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0月05日】眾生樂見 如慕賢聖

Community:
Branch:

「在凡夫地持正法行者稱謂賢,已經斷惑證真體解諦理謂聖;佛為開示眾生悟入佛知見道,誠心發弘誓願見賢聖思齊行。」

我們要用心多體會啊!在凡夫地,凡夫地要來「持正法行者,稱為賢」。意思就是我們凡夫修行,開始要從用善念、修善法,尤其是念要正、行要端,端正行為,就是修我們心的開頭。這是從凡夫地,開始修持正法重要的條件,那就是「持正法行」,若能夠這樣就稱為「賢」。因為行一切善法若不退轉,在善法中、正行中前進的行者,雖然還是在凡夫地,不過也不受凡夫煩惱法所染著。他已經在這個善,一切為善的行動中,前進,在念,見解是在正確中,而不偏差,這叫做「賢」,賢者。

若是「已經斷惑證真,體解諦理」,這樣稱為「聖」,這就是聖。不只是在凡夫地心正行端、做好事的賢人,又再進一步那就是要斷,「斷惑證真」。世間有很多的煩惱、無明,雖然賢人不犯錯誤,但是他沒有去了解,世間苦難因緣,源頭在哪裡,安分在凡夫地,行好事,沒有去犯錯,這叫做賢人。但是,我們若是要到聖位,他就要去透徹、去了解,為什麼人間有苦?苦難這麼多,源頭在哪裡?道理的源頭又是在哪裡?

他用心探討,了解了,生命的來源就是由不得自己。過去生中所造作的因,所造作的緣,造因、造緣,所以形成了帶來人間的果報。了解了,既了解了就自己要自我警惕。現世,現在這個世間,既來之,這個身形就是生、老、病、死。這一生中做什麼事情自己清楚,但是這個清楚自己,自己這一生的行動,卻是對人間沒有很大的貢獻,過去的無明、煩惱還是在累積,所以願意專心修行了,警惕過去,要用心在未來,所以專心修行,那就是放下一切了。要了解、斷除煩惱,修來生能夠清清楚楚,不要懵懵懂懂隨著業力牽拖去,期待自己能夠來生,或者是最好沒有來生,來生會清楚,最好沒有來生,所以就是要去「斷」,斷惑、斷無明、斷煩惱。無明、煩惱斷了,連惑,非常微細的惑念,也都要掃除了,這就是修行者。不只是自己的心照顧好,沒有去犯錯,他還要去體會、了解真理的源頭,苦的源頭到底怎麼來?要用什麼道理去預防它、去破解它?

所以,他們懂得上求佛的諦理,來修自己清淨的行,這就是已經慢慢入聖了,入聖位了,離開凡夫地,要入聖位了。不只是要破解這個煩惱,又再進一步發大心、要立大願,行菩薩道。但是這才是初發意,在初發意裡發大心,既知道一切一切的世間法,是苦因、苦果,造苦因得苦果,了解之後,就是要斷去。不是要獨善其身,我還想要兼利他人,因為我已經得到,佛陀「開、示」,因為佛陀人間「開、示」,為這一大事來人間開示,根機較利根器的人,他體會到了,所以他要「悟入佛知見道」,這是根機比較好的人。佛開始要講法,在大法,就是在利益眾生,哪怕是「因緣果報」觀,佛陀所在說的,如何犧牲自己去成就別人,這種的因果,也含意著「己小人大」。就是將自己的事情縮小在旁邊,將利益眾生的道理放大,所以願意犧牲自己去成就別人。就是有這樣的因果譬喻,利根的人接受到了,也知道:我還是要利益他人。

但是有的人就是聲聞、緣覺,聽到道理,了解、懼怕,「我若再來生,又不小心,又是惹到因緣果報的輪迴,我就又沒完沒了了,所以我就不要去和人接觸,我就專心修我的行,獨善其身」。這是小乘行者,雖然斷惑了,體會佛的教理,知道用法來防,防範那個錯,犯錯,了解苦的源頭,就是這樣來斷惑,卻是他還未真正體解諦理。那個階段就是要有發菩薩心,才能夠體解佛陀內心本懷,這個妙法──人人可成佛,這個妙法他還無法很透徹。若是根機再進一步,他就願意,了解了真理,體會佛陀的心意,他們也發心要行菩薩道。

所以修「四法」,大家還記得,身、口、意,誓願,開始願意了,就是因為接觸到,佛陀的「開、示」,眾生人人本具佛性,所以人人已經「悟入佛知見道」。佛知、佛見,佛所說的這條路,他已經清楚明白了,所以「誠心發弘誓願」。不只是身、口、意向道,他又再發弘誓願,在這個地方修行。既已成賢,又進步為聖;既已為聖,還是發大心、立大願。這個「誠心發弘誓願」,這很重要!我們已經悟入,佛知、佛見的道理,我們就要誠心發弘誓願。「見賢思齊行」,見賢思齊,孔夫子也這樣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見賢,我們就要思齊,我們就是要好好用心,在佛的道上,佛的知見道上,我們要誠心發弘誓願。對聖賢的道理我們必定要思齊,和他們平等,是佛、是菩薩,我們的目標成佛,我們所要走的路,典範就是菩薩。

所以,成佛之前就是要行菩薩道,「六度萬行」,我們要走這條菩薩道,要經過六度行。我們要「度」,度己度彼,度彼也是要度己,自己是一艘船,慈航的舵手,駕駛人。身是一個載道器,今生此世我好好修行,看菩薩的芳蹤如何走,我就身體力行;我在走的過程中,要知道煩惱、無明如何斷,源頭在哪裡。常常也告訴大家,入人群是去看,探討煩惱,人群中的煩惱,我們是做旁觀者。煩惱、無明的人,我們在旁邊看他為什麼,怎麼會發生了無明呢?看他為什麼,怎麼會這麼多的煩惱?我們在旁邊看,一方面來回憶佛法:若遇到這樣的煩惱,要如何來解除,要如何心能安樂,避開這樣的煩惱?這些法我們都聽到了,現在面對的,看到別人在煩惱,我就能夠用這樣的法,來向有這樣煩惱的人,來為他對治;對治煩惱,用這個法。

看到眾生聽我們分析、聽我們勸誘,他的心會開、意會解,我們看到,我們歡喜,原來這個法,在這樣的煩惱的源頭,用這個法來為他解除。別人能夠應藥治病,以法解困難,我自己也是一樣,能夠用這個法,解開我心裡的疑惑、煩惱、無明,同樣這個法也能夠對治自己!所以「度彼」,將這個法,我們聽法,我們將這個法說法,那就是將法度到對方去,對方能夠開解,我們也是自己度到自己,原來是這樣,所以叫做「度彼度己」,這自利利他。所以聽法我們要入心,雖然我們的環境中,沒有遇到這樣的煩惱,我們要入人群中去做旁觀者,可以去應病下藥。醫生是醫病人的病,醫生他醫學很了解,知道什麼病用什麼藥,所以他們用他們的妙法,來對治病人,醫生也要學呢!

所以,同樣的道理,我們也是一樣,我們學法就是要治眾生的心病,不只是眾生的心病,也是治我們自己的心病。因為身體的病是跟隨一生而已,心靈的病就是來生來世,而且這個病症是愈絞愈重,愈犯就是愈痛苦。所以,我們的心病,這輩子若將它去除,來世就減少;完全乾淨了,來世就清清楚楚。這就是心病,所以就是要修行,所以就是要聽法,聽法之後,發心入人群去付出,這種的誠心度眾生,這全都是我們要下決心用心。

前面的文我們要很用心來了解:「既知眾生,得其力已,末後乃為,說是法華。如王解髻,明珠與之。」

既知眾生
得其力已
末後乃為
說是法華
如王解髻
明珠與之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這段文,大家再回憶昨天所解釋。修行有心得,曾有過了煩惱,有經過困難,就是因為這個法,應法治心,所以有了心得。這等於是得到賞賜一樣,這是法。因為有佛的教法,從小法慢慢進入到甚深的境界,這當中佛就譬喻「如王解髻,明珠與之」。根機成熟了,時機也成熟了,應該講這部經的時候,所以「如王解髻,明珠與之」。就像轉輪聖王,這些戰場去戰的人,與魔軍戰有功的人,已經克服了種種心靈的障礙,能堪得接受大法,所以佛陀覺得時機差不多了,所以為他們講《法華經》。

此經為尊
眾經中上
我常守護
不妄開示
今正是時
為汝等說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此經為尊,眾經中上」。在這經典中,這部經是最尊、最貴,在經中是最為至上。這是佛陀這樣說,「我常守護,不妄開示」。我常常保護著,我不隨便說出去,因緣、根機若不成熟,不會這樣就將它說去,因為眾生還不堪接受,所以一直保護著這個法,不輕易說出去。所以,「今正是時」,現在的時機到了,根機也成熟了,「為汝等說」,現在為你們大家說。

這當中,佛陀就又說:「我滅度後,求佛道者,欲得安隱,演說斯經,應當親近,如是四法。」

我滅度後
求佛道者
欲得安隱
演說斯經
應當親近
如是四法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我若滅度之後,有求佛道的人想要得到安穩,要講這部經。前面我們都有聽過了,愈來這個世間人心愈複雜,世態愈是惡濁,道理不只是人不想要接受,還反道理,背道而行,用這種逆向來對待,所以會生出了很多的毀謗;不只是不信,還會毀謗。要怎麼辦呢?我們若是發心要護這部經,持這部經,我們要能夠安穩。記得文殊菩薩,替我們問安穩的法,佛陀也為我們說很多,「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等等,這我們全都知道了,還要再身體力行。我們「應當親近,如是四法」。

親近的意思就是要應用這樣,日常生活中,這親近莫過於我們身體力行,這樣叫做「親近」。不是只親近我們身外的人而已,我們要親近這樣的法,這個法,時時都在我們的內心,與我們同行,這叫做親近。與我們同行是什麼呢?身、口、意,這毫秒都沒有離開我們的身、心,這是最親近的。所以要用法,用法在我們的身,用法在我們的口,用法在我們的意。所以,身、口、意,最親近的法,我們就要再發弘誓願,這叫做「四法」,我們要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三軌」、「四法」,大家要再記得哦!這就是我們能夠安穩行的方法。

「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不生貧窮、卑賤醜陋。」

讀是經者
常無憂惱
又無病痛
顏色鮮白
不生貧窮
卑賤醜陋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這就是讀經的人,也就是持經、誦經、讀經、講經等等,就是了解這部經典的人。我們要多用心去體會,所以「常無憂惱」。我們因為讀這麼多經,聽這麼多經,我們也在行這部經,「經者,道也;道者,路也」,這條道我們已經開了,這條路我們已經鋪了,所以我們無憂惱了,很安穩來走這條路。所以,「又無病痛」。我們的心沒有毛病,而且人人也很愛親近。身、心,這不只是說:「這個人長得很美!」是長得「很好緣」,不論你長什麼樣,只要你多和人結好緣,而且依法行道,自然就會人人敬與愛。不論你長什麼樣的形象,人家看到總是不棄厭,又是有敬愛,這個形貌,形容就是這樣很莊嚴的形態。

我們接下來這段文,那就是「眾生樂見」。哪怕是長得黑、醜陋,但是他緣和人結得很好,也很付出,大家看到就是很愛親近。

所以,接下來這段文就這樣說:「眾生樂見,如慕賢聖,天諸童子,以為給使。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惡罵,口則閉塞。」

眾生樂見
如慕賢聖
天諸童子
以為給使
刀杖不加
毒不能害
若人惡罵
口則閉塞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就要很用心來體會。「眾生樂見,如慕賢聖」,就是說「一切眾生願欲見賢善者」。

眾生樂見
如慕賢聖:
一切眾生
願欲見賢善者
生敬慕心
思學其德
如見賢聖敬仰之
此謂轉煩惱障
滅諸惡習之因
斷後續麤重果報故
眾生惡因不造
即惡果不生
今貪欲障轉
故人人樂見
人人景仰如慕賢聖

眾生,大家所要親近、所想要見到的就是賢的人,賢和善的人。我們若是惡人,人若看到,「哦!看到那個人,我們要趕緊閃避。」但是看到好人、善的人,他有信心,他歡喜親近,從內心生起了敬慕的心;他願意付出,他願意為人群服務,而且他的心有善無惡,人人都敬仰他。所以,人人敬仰,人人自然就生起了敬慕的心,自然就「思學其德」,就懂得要學他。因為他是好人,他做好事,得到人人的尊敬,我也想要學,和他一樣修這樣的德。內修、外行,和有修養的人,我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善的人我們就要跟隨他,我們就要尊重他。「如見賢聖敬仰之」。看到賢聖的人,我們要尊重,我們要親近。

這就是「轉煩惱障,滅諸惡習之因」。我們若要滅煩惱,我們就要親近善友,不要和這些惡人在一起。記得前一段文,要如何讓我們避離?我們就要遠離很多種的人哦!不論是強而粗暴的人,或者是做什麼樣的生意,持什麼樣的行業,這我們都要很謹慎,大家應該要記得。尤其是跟人,不好的習氣,這種的人,我們也不能和他在一起。因為我們功夫還不夠,因為我們的心性還未定,會很容易讓他將我們拖過去,所以我們自己內修還沒到功力,外行還不夠德,我們無法去影響人,我們很容易被人影響。所以,為了要「滅諸惡習之因」,我們就要遠離這樣的人。

所以,我們要「斷後續麤重果報故」,因為這些惡習我們若不去親近,不讓這個惡習將我們誘引了,自然我們要斷掉了這個「麤」,就是煩惱。因為我們有種因才會得果,你若被人拖過去,你就無明了,無明就再造惡,造惡就會有果報,我們就是不要有果報,所以我們就不要造惡;不要造惡,我們就要避離惡友,所以避離惡習的因;避離惡習的因,就要避離惡友。這就是有這樣的循環,我們要很用心,離開這種的障礙。所以,「眾生惡因不造,即惡果不生」。我們若不去造惡因,自然就不生惡果,「此明轉貪障」。我們都是一個「貪」,貪欲,貪種種,或者是貪享受等等,自然就很容易讓那些壞的習氣,將我們拖過去,拖過去就同黨同為,我們不可以。所以我們自己要自我轉過來,不要有煩惱障,那就要隔離,不要去造惡的因,自然我們就沒有惡的果報,這未來的障礙就沒有了。

所以,我們轉貪障,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要警惕自己,不要有這個貪享受、貪物欲、貪,很多很多的欲念,我們就不要貪,我們要認真,不要貪享受、貪嬉樂,這都不可以,所以我們要精進。所以「今貪欲障轉,故人人樂見」。你不貪人的東西,你不貪人的便宜,你一直付出而無貪。我們付出無所求,幫助人,沒有在他的身上想要求得什麼,自然人就會敬仰你,自然人就歡喜親近你,所以說「故人人樂見」。我和你在一起,我不會有損失,和你在一起有益無失,所以人人樂見,所以「人人景仰,如慕賢聖」。這就是我們若要讓人敬慕,我們要自己做。

天諸童子
以為給使:
諸天真純潔童子
而來親近給侍
此明轉貪愛障
成富足

所以,「天諸童子,以為給使」;「諸天真純絜童子,而來親近給侍,此明轉貪愛障,成富足」。很清淨的人,不論是年紀幼、少,都願意來親近,道理不是老人在聽的,即使是很幼小的孩子,也很能夠接受,很幼小的孩子很願意親近。看看,我們有一群的靜思小志工,不就是很天真,很純潔嗎?他們也在持法。每天早上早會之後,都有一位小小四歲的孩子,站在門口等。我說:「你是什麼人?」「我是小小的護法者。」這是小小的護法者,好可愛!這就是天真童子。經典中這樣,真正也是這樣。所以,「此明轉貪愛障成富足」。我們如何才會滿足?財產多少?我們物欲、物質要多少,才叫做富足?我們常常說,心富,那就是人生天下最富有的人。天下的東西,對他來說沒有誘引的力量,他的心已經很滿足了,所以他是最富足的人。所以,「刀杖不加,毒不能害」。

刀杖不加
毒不能害:
刀杖之屬不臨其身
瞋如刀箭
瞋似毒藥
一切諸毒不能為害
此明轉瞋障

「刀杖之屬不臨其身」,這些凶器的東西,就不會靠近他的身來。「瞋如刀箭」,這就是表示瞋,瞋恨,我們若動不動就對人發脾氣,就和人吵架,吵架很自然就是有這些,利器的東西。我們若全都沒有這個瞋,我們不會發脾氣了,不會和人計較了,很自然就沒有這些東西,這樣接近我們的身。所以「瞋如刀箭」,你不要去惹起別人的瞋,就要我們自己除去瞋,所以瞋心不起,就遠離刀和箭。「瞋似毒藥」,不只是像箭,也像毒藥,「一切諸毒不能為害」。因為我們無瞋,無瞋就是無毒了,所以無瞋、無毒,一切諸惡怎麼會來害我們呢?因為我們自己的心若沒有瞋,我們自己就無毒念;我們若外面,不要去惹別人的瞋恨,我們無瞋,沒有惹人的瞋恨,自然就沒有刀杖利器,來近我們的身。所以這就是要好好,人間要好好修行,避離風險,安樂修行,我們就要去除貪、瞋,自然我們的人生就較平安,這就是「明轉瞋障」。瞋是很會障礙我們,障礙修行者,所以我們不要貪、不要瞋。「若人惡罵,口則閉塞」。

若人惡罵
口則閉塞:
若人欲加罵辱之時
口自閉塞
顯罵人惡口者
省悟退阻之狀

有人要開口罵人,這種「欲加罵辱之時,口自閉塞」。因為要罵人的人,他也要有機會才能夠罵人,要有真實,沒有真實的罵人,就像「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我們在《四十二章經》,也有這樣的這一章,一個人抓沙,逆風要撒前面的人,但是這沙撒去、風吹來,撒不到前面的人,竟然是噴到自己。所以,我們若沒有去惹人、去罵人,自然人家就不會罵我們。何況有人想要毀謗,卻是我們的行為做得好,他要誹謗,也開口罵不出來。因為大家了解彼、了解己,了解對方的行為、了解自己,所以我們要罵人,我們也罵不出去,所以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修行。「顯罵人惡口者,省悟退阻之狀」。人家若罵我們,我們就默然,就讓他罵,過了就好,就不會你一聲、我一句,在那裡罵得大小聲,大小句,就不會這樣。所以我們就要退讓,就自然他要再罵下去,也罵不出來,那就是口就閉塞,那就閉嘴了。所以,「內心之刀杖既捨」。我們自己內心的刀杖,我們不要想要去傷人,人就不會傷我們。

內心之刀既捨
則外刀不傷
內之毒藥既除
則外毒不害
以明內瞋障轉
內瞋既無
不觸犯於人
縱欲惡罵
非理枉加
口則閉塞
不能惡罵
既不為人加害罵辱
則遊行之處
無所畏憚
怖障永離
悠遊自在
故如師子王

「則外刀不傷」,我們若不傷人,人就不會傷我們。「內之毒藥既除,則外毒不害」。我們若對人沒有惡意,沒有毒念,自然人家對我們也沒有毒意,也沒有惡念,這樣就是「明內瞋障轉」,就是我們自己的心轉。前面外境,我們最重要的要轉我們的內心,內心境的貪、瞋毒,我們將它們去除,自然內外平靜。

所以,「內瞋既無,不觸犯於人」,我們沒有觸犯到別人,所以「縱欲惡罵,非理枉加,口則閉塞,不能惡罵」。我們若不犯人,人家不會來犯我們;即使人家要罵我們,「非理枉加」,他罵不出口,自然嘴就合起來,就不會惡罵了。

所以,「既不為人加害罵辱,則遊行之處,無所畏憚,怖障永離,悠遊自在,故如師子王」。我們就已經知道了,已經「不為人加害」,人既然沒辦法罵了,也沒有理由加害我們,這樣我們就能夠很自在了。安樂、自在了,行在各地方「無所畏憚」,那就沒有了,所以哪裡我們都不怕。說不怕,還是要謹慎,不過因為我們沒有傷人,人不會傷我們,我們的心就輕安自在。所以「怖障永離」,沒有怖畏。我們若是做壞事,有和人結冤仇,我們在外面走路都要很謹慎;我們若沒有和人,有什麼樣糾結到,也沒有和人什麼樣的瓜葛,自然我們心很自在,沒有什麼怖畏的障礙,這樣就都沒有了。所以,「悠遊自在,故如獅子王」。就像獸中之王,牠這樣搖擺在群獸之中,就無障礙。

接下來又這段文:「遊行無畏,如師子王,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遊行無畏
如師子王
智慧光明
如日之照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遊行自在,就像獅子王遊行無畏,就是「遊行化度世間,無所畏忌。猶如獸王大威嚴勇猛」。牠這樣慢慢地走也很有威嚴啊!

遊行無畏
如師子王:
遊行化度世間
無所畏忌
猶如獸王
不威嚴勇猛
此轉瞋恚障成安樂

就像百獸之王,牠這樣在走,牠這樣慢慢走,卻是很多的獸類牠們就會避開。牠這樣安然自在,無所畏懼,所以「猶如獸王大威嚴」,因為牠很威嚴勇猛。所以,這就是,「轉瞋恚障成安樂」。我們若瞋和恚,這個障礙若去除,哇!我們的身心就很安穩、很自在、很快樂。「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智慧光明
如日之照:
智慧明了
其光普照
如日當空
整無側影
此二轉愚痴障
成智慧

那就是「智慧明了,其光普照,如日當空,整無側影」。這就是轉愚癡的障礙,成為智慧,這就是就像智慧。在那最中午之時,太陽正中的時候,這樣普照下來,所有的東西都無影偏邪,沒有太陽還是偏東,也沒有太陽還是偏西;偏東,西邊就有影子;偏西,東邊就有影子。若是到日正當空,自然那個照下來的影子,沒有偏西、沒有偏東,所以它就沒有影,沒有側影。這就是智慧,智慧不偏,又是光明,又是不偏,這就是我們要修行的方向。「智慧光明、如日之照」,這就是轉愚癡的障礙成為智慧」,所以,「愚癡能障智慧」。

愚痴能障智慧
今愚癡既轉
則智慧明了煥發
光明如日之照
此明能轉癡障

愚癡來障智慧,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受無明將我們覆蓋,同樣的道理。無明覆蓋我們的真如本性,愚癡也遮蓋、障礙我們的智慧,所以我們要去除無明,我們的真如浮現,自然是智慧光照的時刻。所以,「今愚癡既轉,則智慧明了煥發」,光明就很大了,就像日之照,「此明能轉癡障」。這個癡就是這樣障礙我們,因為我們有癡念,所以容易就會發瞋、發怒;因為有瞋怒,是從哪裡來?因為貪欲來,貪不得,貪而不得,所以他就發脾氣,瞋怒,不順意就發脾氣。因為這樣,才會這麼多的無明煩惱,都是來自愚癡;愚癡才會想要貪而無厭,就是因為貪而無厭,所以才有瞋。所以這三項合起來很毒,而且就像箭,就像刀一樣都會傷人。不只是傷人,也是傷己,所以我們自己要好好用心,滅掉貪、瞋、癡,當然還有慢、疑。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