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mybp
Branch: 馬來西亞分會
2023年4月22日,慈少班第一堂主題課-布施,觀賞了一部吉隆坡難民學校的故事,讓孩子們看到老師、父母、同學,如何幫助難民孩子-阿里,找到對生命的希望。
通過菩提種子,教材的共享平台,峇株吧轄慈少課務團隊,決定根據主題,採用教案裡面的影片故事-阿里的理想,帶出主題-布施,希望孩子們從中學習,多付出一份愛,多說一句安慰的話,就能在他人心中種下一個善緣。
阿里是難民孩子,患有自閉症,媽媽說,他在上學之前,會製造很多問題,但是現在,只剩下會自言自語。他曾經7歲入學,只讀了2個月,就被學校退學,說他有自閉症,但是媽媽沒有放棄,最後,找到了慈濟難民學校。
阿里說,他想過有“尊嚴的生活”。自從進了慈濟難民學校,老師們的賞識教育,帶給阿里無比的信心和學習的樂趣。也讓阿里朝向一個有愛,樂於助人的方向成長。
看完影片,課務團隊將15名慈少分成3小組,每組各扮演一個角色,父母,老師,同學。各組討論如何幫助身邊這樣的人。
一恩同學說,他曾經遇到一個被語言霸凌的同學,當時就和被霸凌的同學先建立關係,最後陪伴他度過了那段被語言“轟炸”的日子。
廖崇傑同學說,如果是肢體霸凌,他會勸他轉校,因為他也無法改變這種局面。討論當中,也提到有些同學無法融入他人的圈子,同學之間可以怎麼做?“就不要干擾他” 名軒同學說,還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最後,一恩同學認為,應該先陪伴跟他做朋友。至於功課較差的同學,宗翰同學說,他們可以親自去協助他課後輔導。
看著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依據自己的能力去判斷該怎麼做,大家集思廣益,互為善知識,以得出最有可能提供協助的方案。
3月份的水災,有好幾位慈少同學,跟著父母去賑災,其中周淽淋同學說,因為當天有時間,沒有想太多就去了。在永平清理街道的垃圾,沿路看到很多因浸泡在水裡而損壞的家具和床單等用品。
有許多師姑師伯幫忙把垃圾推上垃圾車以及掃地,清溝渠。覺得水災的威力很大,可以毀了一個家。也發現到了斷舍離的好處,可以免去了清理垃圾的麻煩。
淽淋同學還去了鐵山的住家幫忙清洗,看到牆壁上全部都是泥漿的痕跡,需要用水槍來噴洗,在清洗之前,需把所有家具搬到後院以避免被噴濕。清掃過後,還要把家具搬回,盡量讓家裡回復以前的樣子,如果災民他們自己做,是挺累的。
在樹人小學清洗課室和禮堂,因為學校裡的水還沒退,所以行走十分不便。加上水電供應不足,而需要走到別處去盛水。廁所的馬桶阻塞所以味道很臭,但由於有師姑的陪伴,自己也因感冒讓嗅覺短暫失靈,臭味沒那麼濃烈。看到學校的校長忙進忙出,腳上也布滿了傷痕,但還是盡心盡力幫忙,身體力行,是眾人的表率。
淽淋也有跟著父母去送熱食便當給災民,一家一家分,也關心他們需不需要幫忙打掃。這份便當,成為我們給予他們關心問候的一個橋樑。
廖婉晴同學也是跟著父母親去永平打掃,正值學校假期,時間充裕,就想去觀察災情,也幫助災民,從中學會感恩。有些災民在那次的水災損失慘重,甚至流離失所。因此,我們要盡我們所能去幫助受苦的人們,這樣子他們才可以安心。
婉晴同學說,我覺得最感動的一件事,是我們在探訪時,經過了一個老阿伯的家。老阿伯很疲憊,一看到我們眼眶就紅了,很激動地跟我們訴苦。那個老阿伯的孩子都在吉隆坡,所以他獨自打掃,非常的辛苦。
我們走進去老阿伯的家後,發現裡頭雜亂不堪,到處都是浸在黃泥的傢俱,衣物發霉的味道久久無法散去。有很多清掃工作,不是阿伯一天可以完成的。我們答應會返回幫助他清洗屋子,阿伯也很感動頻頻道謝,流下了眼淚。
有父母的引導陪伴,慈少同學利用空餘時間,付出在利益人群中,學會感恩,學會關心和體恤他人,每個人就那麼一點點的力量,結善緣,自利利他,讓家庭和諧,社會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