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5月10日】淨心接法 如佛永住

Community:
Branch:

佛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是為眾生宣講佛法,掃除無明。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導師,每逢佛誕日,佛教徒總是舉辦「浴佛」,把佛法推廣到每個角落。「雖然佛陀入滅兩千多年,可是佛陀的法身,他的法等於佛,還活在人間,所以我們期待佛的法身,可以永恆在人間,我們要虔誠接佛的法來度自己的心,從自己的心的法,再來度其他人。」(攝影者:陳李少民)

【證嚴上人5月10日志工早會開示】
「明天就是浴佛節,到處都可以看到慈濟人,以最虔誠的心開始啟動,已經好幾天了,希望讓人人更普遍體會,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證嚴上人於今(5/10)志工早會,細數各地慈濟人籌備「三節合一」的用心,說明「佛在人間」的意義。 

一念之差蔽本性 以法淨心去無明

「(佛陀)在人間布達了真理,讓人人理解到,人生要去除欲念,因為有『貪、瞋、癡、慢、疑』這五種毒素,在人的心態裡不斷地感染,成了人世間這種濁氣重重,成為四大不調。」

一念偏差,人心背離而彼此猜忌,這道裂痕持續擴大,就會造成社會國家動盪。「所以佛陀來人間,說忍——我們要忍得住貪念,不要因為一念欲念,做出了終生遺憾的事情;也不要為了一時的氣憤,就那樣瞋心、瞋恚心發作,結下了仇,那種的仇恨、瞋恚心,不只傷害了他人,也是傷害自己。」

被「五毒」蒙蔽的清淨本性,又該如何回復?

上人續言:「佛陀要我們接受佛法,內心要精進,接法度心,把自己的心受到法的滋潤,把自己度出來。因為自己總是受到無明煩惱遮蓋,所以我們這一分明朗的、清淨的本性,發不出那一分真誠的心,所以會造就許許多多的煩惱、無明,所以佛陀要我們精進,為人間付出。不只求福,還要求慧,付出無所求,只為利益眾生,才是佛陀來人間的目的。」

人人用心慶佛誕 各地動員虔準備

佛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是為眾生宣講佛法,掃除無明。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導師,每逢佛誕日,佛教徒總是舉辦「浴佛」,把佛法推廣到每個角落。

「看到慈濟人,他們就是以佛誕節,期待這樣好的法,這麼好的道理,讓人人能清楚瞭解,所以用佛誕的這個時刻,把佛誕日用行動推到每一個角落,不管是環保站、老人家的家庭、有人潮的地方,讓人人可以接觸到了,把大家引入佛陀是福慧兩足尊,一邊是福,一邊是慧,福慧雙具。」

從臺灣到海外,各地慈濟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浴佛典禮做準備,不論是布置、採排,都足見慈濟人的用心。

「臺中這一次用了一個很大的足球場,據說可以容納一萬人以上。這樣大廣場,又要擺出圖形,又要流程、動線好,這麼一個大廣場要如何布置?他們已經好幾天了,浴佛臺用『智慧型的』組合起來,可臨時搭建,事後可以整齊地收回來,這都是他們要用心、用力、用時間,更重要的要合和互協。」

浴佛布置具巧思 行動浴佛便長者

慈濟人合和互協,為萬人浴佛鋪墊莊嚴道場,臺中慈濟人如此,臺北慈濟人也不遑多讓。

「我們臺北年年浴佛,這麼廣大的中正紀念堂,他們要如何讓地標做得好,才能圖形很明顯;同時也要布置浴佛臺,當然能省水,而且會場會更莊嚴。所以大家要很用心,地面上的布置,浴佛臺都要布置。」

中正紀念堂浴佛,年年都有巧思,除了讓國際友人能認識佛教人文,也是許多大臺北地區民眾,參與浴佛的首選;而為了更廣大地讓民眾接觸佛法、認識佛法,臺北慈濟人也提前推動「佛到家,福到家」,讓人人均霑法喜。

「他們今年有八個區,這八個區的浴佛開始啟動。他們說,他們用這樣的(行動浴佛),讓當天有的太遠沒有辦法到來的,都讓他們提前來,不管是大人小孩也都來浴佛,都很感動。」

「行動浴佛」過去都是在慈濟醫院裡,為了方便病患浴佛而設計。而在桃園,志工推行到社區裡,讓行動不方便或是年紀大的志工與民眾,都可以感受浴佛、接花香的溫馨。

「看到老人家,年紀大了還要一起牽手作環保,慈濟人為了感恩,也是讓他們有愛就表達出來,過去的老人都很害羞,製造機會讓老人手牽手一下。這種把福帶進家庭去,讓家庭也溫馨的活動,真的許多多感恩說不盡,感恩很多。」

虔誠採排迎佛典 接法度己尤利他

細數各地慈濟志工推動浴佛的用心,上人總是感恩,提及在花蓮的準備工作,也是連連讚歎。

「當然花蓮也有,花蓮已經採排兩三天了,常住也出去。這兩三天都在下雨,大家還是用虔誠的心,雖然是說採排,其實步步、念念、時時,無不都是用虔誠的心,腳步這樣穩穩地踏、輕輕地踏,這樣穩重地向前前進,這都是每年才有一次,這樣的浴佛典禮,所以人人虔誠,人人都期待把佛法在人間。」

釋迦牟尼佛的住世說法八十年,當佛入滅後,佛弟子集結經藏,繼續宣揚佛法,猶如佛陀法身住世,亙久不滅。

「敬佛在,如佛在,所以佛的法身還是在世間佛,雖然佛陀入滅兩千多年,可是佛陀的法身,他的法等於佛,還活在人間,所以我們期待佛的法身,可以永恆在人間,我們要虔誠接佛的法來度自己的心,從自己的心的法,再來度其他人。」

接法度心,自度而度他,上人期待,人人透過一年一度的浴佛,能為世間注入更多愛的能量。

「我們要用虔誠的心,三節合一,我們要多用感恩心,感恩父母,感恩佛陀的教育,感恩天地之間,期待能調和,讓我們的世間能更祥和平安。」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