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鄉村做環保 腎友沙烈慈濟緣

把上人的法聽入心,沙列回到村里宣揚環保,改變村民處理垃圾的方式。【攝影者:黃誠恕】

Community:
Branch:

把上人的法聽入心,沙列回到村里宣揚環保,改變村民處理垃圾的方式。【攝影者:黃誠恕】

每三個月一次,慈濟環保車開進吉打州樟崙鎮,橡膠林裡的馬來鄉村。村民同心協力把整理好的回收物,一袋一袋搬上卡車,看著堆疊滿地的回收物,村裡的環保推手,五十八歲的沙烈,內心是滿滿的歡喜和感恩,這也是村民和慈濟人的環保約定。

 
◎資源回收 環保兼籌善款

沙烈說:「賣得的錢不多,但是這裡給一些,那裡給一些,點滴累積也可以做公益。」

沙烈所說的公益,就是把回收物捐給慈濟,而得來的善款則可以幫助更多的洗腎病患。沙烈也是受惠者之一,他在慈濟洗腎中心接受免費治療,做環保就是他回饋慈濟的實際行動。

在馬來西亞,慈濟人的資源回收活動,除了帶動民眾做環保,也是重要的善款來源。尤其是檳城和吉打兩州,三家慈濟洗腎中心的經費,有三分之一是來自資源回收。

身為馬來鄉村的第一顆環保種子,沙烈的努力不但打開了環保風氣,也延續了他與慈濟的一份因緣。

騎著摩托車,穿梭在橡膠林裡,一看到塑膠瓶罐,沙烈就毫不猶豫地停車撿拾,以身作則帶動環保。

沙烈的另一項任務,就是挨家挨戶做宣導。在馬來鄉村,村民都是以焚燒的方式,處理日常的垃圾。雖然多數是枯枝落葉和廚餘,可是也有一些塑膠瓶罐,混在一起焚燒。自從三年前沙烈開始宣導環保後,村民們處理塑膠瓶罐的方式,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村裡有二十幾戶人家,其中就有十幾戶捐出回收物。這是連續三年以來,沙烈向村民們積極宣導的成果。

村民魯斯蘭博士認為,沙烈的努力是很好的帶動,村裡的人已經有了醒覺,與其丟棄,不如把這些塑膠瓶罐都給沙烈老伯,用於幫助別人。


◎自愛自律 腎友典範


腎友沙烈回憶說,之前也曾申請到政府醫院洗腎,由於慈濟先批準申請,就來到慈濟洗腎了。他表示,4年前首次走進慈濟洗腎中心,已經病重得全身乏力,沒辦法步行。下車時是坐著輪椅,被推進慈濟洗腎中心。

沙烈的身體逐漸康復,最重要的因素是自愛和自律。他願意遵從護士的叮嚀,持續地在日常飲食中自我節制,護士蒂雅娜表示,沙烈是一位能夠節制飲食的腎友。他是這裡的典範,假如要給其他腎友看榜樣,時常都以沙烈為典範。

慈濟洗腎中心不只幫助貧困腎友洗腎維持生命,更希望他們能夠恢復健康,進而自力更生。在洗腎中心播放的大愛電視台,則是宣導好人好事的真善美節目,期許能帶來啟發,發揮付出的良能。


◎克儉行善 活出精彩晚年


沙烈和太太都是割膠工人,每日有割膠才有收入,平均每月所得只有馬幣三百五十元。所幸有慈濟的援助,不必為昂貴的洗腎費而煩惱。

每隔一天,沙烈就要到附近的菜市場買菜。而身為腎友,他必須謹慎選擇適合自己食用的蔬菜。跟以前比起來,現今的沙烈,是少吃肉多吃菜了。

沙烈說:「只買菜,少買肉,就比較省錢,而省下來的錢,就可以投進竹筒,幫助貧病人士。」

在慈濟人的鼓勵之下,沙烈省下買菜錢,行善助人。簡單的一餐,既維持身體的健康,又能省錢助人,真正地做到了克儉與行善。

同樣也是做好事,沙烈不只自己捐款,也向身邊的親友勸募。已經出嫁的獨生女瑪芝妮就住在附近,女兒和女婿一家大小也支持父親行善,他們都是捐款者。在瑪芝妮的邀約之下,鄰居們也一起捐款。慈濟不分宗教種族的大愛,獲得大家的支持。

沙烈:「以前的我,是吝於付出的。如果我生病了,還有人來邀我捐錢。我會想,我可以給什麼呢?我自己都窮了,不給,也沒有關係。直到有一天我去洗腎,電視中證嚴法師開示,即使自己生病了,還有更多病重的人;即使我們是貧困的人,還有人比我們更窮。即使不多,捐一分錢也好。當下我覺得,對啊!我還可以工作!別人幫助我,我也要幫助別人。」

就像所有的腎友一樣,沙烈走進了慈濟大家庭,感受到護士們滿滿的愛與關懷。透過大愛台,證嚴法師的智慧法語,啟發他的付出良能。身體康復後的沙烈,心靈也隨之轉為富有,更有餘力殷勤造福,活出精彩的晚年。

馬來西亞慈濟人,遵從證嚴法師的精神理念,啟發富有者付出愛心,同時也濟助貧病者,使其溫飽康復,進而堅強自立,回饋助人。腎友沙烈,就是其中一個典範。

 

馬來腎友沙烈在洗腎治療中展現高度自愛和自律,是腎友中的典範。【攝影者:黃誠恕】 虔誠的穆斯林每天都要祈禱五次,以前的沙烈只為身邊親友祈福。在上人的教誨之下,開闊了心胸,為天下無災而祈禱。【攝影者:黃誠恕】 以前居民處理塑膠垃圾,不是掩埋就是焚燒,如今大家都把瓶瓶罐罐留給沙烈做回收。【攝影者:黃誠恕】 村民同心協力把整理好的回收物,一袋一袋搬上卡車。【攝影者:黃誠恕】

返回上一頁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