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1月10日】善心啟初 慧命為種

Community:
Branch:

回首來時路,上人開示:「時間累積了一切,還不到五十年,慈濟四大志業在國際間推動起來,讓不認識臺灣的人,不知有臺灣的人知道,雖然臺灣小,可是我們臺灣是個寶島,以善與愛為寶,你我有福啊!我們生在臺灣要很感恩。」

【證嚴上人1月9日臺中清水歲末祝福開示】
昨日(1/9),證嚴上人行腳至臺中市清水靜思堂;清水是上人的故鄉,在「歲末祝福」開示時,上人似有感懷地回首來時路,娓娓述說慈濟四大志業一路艱辛走過的歷程。 

慈濟志業訪貧起 四大法印擴全球

上人回顧四十八年前,從事訪貧工作時,親自上山、下鄉,每一年都要繞全省一圈。「當時從無而到有,從少而到多,從起點而到普遍,第一個月只不過三十個竹筒的會員,就這樣開始訪貧,從一戶、兩戶,三、四、五、六戶,從親自做,而到了有人一起來做,慢慢地就帶著浩蕩長的隊伍,從花蓮普及到整個東部;從東部再慢慢延伸到北、西、南部……」

其實,那個年代,臺灣的經濟並不很好,上人從親自挨家挨戶去訪貧中發現到病與貧就如孿生兒一樣,「在貧中有病,或者因病而貧,從有錢到沒有錢,直到拖垮整個家庭,還讓孩子無法讀書,以及孤老無依的情景。」

「看到人生無常,看到天災,看到意外,看到了人禍在無常中,一一烙印在我的心版裡,這個時候慈濟人也開始慢慢浩蕩長。」

上人意識到,「慈濟一定要落實社區,從會員而幕後,從幕後而推出委員,期待著會務更清楚,所以落實社區,從此開始,慈濟在全臺灣的慈善工作已經上了軌道。」緊接著,上人從慈善工作中注意到臺灣東部欠缺醫療資源,所以必須成立醫療志業,「醫療談何容易,不過不容易的事情也是這樣走過來,艱鉅的道路走成平坦也不簡單。」

然而,醫療志業要成立,人才問題是個關鍵。上人深知,一所搶救生命、守護生命的大醫院,需要的是有愛心的醫護、藥檢人員,然而,東部的貧窮與凋零,總是少了教育,少了教育就少了人才。「因為這樣,咬緊牙根,開始又為了教育來培養醫護人才,又是一波的衝擊。」

慈善、醫療、教育,陸續奠定基礎後,發現社會需要人文,上人深思,「應該要讓社會看見典範,才能讓整個社會有好的希望,那就是人文。「在教育中的人文,醫療中的人文,慈善中的人文,人文中的人文,因為這樣我們又建立大愛臺和廣播系統等等,這都是經過四十年間,四大志業完全都建立基礎、已經穩定後才有的。」

四大志業穩固後,上人的視野已放諸到國際,「其實慈濟還不到十年,已經把慈善擴大到海外去。一路走過來,慈濟在全球做了多少事,所有的慈濟人在他們的僑居地,很多都是就地取材,但是名歸臺灣,這就是迴向給臺灣,所以,慈濟應該也是為臺灣做了不少的國民外交、親善外交。」

「時間累積了一切,還不到五十年,慈濟四大志業在國際間推動起來,讓不認識臺灣的人,不知有臺灣的人知道,有的地圖要看見臺灣也難,因為臺灣太小了;雖然臺灣小,可是我們臺灣是個寶島,這個寶島,以善與愛為寶,你我有福啊!我們生在臺灣要很感恩。」

簡樸民風善守護 道場指路獻良能

上人分享,剛才從臺中出發到清水,一路上高樓大廈林立,一片繁榮景象,尤其是車子進入清水後,感覺到很有人文氣息,是一個有人文的福地。

清水靜思堂便是一處人文氣息濃郁的所在。從內部的布置,靜思書軒的擺設,給人法脈傳承的感受,從中也看到臺灣之美,聞到臺灣古樸的味道。難得在此還得看到臺灣早期用籐子、竹子做成的籃子,甚至還有鹹草(藺草)做成的籃子,上人回憶,「記得我小時候,家家戶戶的媽媽們或者是女兒們,大家都很會編大甲草帽、清水草帽,當成家庭副業,這種家庭純樸的生活,這種社會克勤克儉的美德,已經幾十年都沒有見過了。」

上人欣喜,這種富有古樸的植物還存在於天地間,也欣見這樣的技藝被保存下來,於是叮嚀:「清水除了新的建設,也要有古樸的生活,巧工也應該要留著。」

上人期待,「臺灣以善與愛為寶,善良的民風我們一定要守得住,就像我們要敬老尊賢,老人家過去的生活,我們要趕快讓他愛的精神留住,這樣才不會一直期望新的東西;新的東西很損大地,動不動就要挖地,破壞大地。」

上人舉藺草為例,「它是天生自然,天地之間自然就有藺草,自然今年割下來,明年又會長出,它很自然地生長,不會破壞大地,大地資源我們應該要好好拿來運用,它也是天生自然的,應該可以用啊!」

「我們要是不去用,我會感覺愧對天地之間,愧對愛心人。」上人提醒眾人應善用靜思堂,「可要知道,要蓋一座靜思堂,對大地也有傷害,因為它把這一大片的土地變成水泥建築,不但要往下挖,還要往上蓋;這一大塊的土地,本來是綠地,本來可以種植天地自然的五穀雜糧,可是我們把它拿來成為這樣很宏偉的建築物,我們應該要無愧於這塊土地,讓它還可以行善。」

上人致勉要發揮人間道場的功能,「人間道場要人人心中有法,人人到了道場來,人人有法自度,自己感動,知道要投入法,要用心聞法;聞法、聽法之後,就知道理,知道人生要怎麼走、怎麼說。道者,路也,經就是道,道就是路,人生如果迷路,那就是迷失了道。同樣的道理,我們的路如果走錯,那就是走冤枉路。」

上人開示,「人生就是凡夫,我們迷路了才會變成凡夫,佛陀已經為我們開闢了這一條道,讓我們回歸原來清淨的本性,就如《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最初這一念本來就是善的,所以佛陀說,人之初的這念本性,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人人本來就有,人人心中本來就有一條道路,只是我們迷失了,佛陀為了我們眾生迷了路,為這一大事因緣出現人間,就是要為我們指路,指出這條路該怎麼走。」

「現在我們這個道場就是可以指路的道場,要指路就要有人,所以現在我面前的所有菩薩,都是可以做一個指路的人,但是要指路,要知道路怎麼走啊!」上人諄諄勉示,若要知道路怎麼走,就要聽法、聞法,「聽進去後,自己自度,自己的路要走好,走過了這條路,要趕快向大家說,這路我走過來了。」

懺悔立志戒迷茫 心中有法造慧種

上人想起幾天前在臺中分會有一位剛受證的菩薩(郭金春),原本嗜酒成性,經常喝得醉醺醺,「最後喝到想要戒酒,他很有毅力,要戒酒也不簡單,喝醉了就摔壞了好幾臺電視機,發酒狂時,太太勸他戒酒,他還拿刀要殺人,真不敢想像那是怎樣的一個家庭?」幸好他生命中出現貴人,慈濟人牽引他走入環保站做回收,讓他下決心,有這股毅力願意改,「但是要戒酒,像是戒毒一樣很難過,硬要忍啊!忍到只好用牙齒去咬酒瓶,咬斷了兩顆牙,現在牙齒還未補。」

「他堅持不要補牙,這樣可以留下作見證,見證自己戒酒的毅力。」上人慈示,「咬斷牙齒,人家說咬緊牙根,就是立志,這條迷茫道路不要再迷下去,要回歸到正確的方向,哪怕咬緊牙根還是要度過來。」

「為自己過去的迷茫,勇敢和大家分享,這叫做真懺悔。真正的懺悔,懺悔則清淨,這樣的人生應該要讚歎。」上人再提另一個關於賭博而悔悟的個案廖進添,這位新受證的菩薩過去常常賭到昏天暗地,「來到慈濟大團體後,大家陪著他,盡量讓他有工作做,讓他歡喜,讓他沒有時間去賭,所以改過來了。」

上人慈示,「這種人生才能自我現身說法,懺悔過去的迷茫人生,所以我們有的時候要集中回來道場做共修,彼此分享過去的錯誤,分享怎麼走到正確的方向,這真的是很需要,所以莊嚴道場,一定心要有法自度,才能度他,才能真正成就莊嚴道場。」

語末,上人深切盼望,「我們的道場這麼莊嚴,我很期待莊嚴要從內心開始,法要有法,才叫做莊嚴的道場;法是人要用的,人人要知道這條道路的方向,才不會迷失人生。所以我們要把握住馬上,及時要用,不要心內復生煩惱,而要從一顆種子復生無量菩薩的種子,不要一直心中沒有法,永遠在複製煩惱;心中有法,不斷複製菩提種子,我們的社會、家庭、人類,才能平安。」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