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萎縮限制行動 心靈依舊飛翔

慈濟志工讓李悠毓學會「感恩」手語,感恩生命的每一個順境逆流,樂觀面對。【攝影者:顏如艷】

Community:
Branch:

慈濟志工讓李悠毓學會「感恩」手語,感恩生命的每一個順境逆流,樂觀面對。【攝影者:顏如艷】來自馬來西亞吉打慈濟志工,在三年前接觸李悠毓時,她已因病導致行動失衡,智力退化。儘管體態容貌都不復往日,母親往生,父親和前夫都因外遇而離去,然而悠毓並不憂鬱,她加入慈濟月捐會員、投竹筒,弟弟也響應她的呼籲,響應和實踐環保。她的樂天知命,還讓慈濟志工見苦知福,減少自己的煩惱心。


◎年近不惑病痛來磨 樂觀抗病度日

「我們有信心,我不會跌到的。」以四腳拐杖支撐偌大身軀的平衡,不免有些吃力,卻不減她的信心和行動力。就常人眼光,她的行動是有些笨拙,但看得出還是有一定的熟練度,她用極具辨識度的高音頻說:「我會抹地,廚房也是我洗的。我只是在我房間掃地。我不要麻煩人,我自己做到完,如果我自己做不到,我才叫人幫忙。」患病後的她,聲線變高,話說得童趣十足,旁人看了倒是於心不忍,她倒是老神在在,這就是今年37歲、總是用歡喜心面對人生的李悠毓。

「我這樣傷心也是沒有用,我們要開心。我只是生病而已,人家可以幫助我們,我也是可以幫助到人,也是一樣的。」悠毓並不憂鬱,依舊樂觀面對生活。

2010年,李悠毓成為慈濟照顧戶時,慈濟志工看到的她,已是一個舉步闌珊卻又樂觀而童言童語的模樣。廚房爐子上的一鍋粥是悠毓早上烹煮的,有時候她也會為弟弟一家料理食物。至於掃地,悠毓原擔心自己掃不乾淨,越幫越忙,而停止了房間以外的清掃;然而自初訪起便定期前來給予關懷的慈濟志工黃連清,見她身軀日益臃腫,便鼓勵她也能清掃其他地方,主要是希望她有更多走動的機會。於是悠毓除了自身便有在做的家務,也開始試著打掃房間意外的範圍。


◎投竹筒存善念 姊弟同心齊做環保

這三年來,慈濟志工定期關懷和給予補助,也為從小接受英文教育的悠毓,帶來證嚴上人的法。慈濟志工黃愛心自備筆記型電腦,播放證嚴上人開示的相關影片,也帶來《慈濟》英文月刊,讓悠毓能從中得知外面的世界,又發生了哪些更令人悲天憫人的事件,也讓她了解到,每位需要手心向上接受幫助的人,都有各自不得已的苦衷,比自己苦的人大有人在,而自己儘管失去工作能力,卻不是一無是處的人,除了手心向上等待援助,自己也能手心向下幫助別人,從此找到生命的價值。

「慈濟人來跟我解釋怎樣幫助人,他們會教我怎樣幫助人家,然後我才知道,然後我就慢慢學。」就這樣,悠毓定期在每週四將手邊剩餘的零錢投竹筒,也成了慈濟月捐會員:「我每個月都會給一塊錢。一塊錢也是可以幫忙人了。我們殘廢和我們給多少沒有關係,我們有一顆幫助人家的心就可以了。」

悠毓助人的生活規律還不僅於此,聽慈濟志工說,環保很重要,又能幫助人,悠毓便從家裡做起,也帶動弟弟培養收集回收物的習慣。今年30歲的弟弟李政國是二手承包商每一次的工作結束後,總會遺留一些紙皮,以往他都將這些紙皮和自己用過的飲料瓶罐一起扔掉,但現在的他,都將這些可回收資源包裹好帶回家:「姐姐說,拿這些東西去給慈濟,慈濟就會幫到人,所以我會拿回來給我姐姐,姐姐就會拿去給慈濟。」此外,他的妻子也會協助將家裡的可回收資源收集好,方便悠毓交給慈濟志工。


◎慈濟善法解迷惘 生命價值自開創

悠毓有兩位弟弟一位妹妹,母親因病往生,而父親也因外遇棄家不顧,但悠毓並不因此放棄生活。青春年華時期,面容清秀可人的悠毓,自從中五畢業後便投身社會,行動和工作能力與常人無異,兩年後亦順利與來自森美蘭的丈夫結婚,生活看似幸福美滿。然而好景不常,2000年,丈夫也步上父親的後塵,因外遇而離家,留下芳齡24歲的悠毓,與最小的弟弟李政國相依為命。

接著,悠毓陸續在超市當銷售員,或販賣自製糕點,卻沒想到,在她30歲那一年,發現自己有行動失衡的現象,與母親生前的症狀相似;後來更被醫生證實,悠毓的腦部平衡系統有萎縮的跡象,造成的後遺症還包括體態失控和智力退化,目前無法治療,只能靠藥物控制。

在行動愈見不便,越來越需要倚靠助力,這讓悠毓感到難過,尤其照顧她的弟弟,十幾歲便輟學踏入社會工作,二手承包商的收入並不穩定,除了要承擔姐姐的醫療費用,結婚生子後還得顧及妻兒,經濟拮据的他也常常無暇多陪伴悠毓。慈濟志工還沒認識悠毓之前,儘管樂觀,在房間獨處時,悠毓仍不免會有些難過,然而期間祖母會不時來探訪她,而弟弟的岳母有時候也會帶一些晚餐來給她,才讓她不再難過。

後來弟弟聽聞慈濟這個行善團體,便讓祖母和叔叔試著申請看看,才成就了讓悠毓覺得更快樂的事:「慈濟人還沒來時,我一個人覺得很寂寞;只要慈濟志工一來,能跟我聊天,我就覺得超開心的。」弟弟李政國也說:「我平時常常沒時間陪姐姐,因此慈濟人的到來讓我覺得非常好,至少有人可以來跟她多聊聊,排解寂寞。」


◎見苦知福 慈濟志工反受教

儘管李悠毓的命運看來不甚順遂,沒有父母的關懷,前夫也罔顧悠毓的病況,在今年六月拿著一紙離婚協議書讓她簽字後便離去,而她也坦然面對,並未要求一分一毫。看到悠毓樂天知命、不怨天尤人的樣子,慈濟志工除了於心不忍,更是見苦知福。對志工陳寶珍來說,有時候難免會為家裡的瑣事起煩惱心,而感到不愉快、有所怨言,甚至面對挫折的時候會感到悲觀,然而看著比自己還苦的悠毓,卻如此安於自己的處境,更深信和實踐助人的行動:「有時候帶著煩惱心來,回去的時候就帶著一個歡喜心回家。」也藉此印證了證嚴上人說的:「見苦知福、見貧知足」。

從接案起便關懷至今的慈濟志工黃連清,也透過每一次的訪視,逐漸改變了自己原來的壞脾氣,以往容易固守我執,如今卻更學會將心比心:「現在的我要發脾氣前,會試著站在別人的立場來觀察事情。」慈濟志工黃愛心更因此有所領會:「其實我們是很有福的人,我們不僅僅是幫助他人,從她身上更能體悟到:知足,就能常樂。」

再苦的生活都能活下去,我們有苦難的時候,必定會有伸出援手的人,而再苦難的人,也可以做個手心向下的助人者,助人亦是自助,如此而已。在李悠毓的身上,我們見證了這樣的法。擺放在悠毓床邊的一張照片,是她與慈濟志工過去的合照,照片上有一句證嚴上人靜思語:「有力量幫助他人,是自己的福。」

 

青春年華時期的李悠毓,面容清秀可人,行動與常人無異。【照片由李悠毓提供】 慈濟志工陪同李悠毓和弟弟李政國,一起觀賞大愛節目《人間菩提》。【攝影者:許懿礽】 李悠毓將家人收集好的回收物整理一番,以便交給慈濟志工。【攝影者:許懿礽】 李悠毓平日也會坐在輪椅上,打掃家裡,為家務盡一份心力。【攝影者:顏如艷】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