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0月17日】他方請願 佛即止之

Community:
Branch:

「如是諸多菩薩,從於他方國土,湧躍顯現至誠,懇請願在娑婆世界,護持弘宣妙法,度化眾生。」

要用心喔!我們前面已經知道,佛陀在人間說法,他方國土菩薩也來娑婆世界聽法。佛陀在《法華經》靈山會上,就是關心娑婆世界未來眾生;眾生未來的世界,五濁惡世,濁氣重,眾生煩惱多,必定要用法,妙法流傳人間。靈方妙藥就是治療眾生煩惱無明惑的病,所以非法難度。但是佛陀住世時間已經不多了,佛陀知道了,應該要將這個法傳,弟子應該要來接法、受法、傳法。所以他在《法華經》用心良苦,用長的時間,七年多的時間來講這部經。經典,從前面跡門,就是顯跡人間,開始來讓我們知道。降兜率、下皇宮來了,從出生、世間長大,看人間世事,去體會了,苦啊,苦在人類不平等,分別,無明覆藏,人心就是這樣,這麼地混亂。

佛陀想,要如何救度眾生呢?要如何能讓人人心意開解,人與人之間打開了不平等的制度?要如何能夠讓人人在苦中;苦的環境中,去體會因緣果報,去了解該做、不該做。在這個大是非中,如何了解清楚,可行、不可行的道理,這就是佛陀要對眾生對機說法。當然,要向眾生說法,眾生的根機很複雜,不只是佛面對的弟子,修行,既來修行,大家心都是同一個方向,只是根機不同。有的人即使了解,法我知道,但我怕,人間可怕,苦難偏多,我要趕緊修行,了脫自己,不要再來了;我要知道這個道,這條路不能偏差,這個方向。聲聞盡量聽佛的教法,盡量受持,了脫自己,不要再來人間。很小乘,就是獨善其身。

還有,根機較好一點的──這人生苦啊!同樣了解是苦,但是所體會是無常。環境,春、夏、秋、冬,是冷、熱,世間一切的環境無時不在改變,一直一直都在改變。這世界的環境在改變,那就是表示無常,有變就是叫做無常。無常是什麼啊?這氣候,人間就是這個氣候,帶動了大地一切的生物,花開、花謝等等的生態,總歸納來叫做「無常」。這種的道理他們知道了,同時也體會到了,體會到這些無常的道理是在因緣中。天地萬物變化無常是隨著因緣,要有這個種子,有這個大地,有這個空氣,有水分等等合成而來。這些也知道了,從佛說法中體會、了解、深信,了解了,所以他也知道人間這個因緣可怕,可怕在起心動念。這個因緣總是在起心動念中,心念一轉,因緣會合,人與人之間福禍就交纏起來,這個因緣很可怕。不是單純大乾坤四季輪轉,大地草木因緣的生態,不是這樣而已,人的苦,苦在那一起心動念勾引來的因緣,人與人之間福禍的果報就這樣起來。

所以他害怕了,佛法了解到這部分,他就生了畏懼的心,害怕了,所以同樣也想要了脫生死,也不願意在人群中了,這同樣叫做小乘。雖然他所聽的法,理解的範圍更加開闊,不只是說怕苦,「四諦法」了解,就要獨善其身;他還知道因緣法則,更了解深一層,但是還是一樣怕苦,不堪受苦。人間的確很苦,大自然,這四季輪轉真的是苦;貧困的人熱的時候,這居住的地方,天煎地逼,還要再去苦勞、要去苦做,所以這也很苦。冬天時欠缺衣物,禦寒的東西,也是同樣要勞作,受風、受雨,也是苦。貧窮苦難,病痛更苦,還有家庭,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又更加的苦。

了解到這種人間苦相,他就害怕了,到這裡他就不敢再想下去,解脫、解脫啦!就只是想修這樣的行,接這樣的法而已,這就是聲聞,小乘。當然,緣覺又再進一步體會大乾坤,體會因緣法,但是怕,人與人的關係就是一念心而已,同樣也還是怕。來人間就是有這麼多的苦──大自然以及人類,人禍、煩惱、無明等等。他若是怕苦,總是畏懼受苦、拖磨,這樣就放棄入人群了。佛陀就是不放棄,既是在娑婆世界,苦難偏多,我的弟子,才要面對苦難,入人群用法受教;也要入人群去體會人間疾苦,從疾苦中去磨練出心志,不畏苦,這樣去度化眾生受法、傳法在人間。這是佛陀一大事因緣,講說《法華經》,用這麼長的時間,這樣開始這個跡門,在人間顯跡,如何來面對眾生,如何來度化眾生,也盼望在未來眾生能夠傳法在人間。但是在〈安樂行品〉,佛陀開始就煩惱了,佛將入滅了,法什麼人來傳?盼望大家能夠聽到佛陀說出了,住世不久了,盼望大家願意來傳法。

但是,娑婆世界的弟子是不是有感動?有啟動他們的內心呢?娑婆世界的弟子還未啟動,他方的世界已經感動了,因為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講說《法華經》,他方世界的菩薩也來聽法。所以我們昨天也已經聽到,也看到了,他方世界菩薩就起座起來,恭敬合掌,要來向佛陀請委,來懇請佛陀委託給我們這個責任,我們願意承擔責任。這我們昨天說過了。

所以,「如是諸多菩薩,從於他方國土」。這麼多的菩薩,不是娑婆人間的菩薩,是從他方來的。「踴躍顯現致誠」,他們聽到佛陀說法,很感動,打從內心那個感動的心境很踴躍;從內心很澎湃、很踴躍,顯現至誠。聽法,感動在內心,表達在心境,所以他用虔誠的心,他至誠要表達出了這個誠意。「懇請願在娑婆世界」,很誠懇,合掌恭敬向佛陀,釋迦牟尼佛來懇請發願,願意在娑婆世界來「護持弘宣妙法」,要來「度化眾生」。這是多麼感動啊!這個意境感受在心裡,真的很澎湃,這澎湃就是這樣很踴躍。我們自己娑婆世界的弟子如如不動,他方世界的弟子竟然那麼地感動,已經表達出了他們的誠懇,他們願意。所以感慨很多,佛陀的時代是這樣,現在的時代又是怎麼樣呢?

靈山說妙法華,
他方菩薩隨喜,
遠聞其數眾多,
聞持說弘經者,
福德智慧大故,
願於此土發誓,
入群弘通此經,
然此顯示事相。

所以,「靈山說妙法華」,說《妙法華經》,「他方菩薩隨喜」。開頭之時,他方菩薩知道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在講經,開頭是隨喜而來聞法;聽了之後非常法喜充滿,所以他遠聞,從遠遠這樣來,而佛陀的音聲,也是透徹虛空法界,所以來就近聽法,加上遠方菩薩同樣都是聽佛說法,所以「遠聞其數眾多」,在聽這個法的人很多。就像我們現在說的,現在的科技能夠將這個法傳遍,到很多遠方的國家,在我們現代的時代來說,除了精舍範圍大家聽得到,這也就是科技將這個聲音擴大了,精舍的周圍聽得到,不只這樣,還能夠傳遍了無限量的國家。這次二十八個國家慈濟人回來,或者是從年初,一直有很多國際間的慈濟人回來,他們都表示他們聽法,經文全都體解得到,意涵也了解了。

可見他方遠聞,這個時代用科技可以遠聞,何況佛陀的時代呢?所以我們一定要深信,佛陀那個時代,用那個時代來說,就是神通。我們現在的時代呢?也不就是人人那個心,用心去發展、去發明,不斷、不斷研究發明,將天地的物理去探討、去發現,去組合起來。科技不斷不斷發展出去,這種用心,花費很多人的心神;這個心意通達當然要用很久的時間去研究、去開發。簡單說來,豈不就是神通意解呢!用心,心意去解,解天下萬物因緣會和。緣覺就能夠體會到大自然很奧妙的氣候輪轉,他還能夠體會大地萬物生滅法。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說法,很單純的智慧,體會大地萬物的生機,生物學的道理,何況經過兩千五百多年後的現在呢?將這個大地萬物,生理、物理學的奧祕去受現在的知識,將這個奧祕開啟了。這種密碼,祕密就這樣一一、一一坦露出來,這也是讓人很擔心。擔心現在的人這種的用心,將那隱藏著的密碼,這奧妙,他就是一一、一一這樣將它解開來,將來人間的價值觀、道德觀等等會完全都不見了;變成了人生物理了。人的價值在哪裡呢?佛陀的時代,他把法講得很清楚,用人的道理,講道說理,引導人人的心,向著那非常的順,而且很有價值,在保守中開啟大智慧。現在的人,變成了不必用智慧,智慧整個被廢掉了,大家只是用知識而已。這種人間最真誠,奧秘的價值觀,越來越來越淡化了,這樣,人與人的相處,情越薄,世間會越亂,這就是很煩憂的事情。

所以我們這個時候應該才很需要法,讓大家更能夠了解,智慧是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會破壞一切,智慧是守護一切。這個時候,若不好好來守護完整的道,人心態的德,若沒有這樣,可能不堪設想的事情會越來越多,所以我們要好好聞持。他方菩薩已經聽到了,聞持,願意在娑婆世界弘經,他們願意,因為他們聽到的就是若能夠受持這個法,為未來眾生保持著這麼寶貴的法寶。我們前面的〈信解品〉,不就是貧窮子和富有的長者相比較嗎?富有的長者充滿了寶藏,寶庫,貧窮子原來就有啊,只是不知道要用。原來他是富家子,在過程中找寶珠,衣珠的譬喻等等,這我們應該清楚。所以他方的菩薩已經聽得很歡喜,他「聞持說弘經者」,他聽到佛陀在鼓勵大家聽法有功德,尤其是說法,傳法功德,造福人間的德,能增長很大的智慧。

他方的菩薩,他們體會到能夠來娑婆世界,這麼紛亂,能夠在這裡說法,能夠增長福德智慧,所以他們歡喜,他們甘願,「願於此土發誓入群」,願意在這個娑婆世界,來這裡發誓願,要入人群去「弘通此經」。所以「然此顯示事相」,其實佛陀講這段文,經典有這段經文,其實這是顯一個事相。比如說你若不肯好好用心精進,還有其他地方,大家願意來幫助,有很多人要來做,你若不肯,其他的人會來喔!其他的人發心,願意來付出,你們怎麼不肯呢?這也是這樣啊,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體會佛陀他有他的用意。所以說,

經文:「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恆河沙數,於大眾中起,合掌作禮而白佛言。」

這段是前面的 文,有他方國土菩薩來了,這些菩薩來了。有多少?經過這麼多,說空間的長,說時間的多,說人數的無量,用「過八恆河沙數」來譬喻。那就是說娑婆世界的眾生還沒有感動,但是他方世界已經有這麼多菩薩來表達他們的心意了,所以要來表達的菩薩,還是合掌作禮,向佛這樣說後面這段 文。

經文:「世尊!若聽我等於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典者,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經文簡釋:
「世尊!若聽我等」;由他方菩薩從餘佛土來,至此婆娑聞受法喜,故請委求聽許。

世尊啊,若能夠聽,不只是聽而已,允許就是「聽」,讀作「聽」 (台語音「ㄊㄧㄥˋ」 )。就是說若能夠允許我們大家,這就是昨天說「請委」,來請求佛陀把這個責任交給我們,委託給我們。為什麼叫做委託呢?因為這裡是娑婆,他們是在他方的世界,他方的世界要來娑婆世界,當然需要娑婆世界的佛來委託他們。所以,「聽 (ㄊㄧㄥˋ )我等於佛滅後」,佛陀你來允許我們,允許我們在你若滅度之後,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能夠在娑婆世界勤加精進,我們要在這裡護持,讀、誦、書寫、供養這部經,我們要用這樣來供養佛。你若不在,你能夠安心,這部經典我們會受持在這個地方,要讓這個地方沒有斷掉了這個法。」

所以,這就是他方菩薩,他們從餘佛的國土,在其他佛的國土,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他方的國土還有他方國土的名稱。他們是從他方國土而來,所以叫做他方菩薩從餘佛土來,在其他佛帶領下的國土來。因為他們的國土若沒有佛,怎麼會有菩薩呢?有佛,才有菩薩。因為佛 施 受教化,來 傳 給菩薩,讓菩薩能夠了解,了解要行大乘法,他們有接受到這個大乘法的教法,所以名稱菩薩。他方國土也是這樣,所以,「至此娑婆」,就是他方菩薩來這裡聞法接受,法喜了。本來是隨喜而來,娑婆世界有在講經,我去聽看看。是隨喜而來,現在感受到了,「聞受法喜」,感受到了,歡喜了,是真心要在娑婆世界。所以,「故請委求聽許」,希望佛陀能夠允許。

經文簡釋:
「於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於釋迦佛滅後惡世,願住此娑婆世界;勤加致力用功,精心弘宣釋尊所教法。

所以,「於佛滅度後,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他們願意,明明知道娑婆世界是堪忍的世界,但是他們甘願,甘願進來娑婆世界,再用功。因為這個地方是堪忍的世界,願意在這個地方重新再學,這個大環境是娑婆世界。所以,他們說「勤加精進」,要不然人家他們在他方世界已經是成菩薩了,所以再來娑婆世界,他們就要再勤加精進來適應這個大環境。這個大環境是堪忍的世界,這些菩薩很發心。「於釋迦佛滅後惡世,願住此娑婆世界」。於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他們就是願意,願意在這個地方「勤加致力用功」,要再加強功夫。所以,「精心弘宣釋尊所教法」,他們願意,願意這樣。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他們要再重新學起,所教法是教菩薩法,他們要在這個地方學菩薩法,這個的地方就是要堪得忍耐,所以他們值得,值得來學,值得來這裡克服,所以甘願在這個地方去入人群,學更多一點。

經文簡釋:
*「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典者」;並能守護受持讀誦書寫敬心供養法華經者。
*「當於此土而廣說之」;我當於此娑婆國土,廣為大眾而演說之。

要在娑婆世界行菩薩道真的是不容易,他方的菩薩來要再重新學,要有這麼大的願。所以,他們願意是「護持讀、誦、書寫、供養」,這要再重新學起,並且要「守護受持讀誦書寫敬心供養法華經者」,是用心至敬要來供養《法華經》。他們有這樣的表達,「我當於此娑婆國土」,在這個「此土」,此土就是娑婆世界,我們大家願意在這個娑婆國土裡,「廣為大眾而演說之」。我們很願意,願意在這個地方來歷練,這堪忍的世界,我們甘願在這裡歷練,我們甘願入人群來度化眾生,來守護這部經。這是從他方世界來的菩薩,他們所表達至誠至懇,懇切的心。釋迦牟尼佛如何回答呢?下面這段文就這樣說,

經文:「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

經文簡釋: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請願在娑婆弘宣護持—佛心有所深思故告諸菩薩摩訶薩眾。

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大家隨喜來聽經,發心很好,你們要在娑婆世界來弘揚這部經,再來娑婆世界勤加精進」。佛陀的考慮,他,有佛陀的考慮。所以,「爾時」,若了解佛陀是怎麼考慮,因為佛陀他的考慮,就是那個時候,「他方國土諸來菩薩請願在娑婆弘宣護持」,要受持,「佛心有所深思」。佛陀看到這些菩薩湧現出來了,佛陀就已經知道他們的心意了,所以佛陀開始就深思了;深思後就有結論了,當他們請願之時,佛很快就回答。

「故告諸菩薩摩訶薩眾」,回答這些人,一句話很快回答出去,那就是「止!」「你們發心,這樣我了解了,到這裡就好了,你們發心出來,這個誠意我了解了,但我不能收。」就像人家送東西,「我知道你們的心意,已表達你們的心意,我了解,這個東西太貴重,我不能收。」這也是一個禮節。「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這段文我們就是要很用心去體會,佛陀是在描述,要讓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能夠體會在他所教化,那個時代,在他面前修行的弟子,他對他們這樣回應,要啟發他們的發心,所以他就借他方世界的菩薩。

看,你們在修行,聽我的法,他方呢?不是我們這裡的人,其他的道場的菩薩他們也來聽法;其他的道場的菩薩,他們已經發心願意要來接我的法,來替我傳法在未來,我的道場,我的未來的弟子眾生,他方的人願意。這就是假借,假,「假」就是「借」的意思。借他方菩薩,「聞四行之妙,請願娑婆弘經」。他方的菩薩就是來聽四安樂行,四安樂行這品,佛陀說出了困難、困難,很困難,娑婆世界弘法會受很多的誹謗,會受很多等等…。

不只是外道,還有我們自己同行同修人,也會有這樣的心態,哪怕是同一個道場,修行的心都無法很調和,何況娑婆世界。學佛者的心態,大、中、小乘的看法不同,你要弘揚這個大乘真實法談何容易啊!會去接受到的環境,聲音、形態等等,都要堪得忍耐,這個忍辱的行一定要修。這在四安樂行,你要修堪忍,文殊菩薩才請佛陀說明要如何避免,╢有要避免十種的人,來堅定我們的道心;我們的道心還未堅定,你就不要靠近。用這樣的方法來顧好我們的道心。這在他方世界的菩薩聽起來,因為他方沒有這種堪忍的形態,所以在他方聽到娑婆世界苦難這麼多,若要發這麼大的心,所以他們會感動。

經文簡釋:
「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假他方菩薩,聞四行之妙,請願娑婆弘經,佛即止之。
意顯此土自有能修此行之人,故令止此事,不必遠土之勞。

但是佛陀在這個地方,他就「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你們在他方世界的生態,你們堪不得來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不是你們能堪得接受的地方。這是佛陀的用心。「佛即止之」。也還有用意,佛陀將它止下來,還有一個用意就是,「意顯此土自有能修此行之人」。我這個娑婆世界不是都沒有人,只是欠缺發心而已;也不是不發心,只是還未表達而已,所以不用你們來,我這個地方也有這樣的人。因為這樣,佛陀也要保護我們娑婆世界發心的菩薩,因為這樣,「故令止此事」。我這裡不是沒有人,我這裡不是沒有人肯發心,只是還未發心而已。所以修這樣的行,佛陀向他方世界菩薩的表達,佛陀就表達:「這個誠意我知道,我不能接受,因為我有了,我這個地方有這樣的人了。」「不必遠土之勞」。不用那麼勞動到你們來,我們這些人來處理足夠了,我們這些人來度化足夠了。這就是很辛苦的事情,不用勞煩你們來,我們大家自己來處理。

*佛止他方遠來菩薩,其意:他方菩薩,各有己任,若住此弘經,廢棄彼土利益。
尤其他土菩薩,於此土結緣事淺,雖欲弘經,必無巨益。

所以,「佛止他方遠來菩薩」的意,剛才是保護我們,我們自己娑婆世界發心的菩薩,一方面還有一個意,「他方菩薩,各有己任」。每一位菩薩在他們的國土,雖然沒有那麼的堪忍,但是也有眾生要度,所以,「他方菩薩,各有己任,若任此弘經」,若來娑婆世界弘經,那就是「廢棄彼土利益」。他在那個地方,人家在那裡度化、教育那裡的眾生很順利,若讓他來這裡,這裡這麼難堪忍,那些眾生他放棄,來這裡不堪任,那就會很辛苦,他考慮到那些菩薩向來的環境,不堪任這麼苦的地方。尤其是,更加用心的,「尤其他土菩薩,於此土結緣事淺」。他方世界和這個娑婆世界眾生結的緣還很淺,無緣不能度,這也是佛陀所考慮的,他們與娑婆世界的緣沒有很深。所以,「雖欲弘經,必無巨益」。雖然發心要來娑婆世界教化,其實對娑婆世界也沒有很大的利益。因為這樣,「止」,不敢收。

*又若許他方來,則此方菩薩不勤入群承擔弘傳經教,故止。

「又若許他方來」。再來就是佛陀若是允許讓他方這麼多的菩薩來,「則此方菩薩不勤入群承擔弘傳經教」。這些菩薩若都進來,娑婆世界這些人就會更加懶惰,就不肯修行了,就不肯入人群去度眾生了,自己的慧命就放棄了,這樣不行。所以佛陀還是疼惜自己的弟子,還是保留給自己的弟子好好修行的環境。因為這樣,「故止」,這「止」的意思有這樣這麼多種。

*意顯此土自有能修此行之人。以是我弟子,應弘我法。又結緣深廣,必獲巨益。又得開近顯遠,是故止彼召此。

所以,「意」,佛陀的意就是「顯此土自有能修此行之人」,他是因為這些,「此土」。「以是我弟子」,因為娑婆世界,這些是我所教化,都是我的弟子,「應弘我法」,應該弘傳我的法,應該傳我的法,應該要弘揚,我的法應該要傳下去。就像你們現在要如何傳法脈?要怎麼樣將法脈宗門綱領做出來?大家在用心。同樣的道理。

「又結緣深廣,必獲巨益」。我們大家生生世世在這個娑婆世界不知來回多少次了,我們在娑婆世界聞佛法也應該已累積起來了,所以這我們應該要能夠知道。我們若這樣,「結緣深廣,必獲巨益」。「又得開近顯遠」,現在近的「跡」就是方便,方便法。佛陀說種種的方便法,以及眾生種種的煩惱無明,這些全都將它去除,顯出了我們真如本性。我們的真如本性,如來藏性,我們應該能夠體會。「是故止彼召此」,止在他方來的菩薩,呼喚在現在娑婆世界的弟子:「你們若再不發心,你看,他方的人已經願意來了;他方菩薩這樣願意進來,而我們自己呢?我們自己怎麼不要趕緊發心立願起來呢?專心一志好好克勤刻苦。」這一輩子,我們要好好,「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這個緣,我們既然來到人間,入人群、結善緣、得智慧,我們何樂而不為?

各位菩薩,這段文真的我們要很用心體會,佛陀引他方菩薩來的發大心,從隨喜而虔誠,要來為娑婆世界付出。佛陀為他們「止」,不用;在顧,顧彼也顧此。常常說,我們分區,就是說,在這區的人就去顧這區的人;這個國家將它帶起來,種子成熟了,這個國家的人就用這個種子去成長他們的因緣、智慧、福德。這就是很期待全球能夠開拓的因緣,這不就是和這一樣?那裡若有人了,我們這裡就不用去了。同意的道理,我們這裡有人了,難道還要外面再來嗎?道理都一樣。所以大家若用心,我們這個道理就能夠通達,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