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myeducationmission
Branch: 馬來西亞分會
「要翻轉人生,唯有靠教育。雖說若無法安定生活,要談教育很困難;但若沒有教育來提升他們的知識,就永遠無法翻身。」對於教育,上人這麼開示道(慈濟月刊第645期)。秉持這一理念,慈濟馬來西亞分會教育志業致力於推動「希望教育」,幫助清貧學子透過教育翻轉命運。
緣起與理念:全人教育點燃希望
2020年,慈濟馬來西亞分會教育志業推動的「希望教育」,旨在透過「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教育模式,協助清貧子弟脫離貧困、翻轉宿命。此計劃主要關懷五大群體:孤兒、單親、父母殘疾、隔代教養及STR低收入群體,提供從學齡前至中學的完整教育機會,並著重孩子人文與品格的養成。這是一項全免的全人教育,強調內外兼修、全程陪伴、全面關懷,期望通過教育打破貧困世襲的循環,賦予孩子扭轉命運、貢獻社會的能力。
官方參訪促成合作契機
檳州行政議員林秀琴與檳島市議員陳淑湘於2025年10月8日初次蒞臨參訪檳城慈濟教育中心,深入了解慈濟幼兒園的希望教育計劃。該計劃為弱勢家庭提供全面且有品質的學前教育,讓教育成為希望的起點,更是社會安定的力量。林秀琴議員當日即表示,將召集各選區議員,包括檳島市議員與市政廳的參與,從中協助各選區所需要幫助的家庭。
兩場說明會凝聚共識
2025年11月4日,慈濟馬來西亞分會教育志業經林秀琴議員號召,於威省及檳島一連舉辦了兩場面向各選區議員的「希望教育」說明會。上午,威省北海場次的宣導會共聚集了10位來賓,其中包括了雙溪浮油州議員彭心慈。下午于慈濟教育中心舉辦的説明會,則聚集了包括州議員、市議員、市政廳職員等19位來賓。
下午慈濟教育中心舉辦的説明會中,陳麗華老師首先向來賓們闡述了慈濟教育志業緣起,引用上人開示:「教育翻轉宿命,慈濟的教育是要培養出真心想為世界做事的人,不是去和他人競爭而已。」這種全人教育同時也契合了聯合國2030年SDG4優質教育目標。
說明會中分享了慈濟幼兒園近年的成果,包括2025年榮獲檳州東北縣最佳幼兒園獎、綠色幼兒園獎、最佳創新教師獎,並獲教育部幼教課程副總監哈爾麗娜女士及其團隊參訪肯定。此外,也深入探討全免希望教育的四大支柱:自立脫貧、學習熱忱、懷揣夢想、宗教情操,以及2025年關鍵績效指標:107所合作教育機構、2327位教職員參與、共22444位學生受惠,其中五大群體學子達880位。
透過個案故事分享,與會者看到五大群體家庭如何從慈濟教育志業受惠,無論是幼兒園、安親班或課輔班,孩子在生活技能與課業上的進步,以及臉上綻放的笑容,都是最好的回饋與證明。
溫馨參訪見證教育成果
說明會後,與會嘉賓參觀幼兒園,親身感受慈濟教育的溫馨氛圍。五歲毅力班正在人文課室上花道課,六歲勇氣1班則表演手語、贈送靜思語小卡,並為訪客進行「愛的伊比丫丫」捶背服務。在大地之母前合照後,孩子們還為來賓夾上自製的花花夾子,一天的活動在孩子們溫馨的「Selamat tinggal」歌聲中圓滿結束。
議員回響與期許
檳州行政議員林秀琴分享時強調,孩子的未來必須靠教育來改善,而優質教育所培養的善力量將延伸至家庭與社會。她表示召集各選區議員,就是希望藉此力量讓全免希望教育的訊息廣傳各角落。「好的事情要傳千里,把大愛傳下去,才能減少社會問題,共建更美好的檳城。」她特別讚賞慈濟教育重視品德培養,教導孩子知恩報恩、愛護環境,並感動於志工用愛心營造的教育環境,相信今日播下的善種子,他日必能茁壯成助人的力量。
檳島市議員郭玉琪則表示,在現今社會問題頻仍的背景下,慈濟教育中蘊含的愛心氛圍格外珍貴。她坦言此前並不知曉檳城有如此完善的全免教育資源,認為這項計劃不僅能幫助弱勢學子,更能培養孩子對城市的歸屬感,對社會具有深遠意義,對此表示全力支持與肯定。
歡迎大眾參與
為讓更多民眾了解希望教育,慈濟將於11月23日在北海慈濟幼兒園及高淵慈濟幼兒園、11月29日在檳城慈濟教育中心舉辦公開說明會,歡迎大眾踴躍參與。活動結束前,慈濟也派發海報給各區代表,協助宣傳此善舉。
更多詳情及報名請洽:
檳城 04-226 7703
北海 04-313 0810
高淵 04-593 7703
吉大 04-731 1013
新山 07-5505512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gpXdfHFdBN73XSVD6
慈濟教育志業將持續秉持佛心師志,透過希望教育陪伴弱勢學子,以教育翻轉生命,邁向希望未來。
活動:教育深耕·愛的接力 慈濟教育理念獲官方回響
日期:2025年11月4日
地點:檳城慈濟教育中心、北海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