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1月13日】了達四諦堅固道心

Community:
Branch:

佛陀說法,初轉法輪在「四諦法」。四諦法,我們學佛弟子人人應該了解,「了達四諦義趣」這是學佛的基礎,「逆順觀緣契理,利智入諦似覺,守志發意六度」。

 
⊙了達四諦義趣,逆順觀緣契理,利智入諦似覺,守志發意六度。
 
 
你若能瞭解四諦法之後,我們就知道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人、事、物,種種的道理,我們若能體會得到。無論是在逆境中,我們應該知道,人生苦難偏多,來到人間,愛別離也是苦,想要的事情求不到也是苦,在很順境享受、富有、快樂、名利地位,都是很順境,但是也要知道,順境中還是有苦的含義在。
 
 
愛,就有怨、有憎;聚會的時候,就有分別、別離的苦難。總是人間愛恨情仇就是這麼多,修行者一定要很瞭解,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逆境、順境,在我們的心要反觀四諦義趣的道理,才能不增不減。在逆境來時,心不受逆境折磨了我們,順境來時也不要驕傲、貢高。這全都是我們要平時用心觀察,有將我們的心照顧好了嗎?四諦的道理有住在我們的心嗎?
 
 
所以前面一直說「無量義趣」,其實,前面所說的「無量義趣」,我們若能了徹通達,很多的法,無論是宇宙、人間,種種奧妙的道理,我們就會慢慢瞭解、看開、通達。這就是要從基礎瞭解。
 
 
所以會常常向大家提起「四諦法」,我們才能面對周圍的境界,順逆觀緣。我們有這樣的觀念,外面的境界,我們要好好去體會,這樣才能「契理」,就是這些道理會合於我們的心,心能會合道理,那就是通達。這條道路我們瞭解了,該走不該走,是時候、不是時候,我們才能清楚。
 
 
所以「利智入諦似覺」。前面我們說過了,大家的智慧如果像舍利弗,或者是大家智慧像緣覺、獨覺,從天地人間無常的道理,他知道,覺悟了,這就是利智的人。利智,已經是入諦了,「諦」就是真理,他已經能瞭解這個道理了。
 
 
我們看起來好像是覺悟了,「似覺」,好像覺悟。不過,還是有少分無明還未盡斷,那就是「變易」,心還有少分無明。所以我們應該,現在在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守志發意六度」,要行就是在「六度」。
 
 
六度是在《法華經》中,佛陀要為我們鋪的路。先告訴我們,我們過去已經有走了,開始的道路慢慢一直接近,來到這個地方,真正要接近佛的境界,就是開始要走上這條六度。這個「度」就是一乘,一乘的方法,六種結合起來,就是一乘的實相,能夠到達佛的境界。
 
 
所以,我們前面說,「住是最後身」,這些利智的人,「斯等共一心,於億無量劫」。這麼多已經有利智的人,大家集合起來,數量如竹林一樣,十方剎化為竹林,每一支竹子都譬如一位辟支佛。辟支佛是利智,這麼多數量的人集合起來,「斯等」,這些人集合起來,共同一念心要去體會佛智。還用很長的時間,「於億無量劫」,在億劫,很長很長時間。「欲思佛實智」,實在是「莫能知少分」,要能真正體會到,都還是一點點而已。所以說起來,佛智真的是很浩瀚無窮。
 
 
佛智這麼奧妙,所以我們要知道方法,要如何能體會到。這段文就說:「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了達諸義趣,又能善說法,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
 
 
⊙「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了達諸義趣,又能善說法,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辟支佛的利智,那麼多數目的人集合起來也無法瞭解;即使能夠瞭解佛智,也只是很少分而已,還是無法透徹。現在辟支佛還沒有辦法,再來就是發菩薩心的人。所以這一段就是比辟支佛再進一步,那就是新發意菩薩。
 
 
⊙新發意菩薩:指初歡喜地前菩薩,初發心意,但信力未達堅固不退。
 
 
新發意菩薩,他就是發心求法精進,供養無數佛,「了達諸義趣」,也已經能夠瞭解佛的意義。佛心所含的意義,佛陀所說法的意義,也開始能體會了。不只是能體會,還能「善能說法」。像這樣的人,數目如稻麻竹葦。就像稻子一樣,稻田的稻子,一支一支的稻穗,又如旱地的地方所種的麻,瓊麻,古人織布都要用這種麻,也都是很多,以及竹葦,比較細的竹子,這更多了。
 
 
前面就是說,如竹林,現在就說如竹葦,所以愈來數字愈細、愈多。這麼多的菩薩,新發意的菩薩,能瞭解佛的心意又能說法,這樣充滿十方剎,這麼多,充滿了十方剎。這段文我們要好好用心,再分析。
 
 
「新發意菩薩」。新發意,那就是指初歡喜地前的菩薩。菩薩有十地。
 
 
⊙十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開始發心,那就是要歡喜心。你要當菩薩,就是要很歡喜,自動自發要當菩薩。看看我們慈濟人,「你怎麼做得這麼辛苦?」「沒有,很幸福。」「你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很甘願,因為我做得很歡喜。」所以他能排開萬難,就是要做得很歡喜。
 
 
發心,很甘願,這種發心的滋味很甘。「甘」就是甜的意思,就是付出沒有一點苦的感覺,就是自願,發心立願,所以他甘,甘願做。所以,甘願去做,他不覺得辛苦,做了之後又是很歡喜,因為他滿足了自己的心。他歡喜付出、甘願付出,看到對方已經有感受到了,對方能受法歡喜,說法的人也很歡喜。苦難的人,「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菩薩面對著苦難眾生,捨不得,不忍心,所以他付出,再困難的環境他都願意去付出。
 
 
再來說菩薩,剛才是說新發意,新發意菩薩是開始起歡喜心,發願、發心這樣的菩薩,是在「歡喜地」,菩薩的初地。再來,真正的菩薩,那就是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菩薩已經不是為自己修行了,是為眾生修行,所以為眾生求無上道。
 
 
⊙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又云大道心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
 
 
過去也跟大家說過,佛陀是為眾生來人間,現相成道,為眾生成佛。否則,佛從無始、無始,無法算數的劫數之前,他的如來本性就已經自在了,不生不滅。不只是最後身,連變易的生死都斷除了,何必再來人間,再重頭開始修行?
 
 
其實,不是一生一世修行。《法華經》的開頭,不就是有二萬個日月燈明佛嗎?這就已經告訴我們,佛性是那麼長遠、長遠,無數劫以前原來就是真如本性存在了,所以來人間就是為了一大事因緣,要度眾生,所以來人間。
 
 
諸佛是這樣,諸菩薩也是這樣。無論是文殊菩薩,也已經成佛了;觀世音菩薩,也已經成佛了。跟隨著佛陀來人間,所有的菩薩都是助道場的菩薩,都是倒駕慈航,助釋迦佛度眾生的大菩薩,是法身菩薩。所以是發大心,顯在人間,也是要帶人、引導人這樣叫做菩薩,這樣就是要接近佛真如本性的道路。這是來助顯道場的菩薩,這才是真菩薩。
 
 
所以,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哪怕是新發意的菩薩,應該也要有這分心,所以叫做菩薩。
 
 
「菩薩」叫做「覺有情」者。我們自覺,也要覺悟他人,「覺有情」就是在芸芸眾生群中的菩薩。佛示滅,其實人間充滿了菩薩,都是在人群中,所以我們稱人人發心者,我們都叫他菩薩。其實,這些菩薩群中有新發意的菩薩,也有法身菩薩,很堅固他的道心。
 
 
新發意菩薩,可能道心還未堅固,發個歡喜心,甘願去做,有什麼樣的環境一來的時候,說不定他退失道心。舍利弗也曾經有過,發過大心,甚至有人說:「我要你的眼睛。」他也將眼睛拿出來。但是,左眼還不夠,他說:「我不是要左眼,我要右眼。」他還要把右眼拿出來。
 
 
眼睛都看不見了,對方,求眼的人,就用動作讓他知道,「你的眼睛怎麼這麼腥臭!」把它丟在地上,用腳踩出聲音來。那個時候,舍利弗的過去,發過大心,遇到這個境界,所以他發願:「我只要修行,我不要當菩薩。」所以他生生世世都還在聲聞中。雖然是智慧第一,但是他無心要當菩薩。所以佛陀說他智慧第一,但是欠缺這分為眾生求無上道,只為自己求道。
 
 
在聲聞,佛的弟子中,也有過去生這樣發心,但是後來退失道心。所以,發心的時候很容易,常說發心容易,這樣的發心容易,叫做新發意菩薩。他能瞭解道理,他也願意發心,接近佛的心意,不過道心不堅固,也是會退道。
 
 
但是,法身菩薩就不同,就是為眾生求無上道,所以叫做菩薩。「又云大道心眾生」,就是用諸佛的道路來成就眾生。他就說佛法來成就眾生,這叫做菩薩。
 
 
菩薩有法身的菩薩,有新發意的菩薩,不同。法身菩薩是倒駕慈航,就像文殊、普賢、觀音……,很多菩薩都已經在過去成佛過,就是再來人間,引導眾生正確方向。這就是我們要學的。
 
 
但是,要到達這樣的境界,剛剛就說了,大家有了達四諦的義理了嗎?這個基礎若全都了達之後,我們就要知道「六度」與「四無量心」,我們用「十波羅密」做為我們一乘實相,要度過凡夫的此岸,到聖人、佛的境地。所以,希望大家要很用心,雖然是新發意,但是我們要有堅固心。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