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08日】阿難尊者斷惑因緣

Community:
Branch:

我們之前已經說到,迦葉尊者在大眾中,將阿難牽起來,跟他說,大家已經心地清淨,唯有你還有少分煩惱還沒斷,何況你還犯了突吉羅罪,還是無法留在這個清淨僧團裡,還是一樣要離開。

但是阿難就說,我所犯的罪,請迦葉尊者能夠一一為我提示。

迦葉大愛成全
阿難大忍負重
迦葉尊者的
細節規戒提示
阿難心思坦然
守規戒如儀

迦葉尊者就說,佛陀有一段時間行腳在外面,天煎地逼,很熱的天氣,他很想要有一缽水,要你去取水,你遲遲空缽回來,無法在佛很口渴的時候,向佛供養他水。

阿難就說:「有啊,我認真去找了一條河,但是這條河剛好有一群商隊,有五百輛象、牛的車隊,載著商品從河中走過,所以河水滾滾的泥土,水濁了,所以無法取水來供佛。」

那迦葉尊者又說,還有,有一回你將佛的「僧伽黎」,就是佛陀的衣服踏在腳下。

阿難回答:「因為,佛陀的僧伽黎洗好乾了,要去把它收下來的時候,一陣大風,吹來我的腳下,不是我故意,要把佛的僧伽黎用腳踩。」

迦葉尊者又說,還有,佛有這麼說,佛壽可住世一劫,但是佛陀這麼說,化緣已盡,當取入滅,佛陀連說三次,但是阿難,你沒有及時請佛住世一劫,所以佛陀才會在八十歲取滅。

阿難回想起來,有啊,但是聽到佛陀說,他可以住世一劫,很歡喜,但是佛說,化緣已盡,當取入滅,那個時候我的心,也一直想要留住佛陀,請佛住世一劫。

不過魔王把我的心境覆住了,一時無法回答出來,所以無法及時請佛住世,這也就是一個緣,就是這樣錯過了。

迦葉言
汝更有突吉羅罪
應於僧中懺悔
佛渴不供水
佛衣踩腳下
佛壽住世

迦葉尊者再說,來,阿難,你又犯了一項突吉羅罪,就是摩訶波闍波提,佛的姨母,帶著一群宮女和王親,來到佛的面前,請佛允許她們出家,佛陀並不允許啊,佛陀不允許女眾在僧團出家。

但是阿難,你竟然代替,摩訶波闍波提來請求佛,允許僧團中有比丘尼出家,阿難對這件事情,他很懇切地解釋,就向迦葉尊者這麼說,摩訶波闍波提是佛的姨母,扶養悉達多太子長大,佛陀出家了,成佛了,回來皇宮說法。

淨飯王也是下令,王族如果有兩個兒子以上,能夠讓一個隨佛出家,所以王族裡的年輕人,只要有兄弟,大家爭先恐後,都是要隨佛出家,所以王親族隨佛出家的很多。

尤其是佛陀在皇宮裡面說法,度了很多人,人人信仰佛法,尤其是摩訶波闍波提,耶輸陀羅等等的王族女人,那種虔誠信仰,就是羡慕在僧團的生活,淨飯王往生之後,王族裡面的女人,就向摩訶波闍波提要求,要隨佛出家。

所以摩訶波闍波提,才會引領這麼多宮中的人,來求佛讓她出家,但是佛陀不允許,摩訶波闍波提來求我,請我能夠向佛陀求情,我也這樣想,過去的諸佛有四眾弟子,出家二眾,在家二眾,為什麼釋迦佛,不能收女眾弟子在僧團中呢?因為這樣,所以我代替摩訶波闍波提,很誠懇的向佛陀請求。

佛陀的慈悲,也知道過去諸佛能夠允許,同樣釋迦佛也是承過去諸佛,所以他允許摩訶波闍波提出家,但是迦葉尊者就這樣說,你知道嗎?僧團中就是有女人出家,正法減少五百年。

有的時候看到這段文,我會覺得,比丘尼能在僧團中出家,要感恩,如果不是二千多年前的佛陀,允許大愛道,就是摩訶波闍波提出家,有那個前例,才能夠有我們現在,比丘尼出家這個規則,所以我們應該要感恩啊。

阿難懇請
初度佛之姨母
大愛道為僧
是為比丘尼之始

修行乃是大丈夫事,我們要感佛恩,感阿難恩,甚至我們也要感眾生恩,為了要回報三寶恩、父母恩、眾生恩,所以我們應該要精進啊!

知道人身難得,佛法也是難聞啊!何況人生無常,我們的壽命多長,我們不知道,何況無常都是在剎那間,我們要把握每一個當下,我們的身心要好好收攝,我們一定要守規守戒。

看看佛陀要一缽水,阿難只是找不到清淨的水,沒有辦法及時供應供養,迦葉尊者也提起他的警覺性,這就是不敬啊;再來,佛穿的衣服,被風吹到阿難的腳底下,這樣迦葉尊者也責備他說,這是你的不敬;再來,當初就是阿難少說了一句話,懇請佛陀住世一劫,就是少說了這些話,所以佛陀就應世壽八十歲入滅,這也就是迦葉尊者,提醒我們人人在日常生活中,在應對回答,我們也要很明朗,很及時。

所以常常說,我們說話要很小心,因人、因時、因地,對什麼人要說什麼話,在這個地方是不是適當呢?這叫做因人、因時、因地,這句話你應該在那個時候說,你為什麼不說呢?你就是沒有說,所以那個因緣失去了。
所以這也是我們要學的,有的時候,少一句的回答,也是造成了很大的遺憾,所以待人接物,說話,這全都是在我們日常的規則,規戒裡面,細節很多,所以叫做「突吉羅」,就是很微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所以迦葉尊者,以細節規戒來提示,不是只對阿難說,是要讓大家全都聽到,甚至未來的眾生,尤其是出家眾應該也要知道,尊重長輩,要有怎麼樣的尊重。

阿難他的心思坦然,其實這些事情不是他故意要犯,佛陀的住世,那個時候佛陀雖然有這麼說,不過是魔來擾亂,覆蔽他的心,所以他一時很想要說,說不出口,這也是我們眾生,與佛的緣就是這樣。

佛陀也是應人生的世壽,就是這樣的緣,要不然住世一劫,現在還在,所以世緣就是這樣,阿難說不出話來,阿難雖然向迦葉尊者說懺悔,但是迦葉尊者也是一樣,把阿難牽出窟外,跟他說,你要用心去用功,好好斷除你的煩惱,得到神通再進來,就把門關起來。

阿難如法懺悔
迦葉牽阿難出
語言汝漏盡可來
言訖自閉窟門

阿難心裡很難過,非常慚愧,所以趕快回到他靜修的地方,這樣精誠,真正地精進,提高了他最虔誠的心,來反省他的過去,還遺留什麼樣的習氣嗎?自己一直反省,一直精進,哪怕到了晚上,他的頭也沒有著枕,也沒有躺下去睡,整夜就是不斷不斷地精進,不斷地反省。

所以一直到天將亮之前,確實體力消耗很多了,想要稍微躺下去,突然間,恍然大悟,那種的覺悟,整個身心輕安,得三明六通。

三明:
天眼明
宿命明
漏盡明

六通:
神足通    天眼通
天耳通    他心通
宿命通    漏盡通

怎麼會在六通裡特別提出三明,因為他六通具足了,特別要有這個真正的明朗,就像宿命,我們要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的因果,所以阿難這個時候,已經得到宿命明,真正地明通了。

還有天眼明,我們凡夫眼光來看世俗的事情,我們難免會有煩惱,但是阿難完全明朗了,這就是天眼明。

還有漏盡明,漏盡就是,所有的煩惱全都去除了,現在所留下來的是清明,非常的輕安自在,這種輕安自在,心沒有少分的煩惱,佛陀所說的法,完全在他的內心明朗起來,這種漏盡明。

其實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還有就是他心通、神足通、天耳通,合起來叫做六通。

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這樣叫做三明六通。

是時阿難涕淚悲泣
求斷結惑靡不精誠
至於後夜疲極偃息
頭未至枕朗然得悟
三明六通作大羅漢

各位,這就是真正的得到四果羅漢,到了這個程度,所以阿難的煩惱完全去除了,已經心地少分的煩惱都沒有了,他身心輕安、很自在,趕快回歸來到,大家結集佛陀教法的地方,畢缽羅窟的門前。

各位,我們可以知道,阿難這個時候的心境,是多麼法喜禪悅,是多麼輕安自在,這我們無法理解。

不過三明六通,我們最起碼這個三明,我們應該也要多用心去體會,希望人人都能夠將煩惱減少,智慧自然增長,所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rL_OIkpq5E&feature=player_embedded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