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5月13日】僧寶之始

Community:
Branch:

人人要省思啟動初心,立大心、發宏願,常有一句話說「修行如初,成佛有餘,人人是不是有常常反省,當初想要修行那時候的初發心,那時候我們有立大心、發宏願,人人真正堅切的心,修行不是為自己,我們還要去煩惱、度眾生,我們要守住這念心,要依教奉行。

 

 

所以在佛陀時代,發心出家的很多,有多少?萬二千人,在法華會上聚會在一起,而且舉列出他們的名字,其實在我們誦的每一部經,差不多常常都會看到這些名字,想一想,萬多人,能夠舉列眾所知識,所以這些人都是各人有優點。

隱能則各具一德,這些人不是只有,「多聞第一」、「智慧第一」,不只,他們有多能,但是把它隱起來,舉出他的特色。

比如說我們要編一本書,這本書的開頭要先會寫,要有才華,他的才華,不斷紀錄編寫,會編寫的人,不一定會美編,不一定;會美編,也不一定會排版,會排版也不一定會印刷,所以人沒有全能。

但是人都知道,一本書要有這樣的經過,人人都知道,但是真正他的專能,他的專長就是一項,所以各具一德;意思就是說,修行的過程中,樣樣都很好,但是其中有一項更突出的長處,所以佛陀會特別,「某某人是什麼第一」。

所以我們再接下去的經文,開始就能瞭解,他所修得到的德,專長是什麼?所以「隨其之偏好精修」,他的興趣在哪裡?隨他的興趣,他的專長,顯出他的優點來,所以這就是顯示那個德而提名。

 

省思啟動初心
立大心 發宏願
依佛教信受奉行
隱能則各具一德
隨其之偏好精修
顯示其德而提名

 

所以我們會舉出眾所知識,聲聞、比丘眾的原因,還有其他,比如說,第一,比丘出家,形同佛儀,出家,圓頂,著了出家的衣服,三衣一缽,那時候佛陀在世時,大家都是落髮了之後,身上穿起來的就是袈裟,有三衣一缽,佛陀也是一樣。

每一天僧團出門去托缽化緣,去和人群接近,讓人人知道,這是佛的教團,已經覺悟的覺者的教團,弟子看起來和佛很相似,不論是穿著,或是行住坐臥,都是學佛如佛戒,所以和佛的生活都一樣;所以形同佛儀,學佛就是要學佛陀的威儀。

第二是常隨眾,常依佛住,那就是常常跟在佛陀身邊,周圍的弟子,這叫做「常隨眾」,常依佛住,跟著佛陀到哪裡,都有這些人到哪裡去,所以依佛住。

第三,令諸菩薩與聲聞眾,捨離我慢,因為佛有四眾弟子,或是七眾弟子,不離出家二眾、在家二眾,出家二眾也有聲聞比丘,聲聞就是初發心,聞聲得道,比丘出家之後,依照佛陀的教戒修行而得道,這不管是聲聞、比丘,他們若能有那個心得,那就是證果了,那就是阿羅漢。

所以不管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之間都是內修自治,內心時時要修,修德,然後不斷顧好這念心,這叫做自治,這就是出家眾要依照佛戒。

但是菩薩有出家的菩薩,有在家的菩薩,菩薩就是發大心,除了內心清淨之外,他能立大願,走入人群去度化眾生。

但是在家的菩薩出眾入群,有的就會貢高我慢,但是出家的菩薩,出家發大心,他能時時將內心所有的煩惱,貢高我慢都降伏了,已經盡諸有結,心得自在,進出心很清淨。

所以眾所知識,這些大阿羅漢,能使這些在家菩薩,這樣捨離我慢,因為聲聞、比丘,他們都現出家相,他們的內心清淨,外行弘願,使在家人,哪怕他是發菩薩心,但是他也要尊重出家人。

這就是要讓在家菩薩,降伏他們的我慢,所以這已經在經文的前面,開始佛要講經,就有這些常隨眾,舉列出來的這些名字,大德的修行者,都已經內修外行,已經是心清淨了,立弘願了,所以能降伏在家菩薩的我慢心。

 

一、 比丘出家 形同佛儀
二、 此常隨眾
常依佛住
三、 另諸菩薩
於聲聞眾
捨離我慢

 

所以,舉列出來這些人,就是上首,就像現在說的每一班有班長,僧團一樣要有帶動的人,所以上首次序就有名次叫出來,這樣的意思。

像是阿若憍陳如,在這部經開頭要舉列眾所知識,這些阿羅漢的名字,那就是阿若憍陳如就是第一個,為什麼在這部經,會以阿若憍陳如為第一位?因為他是僧寶的開始。

佛陀成佛之後,佛法要宣導讓大家能瞭解,從哪一個地方先起步?他思考了,有五位隨他出家在外面修行,一段時間就是離開了,這五個人,應該就是我要首先度化的人,佛法最初,轉四諦法輪,苦、集、滅、道,這麼簡單的法,但是為五個人要說三次。

因為第一次說了後,第一個人說我瞭解了,這個法要從自己的心開始,人生是苦,因為苦,我們要來探究苦的原因,所以瞭解這個苦諦;苦諦的開頭要如何去體會?他都完全瞭解了,知道苦集滅道,最重要的要修行於道;阿若憍陳如,他是第一位瞭解的。

其他的人瞭解嗎?其他的人不太能徹底,佛陀再說第二輪了,同樣的苦、集、滅、道;再來,瞭解了嗎?其他兩個人知道了、瞭解了;另外還有二位,瞭解了嗎?稍微知道,還不是很徹底;那時佛陀第三次再說苦、集、滅、道。

所以光是一個四諦法,為五個人講三次,這就是三轉四諦法;在鹿野苑裡面為這五個人說法,所以當時五個人,都接受了佛陀的教法,覺悟了,那時僧寶成就,佛法成就,大覺者佛陀也已經成就了。

所以佛法僧三寶,就是在鹿野苑中,佛陀為五比丘所說法,第一個能接受佛法,徹底瞭解的那個人,就是阿若憍陳如,阿若憍陳如名字譯為,就是「瞭解」的意思。

 

至於諸有名上首次序
亦各具有意義
如阿若憍陳如
為僧寶之始
五比丘中最初
「阿若憍陳如」
譯瞭解之義
於佛法最初了知也

 

所以在《法華經》,他舉為第一名,《法華經》最重要的,就是要人人能夠瞭解,內心徹底瞭解,這樣才有辦法從內心清淨,再立大願,回入娑婆人間去度化。

所以在這部經,希望人人都能瞭解,阿若憍陳如舉列為第一個,叫出他的名字,其實,阿若憍陳如,就是摩耶夫人的弟弟,這就是母系,母親的親族。

那時候些悉達多太子出家時,他的父王很擔心,派人去追,希望能夠勸回來,所以派出他的長輩,舅舅,就是悉達多太子的舅舅,也就是摩耶夫人的弟弟二位,就是阿若憍陳如及十力迦葉,其中還有三位就是父系,阿濕波,還有跋提,還有摩訶男拘利,這三位就是父親這一邊的系族。

所以這五位,都是悉達多太子最親族的長輩,雖然去追太子,希望他能回來,怎麼講都沒有辦法,出家心志已定,只好這五位就追隨太子,一方面是保護,一方面也是跟著他修行。

 

阿若憍陳如
乃摩耶夫人之弟
並十力迦葉
為母族二人
父族三人者
一、阿濕波
二、跋提
三、摩訶男拘利
五人承王命入山
侍佛修道不耐苦
遂捨佛往鹿苑修異道
佛成道矣 先住度之
初轉即悟客塵故

 

雖然有一段時間,這五位與看到佛陀在苦行當中,突然間轉方向接受牧女的供養,所以誤會了,以為太子的道心已經動搖了,所以這五位就捨離太子,離開到鹿野苑,修行其他的道法,但是太子覺得所求的法,不是很徹底的法。

這五個人既然捨去,他能身心自在,所以繼續到苦行林,菩提樹下修行,三七日中思惟,不論是降魔等等,心靈的省思,反省過去的生活,思惟修行的方向,那個心非常透徹寧靜,所以他降伏了,種種心靈上澎湃的魔,煩惱已降伏之後,忽然間夜睹明星,一切煩惱全都放下了,心靈完全明亮起來。

這就是佛陀離開了這五位,真正地用心內治,內修自治,把所有的魔軍,魔就是煩惱,完全殺除,所以我們開頭都說殺賊破魔等。

這就是自己內心的煩惱,你愈是寧靜下來時,煩惱在內心的腦海中,好像波濤一樣,不斷一直湧現出來,這有很多很多心靈上的思考,一陣一陣湧上,他一一降伏掉,這叫做破魔。

所以魔能破掉,即生菩提,所以我們常說一句話,煩惱即菩提,若沒有很多煩惱,不經一事,如何能長一智,所以我們要知道煩惱來時,要靠我們的智慧,要靠我們的毅力,好好省思,所以希望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POJTWIPd0I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