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2018年9月30日,環保宣導的腳步來到位於馬來西亞,峇株巴轄,亞音港中華小學。 亞音港是個少於100戶家庭的市郊小漁村,早期村民都是靠海捕魚維生,但現在年輕一輩紛紛到村外打拼,再加上魚收量減少,讓村里的人口也逐漸減少。
亞音港中華小學是村里唯一一所微型华小,目前只有25名小學生, 9名幼兒園學生,11位老師及1位校長。活動當天共有30為志工參與,以3個攻占的方式來進行這次的環保宣導。
其中一站,志工通過創意與生動的看板解說海洋垃圾與一次性用品的危害。在活動看板中,同學們看到海龜被塑料袋纏上,因而才了解到目前有很多海洋動物因誤食塑料垃圾,而面臨飢餓或感染而死亡。一張張震撼人心的照片,讓六歲的黄学熙同學反思自己平日把垃圾投進海裡的習慣是不正確的。當學熙同學被問起現在該怎麼辦時,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應該把那些垃圾撿起來,垃圾不要丟到河裡,那個魚會吃到,會死掉!”
亞音港,長久以來面對沒有垃圾車提供服務的窘境,家中垃圾隨手丟進大海是村民們一代傳一代的習慣。每逢退潮時,每戶屋腳下都可見形形色色的垃圾,也影響當地的環境衛生。為了讓村民了解資源分類,減少垃圾量的概念,志工特地設計一個攻占,讓小朋友們實地練習分類。志工們把帶來的垃圾及資源混在一起,讓小朋友自己動手做,從堆中找出可回收的資源,並依資源的類別,把資源放到屬於該資源的家,小朋友們“分”的不亦樂乎。分類後,志工姚和延師兄便糾正孩子們錯別分類的資源,同時讓孩子們了解各類別的特徵和認識資源回收的八大類別。
最後一站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活動,那就是玩一玩志工用環保資源製作的遊戲。5年級的吳雪婷最喜愛的遊戲是以飲料瓶製成的抛接球。她靦腆的表示平時都是在家玩手機,沒想到原來回收的資源,只要動一動腦袋就可以製作出各式各樣好玩的東西。雪婷表示自己回家會試試自己製作,然後帶去朋友家與朋友一起玩,也會與家人分享如何分類及回收資源。
亞音港中華小學校長–董柏宏很認同環保從小紮根的理念,校長堅信只要把環保訊息教育給學生,再讓學生影響家人,村子的衛生問題被完全解決的日子指日可待。校長也分享,雖然這個過程會耗用很長的時間,但只要持續宣導,家長們也能被感化。
除了慈濟志工,當天石文丁漁村的當地環保志工,盧國雄和盧清海也前來以身說法。他們與亞音港的村委分享自村落實環保的經驗。過去9年期間,石文丁村里從沒垃圾槽到設立垃圾槽,目前即將擁有自己村里的環保站。盧國雄分享自己的環保故事,從一個人做環保,到現在擁有一個環保小團隊,石文丁的環保之路難行能行,成了亞音港的學習楷模也是最好的見證。盧國雄和盧清海鼓勵亞音港的村委也一同在村里推動環保生活化,讓村子回复乾淨美麗的面貌。
期許這一次的宣導後,環保意識能開始在孩子及老師們的心中萌芽、茁壯,從自身做起將所學落實在生活中,再影響至家人、村人一起動起來,一起來呵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