,我們自己的心湖止水,我們的心湖要讓它很靜止,就不要去接受外境。一粒的砂石丟下去,水就會晃動,或者是輕輕一片的樹葉掉下去,這樣水也在晃動,水若晃動,臉就破碎了。我們的臉在那邊照水影,外來一片的樹葉掉下去,水晃動了,這樣我們臉的就這樣扭曲了,你若不信去試試看,這就是外境來動我們的內心。我們心湖止水,心的湖是停止的水,本來就是靜靜的,能映現外面的境界,就是因為有一點點,我們就會這樣動起來。其實,說我們凡夫,聽到事情心不煩惱,那是很難,這功夫還沒有那麼足夠;但是動過後,馬上止住,這樣我們的心就是靜止的心。不要有這樣將憂愁煩惱,將惡言惡語拿來我們的心煩。

甚至無意的,是正確來共處做事情的,應該我們要自己自我警惕自己,若能這樣,「內無過惡,則外難不生」。我們自己的內心若無過失的惡,沒有過失的煩惱無明,外面的境界要如何來呢?全都沒有了。外面的境界來,對我也不困難,反正這樣心動一下,很快就過,善解、包容就過了,我們對事不對人,做事比較要緊。感恩,有這個缺點,你提醒我,我趕緊改過來,這完成起來的東西,就是至真、至善、至美。我們要時時抱存著感恩心,所以善解、感恩,這很重要。「又無怖畏,加刀杖等」,經文中這樣說。

又無怖畏
加刀杖等:
又是慈忍之人
其心常安
既不惱他
則無怖畏
刀杖等事之煩慮

我們不怕人家批評、罵我們,人家就沒有批評我們,我們只是疑心疑鬼;要是有批評我們,我們應該要反省;若是我們在共處,我們就不要曲解他,我們要善解他,這樣自然就沒有怖畏,自然就沒有什麼樣,人家會對我們惡的行為。所以「無怖畏,加刀杖等」,我們就不用害怕,不用害怕人家會對我們有傷害。這就是慈忍,「慈忍之人,其心常安」。懂得忍耐,我們有慈忍,我們有慈悲,我們對人有尊重、有敬愛,我們沒有得罪人,我們怕什麼呢?所以我們平常的慈心,我們沒有去傷害人,自然我們的心很安。

「既不惱他,則無怖畏刀杖等事之煩慮」。我們平常也沒有去打擾人,我們平時也沒有去讓人煩惱,我們對人都是非常的善,也很順,也很對人有敬意,應該我們很安心,無怖畏,沒有這些事情。所以我們自己要免煩憂,不要煩,不要憂慮。因為這樣,我們自己問心無愧,我們自己該止的,心不要動的,我們都靜如止水,我們很清淨,就如一面鏡子,我們的心湖如止水,我們不用擔心那麼多。我們自己要接近人群,我們要去做「不請之師」。我們要做的事情這麼多,已經布達出去了,我們是要做這樣的事情,我們有定期,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我們要開什麼會,我們要討論什麼,我們時間到了,大家就要共同都來。既然知道,就不用再說「大家開會,怎麼沒有通知我?」大家應該是「不請之師」而來。這已經布達出去了,我們有定時、定日,我們什麼會、什麼事情,我們在哪一個時間,我們將要共處,我們將要討論,這我們都既然知道,我們就不用去閃避。我們自己閃避人,不是人家不歡迎我們。

所以不要想人家擯出我,沒有,人家並沒有將我們擯出,是我們自己遠離人,我們自己沒有去接近人。我們自己要好好注意這點。所以「亦無擯出,安住忍故」,即使人家將我們擯出,我們也應該要再接近,何況共同要處理一個事情,我們若沒有合心協力,多頭的馬車,到底要往什麼方向?力量不會整齊。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去體會,不要自以為,是群眾擯出了我們,其實是我們自己沒有入群去。菩薩本來就是要入人群,要入人群,就是要修很多的忍辱行。這前面的文不就是說過了嗎?

亦無擯出
安住忍故:
亦無被人擯棄
驅出眾外
而能住於
大乘安樂行

「亦無擯出,安住忍故」。這就是說,沒有「被人擯棄驅出」在人眾外面。所以「亦無擯出,安住忍故」。教我們如何,住在我們大乘安樂行中,我們要很用心,我們很肯定我們自己,我們就是受持大乘行法,我們要身體力行,我們還要帶動人人,走入了大菩提道,大菩薩道。這個大乘行,是我們身心所要安住之處,所以我們要用心。

接下來的文就說:「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樂,如我上說。其人功德,千萬億劫,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智者如是
善修其心
能住安樂
如我上說
其人功德
千萬億劫
算數譬喻
說不能盡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我們經文繼續看下去。「智者如是」,就是說,有智慧的人,就是這樣,要好好善修我們的心。有智慧的人,外面我們要關心,人我是非,我們要回顧自己:自己是如何啊?我們是不是有智慧?或者愚癡呢?我們在聽法,煩惱有去除嗎?我們自己自問:有去除煩惱,怎麼會人我之中,這些事情,我會拿來心裡這麼的煩惱呢?


這就是我們自己無明沒有去除,所以煩惱才會在我們的心裡,這樣就是障礙智慧。所以我們現在,我們
要發揮智慧之時,智慧就要去除所有的煩惱,這樣才能稱為「智者」。智者要這樣,要「善修其心」,好好修好我們的心。

智者如是
善修其心:
明諸有智者
內心具諸善法
故善修法行
若能如是
善能修攝
於其道心成就

所以「明諸智者,內心具諸善法,故善修法行,若能如是,善能修攝,於其道心成就」。要讓我們更加了解,智者就是要這樣,心的善法,要像那清淨的止水一樣,要有這樣,心這麼的清淨,所做的一切都是沒有惹來煩惱,「有為法」,同時就是「無為法」。所以,「故善修法行」。我們要善修法,我們的行為要如法修行,這叫做「善修法行」,如法來修行。「若能如是,善能修攝於其道心成就」。我們能夠將這個心,如法修行,就是走上了這條路,這條路就是唯一的一條大乘道,這個心就成就了。就是「能住安樂,如我上說」。

能住安樂
如我上說
其人功德
千萬億劫:
如是修行
則能住於口安樂行
如上所說
其弘經人所獲功德
於千萬億無數劫中

我們若能夠這樣,自然我們就像佛上面所說的,要如何去除、消滅煩惱,等等的方法,要如何心住在安樂行。說過了這麼多,長行文,還有在偈文裡,無不都是在反覆這樣告訴我們。所以佛說「如我上說」,前面這麼多品,一段一段的經文,照次序這樣,一直為我們「開示」,我們應該也要「悟入」的時刻,所以要安住我們的心。那些功德,上面說持經的功德,以及人群中的付出,行菩薩道,「千萬億劫」,利益人群,時間長,空間闊,對人間很多,生生世世。「如是修行,則能住於口安樂行」。我們說話、說法等等安樂,心若淨,說的道理就分明。前面所說的,所以,其弘經的人所獲功德,就是這樣循循、靜靜說那個道理,讓人人能夠隨順這個道理,這樣跟隨這個道理,走上了菩提道,弘經之人能夠得到這樣的功德。「於千萬億無數劫中」,很長久的時間,這樣就是一直過來。

用數字去「算數譬喻,說不能盡」。那個功德,時間長,空間闊,人間經歷多,付出,為眾生付出的,這個功德很大。若願意持經,如法修行,如教行道,若能夠這樣,時間長,我們前一段時間,一直說無量數劫,時間很長很長,菩薩道累生累世,大家應該還記得。這種累生世的長時間,你們想,這行的菩薩道已經有多少了?所以「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算數譬喻
說不能盡:
以數算計
引事譬喻
說其功德
終不能盡

就是「以數算計,引事譬喻」。用多少事相去譬喻等等,「說其功德,終不能盡」,很多很多。

總而言之,我們要很用心,口的安樂行,長行文、偈文,應該清楚讓我們了解。所以,我們現在要很用心,再下去的,我們就要再更用心。前面身的安樂、口的安樂,我們都已經說過了,這就是〈安樂行品〉。我們身、口、意,有三項,我們要如何在人群中,去持經,去說法?要如何能夠引導人人,心的方向清淨,入人群不受污染?這些方法就是這樣,身、口,再下去就是「意」了。

所以我們要時時憶念,要清淨,要看我們是不是,保護好我們的心;保護我們的心,聽法要用在生活中,這樣才不會聽的是要用時間,聽之後要再整理,這也是要很用精神;聽經,要集經,法又沒有在心裡,同樣又恢復在生活的,芸芸煩惱無明中,這不是很浪費了嗎?所以,我們聽法,複習,再集,將法要集起來,這樣,我們就要生活,與我們所學、所聽、所動作,要會合在一起,這樣把握時間,把握人生,把握壽命,增長慧命。這樣,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附註】
[擯出]與[默擯]不同。
[擯治]:(術語)擯斥惡比丘而治罰之也。此有三種:一擯出,從本處驅出之,待彼懺悔乃許還來。二默擯,一切之人不與之交語。三滅擯,極惡之比丘犯重罪而不懺,滅除彼名,永由本處驅出。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