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2016年直落巴巷閃電水災,馬來西亞慈濟志工走入災區勘災。根據當地鄉委會分析,當地居民以巫裔佔八千多人,華裔五千多人,印裔三百多人,外籍一百多人,而低收入貧戶則佔有六十巴。
兩年扶困計劃 以教育灌溉正念知識
早期的直落巴巷居民多數以捕魚為生,且多數是巫裔。平日除了出海捕魚,其餘時間多數以吸毒度日。而華裔則努力向上,因此有了貧富懸殊,故造成種族糾紛的不融洽。
葉慈靖師姊了解情況之後,於2017年4月21日成立專案小組,立志要帶出族群和諧的典範。雖然走入有種族糾紛的村莊甚為不易,藉由在當地經商的溫啟川師兄,平日與村民建立良好關係,邀請當地各單位協助,與村長及鄉委會一起走入村中訪視。經過一年的善念匯聚,村長見證慈濟的付出並無所求,沒有種族和宗教之分,接受慈濟的誠與情,從此與善緣環環相扣。
2016年開始至今,與慈濟志工辦過無數次的活動,讓村民們受惠,從慈善走入村民的心,用醫療一起帶動村民如何把守自己的健康。
由於毒品在當地很普遍,家庭居住環境,習俗文化的價值觀,非一朝一夕可扭轉命運。專案團隊計劃以教育灌溉正念知識,以身教互相度,培育下一代向上向善,唯有教育方能脫貧。
2017年專案團隊向政府提出申請,要求提供當地教育場地。唯申請過程幾經挫折,教育一案沉浮不定。2018年終於獲得檳城市政廳批准當地民眾會堂兩間課室做為專案安親班。
2018年11月1日成立檳城首間專案安親班,並以工代賑僱用三位感恩戶為開始,由當地宗教師領導使命,三位巫裔年輕老師承擔生活人文導師。
注重人文教育 培養自律自愛
2019年1月5日,直落巴巷安親班舉辦了家長說明會,讓家長通過老師的解說與孩子的表演,見證孩子的成長。
看到孩子的轉變,家長哈斯琳娜(Haslina)表示欣慰「把孩子送來這裡之前,他玩性較大,時常跟朋友四處遊蕩,做一些沒有益處的事情。送來安親班後,我覺得他的態度改變很多,開始學會祈禱,幫忙做家務,也變勤勞了,行為舉止真的改變很多,變得很自律。」
直落巴巷安親班老師莉亞娜(Liyana)分享她剛任職時,從父母口中得知孩子有大喊大叫,四處亂跑的習慣「所以我成為這裡的老師后,就立下規矩,如果學生在走廊上跑就必須回到起點,用走的再走一遍,如果學生還是用跑的,我們就會叫他重複走到他記住為止。」
在老師的悉心教導下,孩子們慢慢的學會愛護與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們得到了很正面的反應,因為即使學生到了外面,也會實行在這裡學到的好習慣」老師莉亞娜說道。
為下一代獻力 齊心做教育
直落巴巷安親班除了注重孩子的人文教育外,還策劃了各個活動:繪畫、烹飪、編織籃子、手工製作等等,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
老師也常常教導孩子做一個對自己負責,對團隊擁有感恩、尊重、愛的人。
「我很開心來安親班,因為我學會自律,做功課,孝敬老人,還有認識新朋友。」直落巴巷安親班學生茜蒂愛莎(SitiAishah)分享道。
在家長說明會當天現身的直落巴巷乡区理事会主席褚祈斐里(Zulkifley)也讚歎孩子們非常有禮貌且多才多藝,「我覺得慈濟能協助辦這個安親班真的很好,因為可以幫助很多孩子,尤其是讓他們學習獨立及孝敬老人家。」
褚祈斐里也非常的感謝檳城市政廳提供場所,「這人民禮堂平常是沒人用的,很感謝檳城市政廳願意提供場所,惠益民眾,這樣的企劃我們是全力支持的。」
愛要付出去造福,智慧要用心去教育。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大家一同為下一代教育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