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轄 人文學校生活教育營

此次半日營,慈少們承擔其中一個環節,講述證嚴上人的故事與慈濟因緣。【攝影者:葉俍輝】

Community:
Branch:

此次半日營,慈少們承擔其中一個環節,講述證嚴上人的故事與慈濟因緣。【攝影者:葉俍輝】

峇株巴轄慈濟人文學校2017年再創新高,成立新華、正修、永平三校後,經過志工助緣下,努力進行多場人文學校招生說明會及愛灑活動。今年增設了一所新加蘭人文學校!


風和日麗的假日,開始了四校聯辦的生活教育營。

照群師姊和媳婦曉萍師姊用心准備了可口小面包,為一早到來做準備的師兄姊們暖暖胃!

今天的課程和往年不同!一二年級與各年級新生和新進家長一同學習。三至六年級比較資深的小菩薩,則與慈少同學一起做小老師,指導新生們班歌和四威儀。而高中組慈少也將首次挑戰承擔課程,分享證嚴上人的故事與慈濟緣起!

學員長許麗珠師姊以靜思語「命好不如習慣好」,勉勵學員和家長,學習生活規則,一同成長。

余秀娟師姊聯合初中與高中慈少們,帶動大家手語歌曲《地球的孩子》,身體四肢跟著輕快的節奏舞動,熱身的同時,全場氣氛也鼓動起來!

鄭惠明師兄請學員們示範四威儀,再以問答方式輕松解說行、立、坐、臥,服儀和髮儀,讓個人的美形成團體的美。

陳雪雲師姊讓舊生帶動新生,「食威儀」中餐具擺放,並示範端碗和握筷,學習「龍口含珠,鳳頭飲水」的用餐姿勢。餐後飲下惜福水,惜福水讓很多新進學員抗拒,但在隊輔解說後,學員們也了解惜福水是感恩的象徵。食物得來不易,要珍惜,內含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大家最後還是把惜福水喝下了。

慈少們第一次承擔課務,「慈濟緣起」分出五段呈現,由余稼胤和洪偉恩慈少用看圖解說師公上人身世與印順導師的因緣。林惠慈少與隊輔劉鎮意分享三個修女對 上人慈善志業的啟發。

全體約9名慈少,大家用手語《竹筒歲月》呈現當初日存五毛買菜錢的艱辛經營。
慈少-陳柔鈺和葉驊宣用口述歷史,組員們分擔演出默劇一灘血的故事,反映早期醫療體系不完善,婦人無錢交保證金而失救!

慈少陳柔鈺分享這次能夠完成任務,要感恩慈少同學們願意分擔,間中也接到變化球,臨時更換場地,所幸沒有影響慈少團隊的策劃和安排。

葉驊宣慈少分享之前有策劃過結業禮話劇的經驗,這次順利完成任務,信心倍增,接下來,也會願意接下更多、更有挑戰性的任務。

新進家長李沇霓分享通過開學日招生活動而得知人文學校,當初對慈濟印像只是慈善機構做布施、行善,經過這一堂課,才知道人文學校也教育孩子做人的智慧!深深被 上人智慧感動。希望孩子能夠在這善的環境,接觸善知識。她感恩先生陳清榮也願意配合一同來上課,先生表示,多年前馬來西亞發生的大水災,慈濟是第一時間到現場救援,對慈濟印象深刻!

新進家長劉鳳玲帶著三個慈少來到人文學校,希望多陪伴孩子,也在慈濟能有所成長。

 

新生和一二年級小菩薩學習打手印。【攝影者:葉俍輝】 志工指導小菩薩食威儀。【攝影者:葉俍輝】 課程結束,慈少們發給孩子們每人一個竹筒,鼓勵大家一起來日日行善。【攝影者:鄭一宇】 住在新加蘭的李沇霓和先生陪伴孩子一起來人文學校學習。【攝影者:葉俍輝】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