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6月12日】一念守志殷勤受法

Community:
Branch:

⊙聽法認真勤受持,一念守志聞思修,切莫疑法自障礙,莫效五千退席人。

 
 
世間,人間需要宗教,宗教各有所宗,各有所法,每一個宗教都有其教法。佛法,我們要用心聽聞佛法,聽法要認真,認真勤受持,不要只是聽一下,『有,我有聽』。聽,是不是有入呢?是用心認真聽,或者是隨意聽?人身難得,正法難聞,所以聽法一定要認真,而後就是要勤,勤精進,勤受持,這樣我們聽了法,才能成為我們的。所以我們要用心認真,勤受持。
 
我們『一念守志聞思修』,既然選擇這樣的宗教,我們聽法之後好好受持,要用一念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那就是說一念心。我們若能專心專念,守在我們的志願,這樣學佛才能真正接近佛的真教法。所以『一念守志聞思修』,聽了之後好好去思考法,此法對我們有受用嗎?有,有受用,我們就將此法成為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這才是真正聽法受用。當然,要思考過,正確的法,我們來用,我們來精進。
 
『切莫疑法自障礙』,不要懷疑。一方面在聽法,一方面心就開始在懷疑,這樣法無法入心。就如石頭上潑水,太陽一照,馬上就乾了,乾石無法吸水。所以,我們必定要信。每天都與大家談『信』,我們要信受奉行,我們若不相信法,這樣我們就會起疑,就是『自障礙』。
 
『莫效五千退席人』,我們必定不可去學那五千位退席人,否則真的是可惜,人生也是浪費了時間在此聽法。所以,要聽法就要用心認真。人生無常,這個無常人生,生命有多長都不知道,所以我們一定要及時把握。
 
前面佛陀開始長行文講完了,佛陀為了要讓大家用心聽法,要加強人的記憶,所以講過之後,重要的再重複,加強人人的記憶,所以佛陀就再次用偈文再重述。
 
所以前面就是說,『比丘比丘尼,有懷增上慢,優婆塞我慢,優婆夷不信。』這是昨天大家聽過了。
 
接下來這段(偈)文,就再說『如是四眾等』。
 
 
⊙『如是四眾等,其數有五千,不自見其過,於戒有缺漏,護惜其瑕疵,是小智已出。』《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是人間學佛,佛的四眾弟子。除了四眾,後面再解釋,『其數有五千,不自見其過』,有五千人『不自見其過』,自己不知道有過失,所以這些『五千』就是指退席的人。在這期間,佛陀開始要說,五千人(退席),就是四眾弟子。這種『不自見其過』,他也不知道這樣他有過失。
 
第一,不尊佛、不重法,尤其是不重自己。一個修行學道者,發心修行,卻是不懂得自愛,不知道修行需要法,法由佛來教。佛陀開始的教法,他就不尊重,那這不就是不尊佛,不重法,也不重自己。所以這是『不自見其過』。
 
這樣的過失,這五千人,因為他是『增上慢』。他有很充分的理由,說:『我都知道了,我都懂了。』他有很充分的理由,不覺得聽法半途離開這樣的過失,是自己的損失,他沒感覺。
 
所以『於戒有缺漏』,這樣的人就是欠缺守戒奉道之心,所以有缺,有漏失。真正的戒法教育,在他的心已經漏失掉了,所以『於戒有缺漏』。
 
『護惜其瑕疵,是小智已出』。這就是說這些『護惜其瑕疵』的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錯,所以他還是覆蓋著,哪怕心裡會感覺到有一點不好意思,不過他有很充分理由,自我解釋,所以這就是覆蓋。覆藏過失,無慚愧,無懺悔心之人,這叫做『護惜其瑕疵』。
 
『是小智已出』。『小智』的意思,就是不是很有智慧的人,就是小聰明的人,『知道,知道,我懂,我瞭解。』沒有透徹瞭解,他說瞭解,其實心中還是空的,但是自以為是很高,這種叫做小智之人。這種叫做未得謂得之人,這些增上慢人,五千人已經出去了。這是在描述五千人退席,又再重述一次。
 
現在要說『四眾』,除了出家二眾、在家二眾以外,還有現在坐在佛的面前,將要聽佛說微妙法,法華會上的這一群人,這『四眾』。就是五千人退席,所留下來的人,還是有『四眾』。
 
這『四眾』有四項,第一叫做『發起眾』。『發起眾』,在靈山會中,因為舍利弗能『三請』,所以才能發揚出了佛陀暢本懷之說。
 
其實,《法華經》就是佛暢演本懷,也就是佛陀從成佛那一刻開始就一直想要說的,說出讓人人啟發愛心,讓人人能夠將愛心回歸於清淨心,清淨心開發了人人本具的佛性。這是佛陀從內心一直要說的話。
 
一直到了靈山會,因緣具足,時間也差不多了,佛陀就是要說。但是來聽經的人,還是人心尚未整齊,不肯用心認真聽的人,心還有懷疑的人,或者是驕傲貢高的人,有很多雜念心在那個場地,在靈山會上。所以佛陀希望能夠較精一點,較精,較專,有這種一心一志的人,才能夠來受教育,受真實的妙法的教育,所以佛陀才說『三止』。
 
倘若這『一止』,舍利弗若沒有再請,佛陀就沒有講《法華經》的機會。但是佛陀還有『二止』,『止!止!不須復說。』幸好還有舍利弗再請。但是佛陀仍看大家,還是在那種雜念心的觀念中,所以佛陀就『三止』。假如不是舍利弗再請法:『佛陀,請佛陀說法。』若非如此,我們今天也沒有《法華經》可聽。
 
有因,一定要有緣,要有心來啟法。所以我們要感恩舍利弗的智慧,將佛陀的因啊,緣啊,契合得很好。
 
佛陀也很歡喜,幸好,否則佛陀就沒有機會來宣說《法華經》,能夠暢佛的本懷。你們想,有機會說我們心所想要說的話,是多麼暢快的事情,多麼歡喜的事情啊!所以佛陀說是『暢演本懷』,盡所要說的話,盡量、盡心說出來。
 
所以『擊揚發動』,這時才開始發動起來。佛陀開始要說,大家開始能夠聽,這是很歡喜的事情,非常祥和,很痛快,歡喜的時刻,所以叫做『擊揚發動,成就靈山會』,『即稱為發起眾』。
 
發起眾,那就是舍利弗。有了這麼多的因緣,為了這麼多的人,所以叫做『眾』。一個人代表來請求,因為有這麼多人想要聽。若沒有這麼多人想聽,只為了舍利弗,舍利弗也不敢這樣一請再請。就是有這麼多人,一心要請求佛說法,所以舍利弗他代表,所以叫做『發起眾』。
 
 
⊙一、發起眾:如靈山會眾中,因舍利弗三請,而發起佛暢本懷之說,擊揚發動,成就靈山會,即稱為發起眾。
 
 
第二就是『當機眾』。『當機』,就是當時,在那個時候,佛陀已經排除了那些增上慢人,五千退席的人已經退席了,現在在這道場,正是佛陀要向他們說法的人,這些人正是要領受佛陀教法的人,叫做『當機眾』,就是在座的人。如聲聞,正聞本經,得悟得益。聽到這本經之後,開始能夠覺悟,瞭解。
 
不只是人間,只有苦集滅道,不只是為了知苦,瞭解集苦的因緣,雖然大家下功夫要滅除苦的根源,修行於道,不是到此為止。修行於道,這條路還有一條康莊大直道。不是到此為止,接下來的路更大,更直,那就是要行菩薩道。所以聽了之後,他能『證』,瞭解了,覺悟,知道現在開始要開啟大心,心要開大。能夠瞭解,受益,瞭解之後能走入大直道,那就是菩薩道,這是『當機者』。就是佛陀所要對機的人,他能堪得接受大法的人,接受之後也會發心發願的人,這叫做『當機眾』。
 
 
⊙二、當機眾:時座之當機眾也。如諸聲聞,正聞本經得證悟之得益者。
 
 
第三叫做『影響眾』。『影響』,那就是在此法華會上,有很多對此法都已經早就通達了,就如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等等,很多菩薩都從他方來的,他早就已經成佛了,現在來娑婆世界,名稱為菩薩。因為,娑婆世界已經有一尊佛了,釋迦牟尼佛。他方世界已經成佛了,來此要幫助釋迦佛度化眾生,所以他們還是以菩薩的身分來幫助。
 
所以,如文殊、普賢等等菩薩,從他方來的,『助佛教化娑婆眾生』,來莊嚴釋迦佛的道場。釋迦佛這個法座上,若能有更多來自他方的領導者,若如此,這娑婆世界靈山會上這個道場會更莊嚴,所以這叫做『影響眾』。
 
 
⊙三、影響眾:如文殊、觀音等來自他方,助佛教化娑婆眾生,莊嚴釋迦佛法座者,是謂影響眾。
 
 
再來,第四種叫做『結緣眾』。『結緣眾』,那就是『薄福眾生』,也就是現在無證無悟之益,到現在還未證悟,還未受到利益的。雖然聽經,聽是聽,還未很瞭解,不過,他還是乖乖坐在那裡聽,這叫做『結緣眾』。這輩子雖然聽經無證無悟,但是他還是有利益在未來,所以結一個緣,就是『結見佛聞法之因緣』,這就是『作未來得道之因緣』。
 
 
⊙四、結緣眾:薄福眾生,今無證悟之益,而結見佛聞法之因緣,但作未來得道之因緣者。
 
 
我們現在不管聽懂、聽不懂,總是用心聽。即使這輩子無法很瞭解,我們也結一個來世的緣。所以,聽法總是有利益,即使現在無證無悟,但是聽法總有利益,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心。這就是四種結緣眾。
 
所以希望各位菩薩,我們大家既然發心,我們不只是聽,聽了之後必定要受用。聽法若不認真,我們就無法殷勤受持。聽法要認真,不要懵懂中就讓它過去。我們一定要認真,要一心守志。既然學了,我們一定要一心守志聞思修。
 
最近一直向大家提起,『切莫疑法自障礙』,不要自己障礙自己。更重要的,提醒大家,『莫效五千退席人』。所以我們要一心一志,學而受用,如此才不空過人生。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