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7月21日】靜思調習 慣以成樑

Community:
Branch:

上人開示:「只要我們多用一點心,各種方法都是一種社會的教育。宏觀天下、苦難偏多,我們在有福的人間社會,就要好好地把握,利用這樣豐富的人生,教育人才,就可以為天下承擔天下責任。」(攝影者:吳珮婕)

【證嚴上人7月21日志工早會】
花蓮深夜的地震,輕搖數秒,喚起淺眠的人們;同一時間,菲律賓臨海上的低氣壓,正吸收著水氣,積蓄成長為颱風的能量。大自然地水火風運行不斷,而生活在其間的人類,要警覺更要感恩,「我們能平安真的要感恩,時時用感恩心敬天愛地,時時用虔誠的心聚福緣,這是我們人人日日要提高警覺的事。」

天下一家共生息 有信心不畏考驗

證嚴上人在今日(7月21日)的志工早會上,從臺灣而關心至全球,提醒人人不能因自我的安逸而放縱,天下一家人,每個人都要能宏觀全球,「我們住的知道的範圍太小了,今天平安、今天歡樂,只知道這小小的生活範圍。要知道,天之下我們的呼吸是共通的,我們的土地是相連的,哪一個國家有了不調或是災難,我們都要用同理心,共生息地關心她。」

「共生息」即是能共體悲苦,上人首先關心印度,印度因豪雨而成洪災,四百多萬人無家可歸、百多人往生,「在印度的窮人啊,熱帶的生活又有水患,水患過後的衛生……我們可以想像他們的生活將怎麼樣過,實在是為他們不捨,共生息的心念,同理心想一想,我們能伸手到那裡嗎?考驗很大,但是相信有心就不難!」

遙遠的非洲國家辛巴威,學生上課,以地為紙、以手為筆,大多是在大樹下以簡易帳棚充作教室,在慈濟志工的長期關懷下,為了改變學童學習環境,七位臺灣志工昨日啟程,前往辛巴威援建十棟簡易教室。

「辛巴威人窮、衛生不好,許許多多都沒有建設,慈濟人在當地辛苦地耕耘、灑播愛的種子。當地的廁所只有一個洞、露天的,慈濟人為他們隔一隔;曾經有孩子滿頭都是白癬,朱(金財)居士為他們剪了萬顆頭,志工雖然都是窮困的人,我們幫助他,也帶動他們來付出。」

點滴用心不為己 寒中送碳緩人禍

一分付出、一分希望,這次臺灣志工將飛行十多個小時,於南非會合南非志工後,再前往辛巴威,長路奔波,只為送上希望的未來。

「看到他們冬天要露天,夏天也沒有遮蔽,真的很不捨!所以先試試看,為他們蓋十個教室。慈濟菩薩昨天啟程,希望能順順利利,在非洲南半球的那一邊,看看這樣的教室是不是適合當地,如果教室可以代替帳棚,那麼簡易的居家應該也可以,所以這一趟行程的使命很大!」

除辛巴威,同是在南半球的祕魯也正值冬季,慈濟人發放毛毯與物資,「剛剛看到慈濟人在祕魯發放毛毯,這都很感恩的事啊。還有許多苦難的國家,因為一時的民心不平,卻造成更大的人禍災難。」敘利亞的反抗軍再掀戰火、印度日商工廠領班與工人因種族歧見對立放火,數百人在衝突中死傷,人心失調所造成的災害,有時更甚天災而令人害怕。

教育調和心淨化 人品典範擔天下

人心調和不能缺少教育,而品格的教育更是需從生活中做起。今年(2012年)適為教聯會、慈青二十周年,許多活動與研習精進陸續舉行,「上週是慈青從靜思堂走路到精舍,看到這一群亮麗的年輕人,感覺到亮麗的人生、善良純真的青年,人間社會天下真有希望。接下來,又看到教聯會、慈青會合在靜思堂,課程安排地滿滿的,回顧過去二十多年前,教育的問題、社會對老師的觀感、孩子與家庭的問題等等,從二、三十年前,當社會家庭的問題慢慢浮現出來時,我們也開始對教育這一領域用心投入。」

透過研習與論壇,老師們交流心得、分享感動,回顧來時路,更見師者的用心,而當年還是小學的孩子,透過靜思語教學,改變習慣、培養善行,如今小樹成長,已是回饋社會的棟樑。

「教聯會每一位老師菩薩投入慈濟的因緣各不相同,但是有共同的一個方向──推動靜思語教學。當年的孩子,有人已經結婚、有人當爸爸……一代傳一代地傳承成長,所以時間能累積一切、能成長慧命,我們不要輕視時間。」

在二十年來的回顧中,教師們分享以戲劇、以手語、以故事等等方式帶動教學的成果;不僅教師們用心,孩子們也在時光的鑄煉下成為一個個品格典範,看見人人滿滿的心得,上人讚歎,教育人文亮麗呈現,成就扎實!

「昨天也用戲劇文學,將莎士比亞搬上舞臺,還有訓練如何講故事,真的是用各種方法方便教學,這都是淨化人心的清流,只要我們多用一點心,各種方法都是一種社會的教育。宏觀天下、苦難偏多,我們在有福的人間社會,就要好好地把握,利用這樣豐富的人生,教育人才,就可以為天下承擔天下責任,只要人人時時多用心,就沒有困難!」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